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天柱县稻田养鱼关键技术和鱼病防治

2017-05-15袁兰香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病害防治鲤鱼技术

袁兰香

摘要:稻田养鱼是贵州省主要的产业结构之一,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稻田养鱼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鱼病,从而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状况,该文主要介绍合理选择鱼种池和鱼苗,有效培育鱼苗和鱼种,并以鲤鱼鱼病的相关防治技术为例进行了分析,望对相关渔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稻田养鱼;鲤鱼;病害防治;技术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部,地貌复杂,中低丘陵比例高达总面积的97%,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效益,目前县内已基本建成了众多稻田养鱼复合生态系统,为天柱县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生态效益[1]。但是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鱼病问题,这些问题日渐突出,对此,本文以鲤鱼的鱼病防治问题为例进行了相关讨论,现将研究内容论述如下。

一、合理选择鱼种池和鱼苗

为了有效降低鱼病的发病率,必须先从鱼种培育池和鱼苗入手。首先,优选苗种培育池,确保鱼池的水源充足,便于排灌,确保池内的淤泥和杂物较少,具备不旱不涝优势,同时不能有木桩等障碍物,便于鱼池的高效管理。其次,设定合理的鱼苗培育池的面积。鱼种池的面积应为2-4亩左右,池深需控制在2 m左右,而鱼苗池的面积可以设定为1-2亩,池深控制在1 m左右即可[2]。接下来,在鱼苗和鱼种下放至鱼池之前对鱼池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护理。用生石灰进行鱼池消毒,用量控制为75 kg/亩,2天后注满水,于鱼苗孵化的前一周内向池内撒入适量的基肥。基肥选用人畜粪或青草,用量为150-200 kg/亩和30-40 kg/亩,在鱼苗孵化池撒入少量的基肥,在鱼种池撒入多一些的基肥。

二、培育鱼苗和鱼种

使用二级培育法培育鲤鱼的苗种,该种培育方法的培育过程为鱼苗→夏花鱼种→大规格鱼种,其中,夏花鱼种需要进行分塘处理。

1、合理培育鱼苗

饲养刚孵化的鱼苗一个月,尽量使其达到1-1.5寸的夏花。具体的培育方法如下:

(1)正确放养鱼苗

控制鱼苗的放养密度为10-12万尾/亩,单独鱼种放养,尽量不要于其他品种的鱼苗进行混养。

(2)采用有效的饲养管理方法

首先,在鱼苗放养前对鱼池进行基肥施用。其次,在鱼苗孵出一周后进行追肥。每万尾鱼苗可以投放2个蛋黄,或者逐渐投喂黄豆浆,用量控制为1.5-2.0 kg/亩,分两次投喂,早晨8点投喂一次,下午3点投喂一次。在培育鱼苗时最好每日在清晨进行一次巡塘,查看鱼苗活动状况以及鱼池的水质有无问题。如果发现鱼苗出现了病害问题要尽快进行治疗。饲养过程中一旦出现鱼苗浮头情况应该立即更换鱼池中的水。除此之外,于鱼苗开食后每6天灌一次深度为18 cm左右的水。

(3)做好鱼苗拉网锻炼工作,有效分塘

随时观察鱼苗培育过程,确定分塘时间,在分塘前两天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锻炼次数为两次。当鱼苗逐渐转化为夏花鱼种后及时进行分塘处理,将鱼种转入另一培育阶段。

2、有效培育鱼种

夏花鱼种逐渐培育为大规格鱼种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来降低鱼病的发生率。

首先,合理放养鱼种。尽量对鱼种进行稀放,降低鱼病的病发率。进行避开发病高峰期进行鱼种放养。在出血病病发高发期定期往稻田中投放柳树、杨树树叶,条件允许时可以适当投喂一些猪血。

其次,积极采用混养方式。在鲤鱼为主鱼种的基础上同时放养其他品种的鱼。其放养比例应为6:4或7:3。而总的放养量也应控制为10-12万尾/亩。在鱼种的体长长至2寸以后,进行分塘放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种鱼的发育,还能够有效降低鱼病的发病率。

与此同时,做好饲养管理。培育鱼种时要积极往鱼池内投放肥料,以此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鱼种增加天然的饵料。而肥料选用人畜粪,用量控制为10-15 kg/亩,投放频率为2次/天。期间必须向鱼池内投放饵料,适当投放一些青草也可。可以投放1.0-1.5 kg/万尾的菜饼或豆饼,鱼种逐渐长大后,投放量要适当增加。无论是施肥还是投放饵料都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季节情况、鱼体活动情况和水池的水质进行。

最后,进行灌水。换水频率为2-3次/月,水量控制为10 cm深。对于鱼病问题要充分重视,在无病时要做好早期预防,一旦发现鱼病尽快治疗。

三、做好病鱼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如果鱼出現了鳃盖出血、口腔出血、上下颚充血、眼眶出血、身体发黑等情况应积极进行捕捞查验,可以将鱼皮剥去后观察其肌肉上是否伴有淤血块或点状的出血点,必要时可以进行剖检。根据临床症状对症治疗,采取“外消内服”治疗措施。积极防治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合理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最后,水产站、疫病检疫所等相关单位加强卫生检疫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天柱县近几年来的稻田养鱼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发展模式的综合效益,本文就鲤鱼鱼病的防治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望能够对天柱县复合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今后笔者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同时农业局水产站也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相关防治工作,采取具体解决措施,争取最大程度上确保天柱县水稻养鱼产业的稳步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 靖,梁秀杰. 淮北地区稻田养鱼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8):279-280.

[2] 李荣波,马应从,马卫祖,等. 高海拔稻田养鱼与常规粳稻新品种选择试验探索[J]. 中国稻米,2014,20(6):66-68.

猜你喜欢

病害防治鲤鱼技术
小鲤鱼的问候
鲤鱼跳龙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红鲤鱼的“三十六计”
小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