APP下载

“中新项目+自贸区” :重庆开放发展的“新引擎”

2017-05-18刘新

当代党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试验区新加坡重庆

刘新

如果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庆参与打造联通世界的“Y”字形大通道,奠定了重庆开放发展的基础,那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中国(重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运行,则开启了重庆开放发展的“新引擎”。

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中新(重庆)项目是中国和新加坡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后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正式启动一年多以来,双方紧扣金融、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四大合作领域,国家部委专门出台的创新举措或支持意见已达47条,内陆地区联通世界的资金、物流、信息“梗阻”正在打通。

“这些创新政策在中西部领先,有的甚至是全国唯一。”中新(重庆)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介绍,如重庆开展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投资业务、企业赴新加坡发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改革试点,重庆机场向新加坡开放“第五航权”,双方合作建设海底高速通信光缆等。

韩宝昌说,中新(重庆)项目开创了“重庆+国内外”“有形+无形”的新模式,其战略考量不只在于促进重庆的发展,还在于增强辐射力,增强体制机制的可复制性。“双方既在重庆建设产业园区,吸纳新加坡投资项目,还将开展大量无形的合作,合力打造一张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互联互通网络。双方的合作可以在中西部任何地方展开”。

目前,中新重庆项目实现物流和融资成本“双降”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一是物流成本方面,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已现雏形,货单、载具等制度规则已开始统一,开始实现多式联运“硬件上的无缝连接,软件上的规则统一”;二是融资成本方面,双方多样化的跨境投融资渠道已逐步建成。企业在新加坡发债或贷款已达32.2亿美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52亿元。

创造更大创新空间

与此同时,今年4月1日正式挂牌运营的重庆自贸试验区,则将创造更大的制度创新空间,进一步激发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接点的作用。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重庆自贸试验区办公室主任李谦说,当前以“渝新欧”为代表的陆上国际贸易规则仍有待完善。如铁路运单无法融资押汇、铁路载具标准空白等。“自贸试验区将创造出更大的制度创新空间,正是构建陆上贸易规则的绝佳契机”。

“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的53条成功经验,重庆自贸试验区已复制了49条。”李谦说,其中包括负面清单、事中事后监管、一颗印章管审批、放宽外资准入门槛等,将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和要素成本,尤其是营商方面的要素成本。重庆将借此成为投资的“成本洼地”。

“目前,重庆已形成‘四区叠加格局,释放巨大开放红利。”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说,国家此前在重庆设立的两江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核心区,均与自贸试验区的范围大部分重合,且前三者已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例如,重庆自贸试验区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区域范围大部分重合。后者前期的探索,如多式联运规则、跨境投融资政策等将直接成为自贸试验区的组成部分。其暂未实现的创新探索,则将依托自贸试验区得以实现。

(摘自《重庆日报》)

猜你喜欢

试验区新加坡重庆
重庆客APP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在这里看重庆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