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7-05-15伍文英吴欣期蔡惠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理情绪护理干预

伍文英+吴欣期+蔡惠霞

【摘要】目的分析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独眼白内障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独眼白内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 降低手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独眼白内障;护理干预;心理情绪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77

独眼白内障是指患者由于后天因素或者先天因素导致只有一只眼睛, 由于患者视力不断降低, 从而使患者伴有较多的负性心理情绪, 例如抑郁、焦虑症状, 使患者对白内障手术治疗产生恐惧感, 从而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1-3]。因此, 在独眼白内障治疗期间实施一项有效的干预方式极其重要, 本院对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独眼白内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以临床宣教形式讲解本次探究方法、目的, 征得同意, 当场签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 年龄40~90岁, 手术眼除患白内障合并其他病变17例, 其中青光眼5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 高度近视2例。实验组男24例, 女26例, 年龄45~92岁, 手术眼除患白内障合并其他病变18例, 其中青光眼6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例, 高度近视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phaco+Iol植入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注意用眼卫生, 定时滴眼水, 保证术后眼睛很好恢复。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干预

1. 2. 1. 1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管床护士热情接待患者, 评估病情后及时为独眼患者做好特殊标识, 包括查对患者身份的各种标识, 如手腕带、床头卡, 有温馨注明防跌倒、防坠床。还有在床位一览表、检查申请单、护理记录单中都有重要提示独眼患者, 以便于在围手术期间重点关注、识别患者。并介绍主刀医生技术特长, 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详细讲解手术环节, 使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减轻抑郁、焦虑心理, 鼓励患者多提问题, 认真倾听患者讲话并同情理解患者, 在术前建立温暖护患关系。

1. 2. 1. 2 术中心理护理干预 做好术前散瞳, 冲洗结膜囊等准备, 搀扶患者进入手术室, 介绍手术室设备, 再次告知手术时间, 手术配合要点, 增强手术信心。手术室可放一些轻柔, 放松音乐,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中经常慰问患者需要, 感觉是否舒适, 有没有其他需求。另外, 护士可采取抚摸的方法, 按摩患者的手指和皮肤, 让患者体会到温暖, 关心和呵护, 使其感受到自己并不孤独, 有人一同陪伴[4]。

1. 2. 1. 3 术后心理护理干预 手术结束后, 护理人员告之患者手术结束, 陪同回病房休息。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再次以亲切语气与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嘱卧床休息, 闭目养神, 耐心聆听患者感受, 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保持心情平静。

1. 2. 2 并发症护理干预

1. 2. 2. 1 术前并发症护理干预 术前滴抗生素眼水, 每2小时滴防感染。训练转眼球运动, 向上下, 左右转动, 对理解能力差的, 反复讲解, 并做示范指导, 使其能在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 取得手术配合, 减少出血等并发症。

1. 2. 2. 2 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 协助患者睡眠时平卧或向非手术眼侧卧, 指导患者术后正常滴眼水, 嘱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擦眼、低头。独眼白内障多为伴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 如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等。反复多次强调饮食, 用药指导, 以保证血糖, 血压维持在稳定水平, 减少感染, 出血发生, 保证生活质量。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出血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

1. 4 判定标准 抑郁、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判定。轻度抑郁、轻度焦虑:50~60分。中度抑郁、中度焦虑:61~70分。重度抑郁、重度焦虑:>70分[5]。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较 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独眼白内障为眼科常见疾病, 为患者视力下降和致盲的主要因素[6]。若未尽早对独眼白内障采取治疗, 严重者易导致患者发生失明情况。临床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但是大部分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 导致对白内障手术治疗产生误解, 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效果, 易导致患者术后引起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从而严重危害独眼白内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采用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极其重要[7-8]。因此, 本院对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 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

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并发症护理干预等措施, 由于患者若治疗失败会导致出现失明情况, 从而导致患者对白内障手术产生恐惧心理, 使其不配合手术治疗[9-11]。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心理干预措施, 加强患者对手术的认知, 消除患者对白内障手术的误解, 可使患者树立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从而能使白内障手术顺利进行。同时, 给予患者实施并发症护理干预, 针对患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实施针对性治疗护理措施, 从而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术后较快恢复。因此, 护理干预为独眼白内障患者的首要护理方式[12-14]。

本文研究表明, 观察组独眼白内障患者与对照组独眼白内障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通过对独眼白内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 降低手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丹.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18):1697-1698.

[2] 魏艳丽.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8):41-42.

[3] 王进敏.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1):217-218.

[4] 张小霞. 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对手术耐受性与护理质量的评价.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 22(5):739.

[5] Guo Y, Yuan L, Yi 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GJA3 mutation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congenital nuclear cataract using exome sequencing. Indi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Biophysics, 2013, 50(4):253-258.

[6] 张倩. 延续性护理在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20): 2919-2922.

[7] 杨琦, 陈宏杰, 王豫桂, 等. 高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人文关怀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4):68-70.

[8] 庞海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2):1402-1405.

[9] 陶凤萍. 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16): 1943-1945.

[10] 傅学俠, 赵长龙. 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的护理. 临床眼科杂志, 2011, 19(1):82-83.

[11] Hammer GP, Scheidemann-Wesp U, Samkange-Zeeb F, et 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low dose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nd cataract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perspectives on future studies. Rad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Biophysics, 2013, 52(3):303-319.

[12] 马秀.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8):00106.

[13] 王潇潇, 李楠楠.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护理效果.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1(2):150-151.

[14] 任露露. 对老年白内障病人心理情绪与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7(1):00142-00143.

[收稿日期:2016-12-21]

作者单位:526040 高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心理情绪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作用
体育锻炼对成都市老年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初探
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心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理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