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和腹部平片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临床价值

2017-05-16黄皎霰

健康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平片穿孔胃肠道

陈 成,黄皎霰

(嘉兴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浙江 嘉兴 314001)

临床观察

多层螺旋CT和腹部平片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临床价值

陈 成,黄皎霰

(嘉兴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浙江 嘉兴 31400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和腹部平片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中接受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螺旋CT组)和腹部平片检查(平片组)各4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符合情况、误诊、漏诊情况及操作时间。结果 螺旋CT组患者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2.5%(37/40)、2.5%(1/40)、5.0%(2/40),操作时间为14.1±2.2min;腹部平片组分别为75.0%(30/40)、7.5%(3/40)、17.5%(7/40)、20.6±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部平片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诊断操作时间短、准确率更高、误诊率及漏诊率更低。

多层螺旋CT;腹部平片;胃肠道穿孔;诊断

胃肠道穿孔为临床常见急性腹症类疾病,严重伤害患者的机体[1]。准确的诊断为临床设计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从而为患者病情的恢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2]。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技术能够准确确定病变部位、伴随症状等[3],本研究比较多层螺旋CT和腹部平片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患者8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均有一定程度的腹痛等临床表现,均知情同意;其中接受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螺旋CT组)和腹部平片检查(平片组)各40例。螺旋CT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9~74岁,平均42.2±9.1岁;体质量44~82kg,平均54.8±7.2kg;发病时间1~16 h,平均7.4±2.2 h;原发病:溃疡15例,炎症13例,肿瘤8例,外伤4例;穿孔部位:十二指肠14例,结肠10例,阑尾8例,胃6例,小肠、胆囊各1例。平片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4岁,平均43.1±9.0岁;体质量45~82kg,平均55.2±7.4kg;发病时间2~16 h,平均7.8±2.0 h;原发病:溃疡14例,炎症14例,肿瘤7例,外伤5例;穿孔部位:十二指肠13例,结肠11例,阑尾7例,胃5例,小肠、胆囊各2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多层螺旋CT检查 螺旋CT组患者接受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 Siemens SomatomSensation 16 CT或P hilips Brilliance 64 CT机,将电压、电流、速度、矩阵、重组函数、层厚、层间距分别设定为120kV、200mA、0.5s/圈、512×512、FC30、8mm、8mm。让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CT平扫或从膈顶向双肾下极及耻骨联合水平连续扫描,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肘静脉团注80~100mL非离子对比剂,以3mL/s的流率进行增强扫描。

1.3 腹部平片检查 平片组患者接受腹部平片检查,应用西门子SIEMENS AXIOM Aristos DR数字X线摄影系统,对从双侧膈顶部到尺骨联合之间的范围进行检查。检查前患者没有口服肠道对比剂,不进行肠道准备。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符合情况、误诊、漏诊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螺旋CT组患者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符合率高于腹部平片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腹部平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螺旋CT组患者的操作时间为14.1±2.2 min,腹部平片组为20.6±3.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符合情况、误诊、漏诊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在胃肠道穿孔的定性诊断中,腹部平片检查发现气腹是重要征象,膈下游离气体是其典型表现。腹部平片检查检查速度快、费用相对低廉,同时患者接受较少的辐射剂量,因此成为影像学筛查胃肠道穿孔的一个首选[4]。多层螺旋CT影像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有效克服腹部平片各组织结构重叠的限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腹腔积气阳性率,另一方面还能够直接观察胃肠道壁连续性中断、腹腔积液、肠脂肪间隙模糊等进,通过这些征象对胃肠道穿孔进行直接或间接地定位并诊断病因,和腹部平片相比具有显著较高的诊断价值[5-6]。同时,其还能够有效显示气腹,极大程度提升不同征象的利用程度,即便不应用任何造影剂类药物,也能够有效确定胃肠道穿孔疾病患者的病灶部位,甚至还能够有效判断一些患者的穿孔发病原因[7-8]。

本研究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组患者的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平片组,误诊率、漏诊率均显著低于腹部平片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腹部平片组,说明在胃肠道穿孔疾病的术前诊断中,和腹部平片相比,多层螺旋CT影像学技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扫描检查效率及准确程度较高,且不会危害患者机体。

[1]王小乐.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647-1648.

[2]李彬,李勇,高瑞枝,等.胃肠道穿孔X线与CT诊断对比[J].河北医药,2008,30(9):1096-1098.

[3]文峰,顾强,赵振国,等.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部位的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6):808-811.

[4]蒋宝国,刘家铮,陈艳霞,等.肝门周围游离气体征鉴别消化道穿孔价值的多排螺旋CT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2):193-195.

[5]蒋念东,余新佐.16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研究,2014,20(5):554-555.

[6]翁敏强,郭耿仁.CT成像在高危程度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健康研究,2015,35(3):330-331.

[7]Rafi M, Andrew Z, Yoram K,etal.Perforations follow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 holangiopancreatograp hy: a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 and surgical recommendations[J].T 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13,206(2):180-186.

[8]Biswaranjan N , Ras hmi D , Back M.Perforated Meckel′s diverticulum as a resul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presenting as acute abdomen: A rare case report[J].Oncology,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Reports,2015,4(1):26-27.

2016-10-12

陈 成(1977-),男,广东梅州人,本科,主治医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2.029

R473.71

A

1674-6449(2017)02-0205-02

猜你喜欢

平片穿孔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