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壮族三声部民歌声部结合形式

2017-05-16

北方音乐 2017年7期
关键词:广西艺术学院音阶壮族

梁 栋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浅谈壮族三声部民歌声部结合形式

梁 栋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音乐的“标志”。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生活中的“真善美”,而且是中国民间艺术的财富。本文从声部结合形式角度分析,从中引出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和谐之韵。

壮族;三声部民歌;声部结合形式

一、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发现

西方音乐界曾称断言:“中国音乐以线性思维为主,不存在多声部民歌。”直到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的发现,强劲有力地回击了西方音乐界的言论。从此开启了中国多声部民歌的新篇章。壮族三声部民歌流行于广西马山县与上林县一带。1964年,武汉音乐学院梁甫基﹑李斌﹑李坚雄在上林县记录了第一首广西三声部民歌《上山望乡》。广西第一首三声部民歌的发现为后来广西三声部民歌的继续挖掘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二、壮族三声部民歌声部结合形式

(一)对和式

三声部民歌的声部进行中,各声部在同一调式音阶,同一音区内进行。只在节奏上有着不同的处理。如谱例:

第一声部是主旋律,节奏密集。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的简化,节奏平稳。第三声部又是第二声部的简化,节奏开放,音程为小三度。三个声部层次分明,一层烘托一层,气氛热烈,音乐形象鲜明丰满。

(二)对比式

三个声部在同一时间内结合,虽然在同一调式内,但每个声部都具有独立的旋律线条。如谱例:

这首马山三声部民歌结构独特。在单一乐段内以五声音阶羽调式同一音区,通过节奏处理,形成声部对比。其中声部超越交错,由于民歌手们因为音域的局限,习惯于讲究横的效果。在声部的安排上,第三声部超越第二声部,第二声部有时也超越第一声部,最后以同度结束。从而造成此起彼伏,情境交融的音乐韵味。

(三)支声式与对比式的综合运用

一些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形成是从二声部民歌加进更低的一个声部构成。如谱例:

从声部进行上看,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结合纯属二声部民歌“欢悦”的原型。声部进行有分有合,有先有后,最后同度结束。第一与第二声部的组合是个典型的支声式二声部。第三声部加进后,和第二声部的关系从头至尾构成平行小三度。值得注意的是上例在声部进行中,采取始终平行的手段。形成了调性的重叠,使得声部进行具有多调性结合的性质。

总的来说,同声合唱的支声复调性质是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基本特征。高声部为主要旋律,其余两个声部来源于主旋律的变化衍生,是主旋律的和声基础。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和声思维特点是强调在同一五声性调式音阶内,可以自由组合,无增减音程或者小二度。

三、结语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经过漫长的岁月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魂宝。丰富多彩的壮族多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丰富了我国音乐的宝库,同时也为国际音乐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C912

A

梁栋(1991—),男,壮族,南宁市,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15级硕士研究生,专业: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广西艺术学院音阶壮族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Contemporary local architecture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