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糖尿病患者用药合理性分析

2017-05-17祖鲁宁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糖尿病分析

祖鲁宁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合理性用药情况。方法 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4例。研究分析患者临床用药情况,概括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方法。结果 根据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常用的注射药物为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结论 临床可供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药物较多,医院医师指导患者长时间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应与胰岛素注射药物联合应用,并注意观察和分析患者用药的情况,对药物的耐受性,提高用药合理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合理性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094-02

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下,导致机体表现出以糖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这种临床症状会引发机体血糖持续性保持较高水平状态,引发严重的并发症[1]。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临床显示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性增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β细胞功能缺陷与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引起脂肪、糖、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表现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等情况。有的患者还会伴随视力下降与乏力等临床表现[2]。治疗糖尿病,通常采用药物控制病情,同时辅以饮食控制与运动,抑制并发症的产生。该文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合理性用药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4例。男34例,女30例,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为(50.9±5.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为(6.1±2.5)年。其中1型4例,2型60例。

1.2 方法

回顾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服用药物的方法,药物的市场价格等,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2 结果

根据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常用的注射药物为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

3 讨论

事实上,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患者总数中占据绝大多数。通过临床研究分析了解到,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没有完全丧失,不少患者通过机体自身产生的胰岛素量存在过多的现象。但是胰岛素发挥的作用非常小。因而,总体上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发性和常见性的终身慢性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治疗该种病症,并无特殊方法,多采用药物控制[3]。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性存在差异,选择的药物治疗措施也存在不同。从患者自身情况来看,血脂水平、腓肝功能状态、饮食习惯、血糖水平、体质以及生活习惯各自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案也就不同。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要求患者长期联合用药。常见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可对其自身代谢功能产生影响,纠正代谢紊乱。

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时候,发现盐酸吡格列酮片的使用率最高。这就充分说明盐酸吡格列酮片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使用的药物。盐酸吡格列酮片在改善患者微血管功能、促进机体代谢平衡、改善肾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的时候,联合胰岛素可有效降低其餐后血糖水平。但是患者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水肿与低血糖等副作用,影响到临床血糖控制效果。为提高盐酸吡格列酮片使用有效率,患者在应用该种药物的时候,可根据其个体性情况使用適量的胰岛素。有学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恶心与呕吐等毒副作用[2]。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使用频率仅次于盐酸吡格列酮片[4]。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周期内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有效减弱胃肠吸收糖类的能力,以此来降低血糖。将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在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基础上,可降低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一般情况下,患者吸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有效成分多通过胃肠道。因此,在实际中可将药物与食物一起咀嚼来提高药效,同时还不会影响患者对营养物质与其他药物的吸收。对于这种药物产生的代谢性产物,患者可通过小便排出体外,无需经过肝胆代谢,尽可能减小对机体的损伤。但长期使用该种药物,患者会出现胃肠道反应,且皮肤还会出现反应,部分患者还会并发如酸中毒的情况。因此,医师应告知患者,使用此种药物的时候,如果出现呕吐、频繁换气以及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同时对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过敏的患者,仅谨慎服用此种药物。而优泌林属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使用该种药物可充分发挥降血糖的效果。给药方式可通过皮下注射[5]。实践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这种药物会出现低血糖、皮肤瘙痒、注射部位红肿等情况。医师应告知患者,如出现低血糖,可服用葡萄糖,病情较重的时候,就需立即来院接受治疗,预防出现生命危险。

根据临床对糖尿病疾病的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果,注射胰岛素可以说是治疗糖尿病最为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有不同类型的胰岛素类似物与制剂,同时也有不同基因工程的人胰岛素。包含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不同基因工程半合成的人胰岛素,常见的有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以及甘精胰岛素,此类药物在降低患者血糖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常应用于饮食控制以及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患者,同时对于糖尿病发生各种比较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也常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另外中药药物治疗糖尿病效果也较为显著。

从我国对糖尿病的研究,关于2型糖尿病重要研究也不少。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糖尿病属于血痹、痹症的范畴,机体消渴引起系列症状。临床实践也表明,中药复方制剂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可取得较好的效果[6]。黄连中的小檗碱是其有效成分,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有学者在研究分析中,给小鼠静脉推注了四氧嘧啶,在血糖升高后再灌服小檗碱,结果显示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血糖。在中药配方中,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性药物。患者应用此种药物,对血糖和血脂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薏苡仁分离提取薏苡仁多糖,它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桑叶的甲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表现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观察中药配方使用情况,发现中药泻心汤可产生出与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类似的降糖效果。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可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治疗方法。此种治疗措施可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益气健脾化痰之功效。如果从药效相互作用,产生联合效果的角度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将逍遥散加减与西药混合使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24 h尿糖。根据不同学者临床实践研究的结果便可知道,四君子汤、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加减而成四五六饮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效果较好。其中四五六饮中的四君子汤具有健脾益气、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三种药方联合使用,可达到对症治疗,切中原理的目的。在中药配方中,经常使用的有复方丹参、川■嗪等[7]。单单从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来看,糖微康胶囊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相关药物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如腹泻。基于此,患者使用参苓白术丸就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针对血糖升高速度比较缓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单一药物,结合合理运动、控制饮食的方式展开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如血糖升高速度比较快,那么患者就需要联合用药进行治疗[8]。一般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仅仅依赖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患者使用药物的时候,加强饮食控制,并展开适量的运动,对控制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且血糖处于较高水平的患者,可选择使用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为避免药物之间出现相互作用,预防同时使用同一种药物。另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还应当注意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综上所述,临床可供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药物较多,医院医师指导患者长时间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应与胰岛素注射药物联合应用,并注意观察和分析患者用药的情况,对药物的耐受性,提高用药合理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宏伟,章丛金.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3):67-68.

[2] 崔婷,宫钦季,李凤.社区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9):843-845.

[3] 黎明, 石晖霞. 27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使用合理性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5):127-128.

[4] 申仲凯.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13-14.

[5] 于辉.天津市3个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5,11(24):3322-3323.

[6] 李曼,黄惠萍, LIMan,等.药物指导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和生化指标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5,15(12):95-97.

[7] 杨秀丽.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J].科学时代,2015,12(13):789.

[8] 刘红.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及依从性调查[J].中国处方药,2015(4):36-37.

(收稿日期:2016-10-21)

猜你喜欢

糖尿病分析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