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发展需求,创新“班班有品”

2017-05-13陆向阳

教师·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有品京韵班班

陆向阳

上海市嘉定区丰庄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创新了“班班有品”京韵特色课程,从满足幼儿和教师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创设“班班有品”京韵特色环境,发挥教师主体作用,促使幼儿实现多元发展。

一、建“班班有品”研讨环境,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1.建年级联动,跨班级年龄,分主题研讨

在京韵特色课程的实施中,确保教师以小组形式开展特色课程研讨,给予研讨小组充分的研讨时间与空间是教师主体作用发挥的保障。

我园每两周开展一次“班班有品”京韵特色年级联动研讨,按活动内容分成两个研讨大组:唱唱、跳跳、演演研讨组;学学、做做、玩玩研讨组。每个研讨大组根据班级京韵特色的具体内容成立互帮小组。“班班有品”京韵特色内容与主题式京剧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以幼儿发展水平为依据,从京剧传统剧目中选择相应的民族文化元素,达到多角度拓展京韵特色课程内容的目的。

2.设立实验班,定研讨主题,找新的视角

每个年级组设立一个实验班,以“班班有品”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投放为研究内容,每两周开展一次研讨,每次根据本班京韵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两套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以及活动方案。力求在京韵特色教育中有效融入科学、語言、艺术、健康、社会领域目标,开拓京韵特色教育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新的视角。实验班领头研讨,向级组辐射推广研讨成果,在此基础上每月全园开展一次“班班有品”京韵特色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投放研讨,学期末将每月评选出的优秀材料汇总成册,充实园本教材。

京韵特色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能帮助幼儿汇集京剧艺术的各类信息,根据各自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解决在游戏过程中共同碰到的一些问题。因此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适时有效投放京韵特色材料,对幼儿多种智力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招特长教师,组信息小组,建京韵资源库

“班班有品”京韵特色教育需要教师创设浓郁的京剧艺术氛围,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剧照、人物造型被教师吸纳为环境创设的素材。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复杂的图案给幼儿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繁复的图案可以欣赏、可以感受,但是让孩子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图案必须化繁就简,在大量的图片中提取京韵元素,以简单经典的图案、艳丽的色彩,大胆运用对称图案、排序,创造出孩子眼中的京韵艺术美。

为了减少教师筛选图案、修改图案的时间和精力,我园招募有电脑特长的教师来组建信息小组,充分发挥教师专长,建立京韵教学资源库,共享教学资源,为教师进行特色教育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特长教师的发展需求,为有电脑特长的教师开辟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4.牵园际联动,引专家入园,促专业提升

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关键是要有一支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京韵特色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素养有较大的要求。我园与京剧院联动,利用暑假的业务培训,邀请京剧院教师来园开设“唱念做打基本功”讲座。青年教师分组开展培训,扎实新教师京韵特色课程实施的基本功;骨干教师开设园本课程解读讲座,帮助新教师了解园本课程阶梯进程,对新教师实施京韵特色课程奠定基础。

为了开阔教师京韵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视野,提升教师京韵特色课程实施的主体意识。我园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林茅教授发起并组织的园际联动,派骨干教师到上海市宝山区的星星幼儿园、徐汇区的五原路幼儿园观摩学习,参与园际研讨。林茅教授带领各幼儿园骨干教师来我园就京韵特色环境创设、材料提供、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青年教师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受到点播,得到启发,增强了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意识,对京韵特色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有很大的帮助。

5.搭展示平台,推研讨成果,增教师信心

教师自信心的增强有利于教师在特色课程实施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参与京韵特色课程的信心来自于课程实施过程中成功感的体验。搭建多种展示平台,为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教师创设多途径获得成功体验的可能。

我园为了提高教师的京韵特色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师在实践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增强教师从关注幼儿需求、分析幼儿学情出发设计各类京韵特色教育活动的意识,组织教师开展“班班有品”京韵特色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大赛、京剧教学基本功评比、京剧课件设计制作评比等活动。“班班有品”个别化学习活动环境创设中,教师围绕本班京韵特色主题,以推动幼儿个体发展为出发点,根据日常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精心设计和投放适宜的“班班有品”个别化学习材料,牢牢把握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选择性和过程性特点,有效发挥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一系列评比中,教师的自我钻研意识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也有多位教师在各类各级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二、创“班班有品”京韵环境,促幼儿多元发展

1.增设京韵特色活动室,满足幼儿不同发展需求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了家长对我园课程设置的意见,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能局限于本班所开展的京韵特色活动中,不能自主选择京韵特色课程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小班新开设京剧剧目欣赏厅,中大班开设京韵活动室,大班增设京韵特色科创智慧墙。

多种内容的京韵特色活动室的开放,打破了班级特色的局限性,加强了班级之间的联动,给孩子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孩子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孩子走出班级,在活动室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喜欢的京韵特色课程内容,学习的主动性较之以前被动参与特色课程要高。在初步了解课程设置的情况下,家长参与课程设置的调整与选择,对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利用社区资源,拓展特色课程外延

利用家长会、微信公众平台、幼儿园APP等途径充分挖掘家长和社区资源、发挥家长的力量和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我园聘请社区有专长的人员参与京韵特色课程实施,协助创设具有京韵特色的教育环境。我园邀请社区有专长的人员到幼儿园当“老师”, 如开展的“变废为宝”活动——废旧物品制作京剧道具,我们邀请街道巧手团成员来我园给孩子们表演巧手小制作,老奶奶、老爷爷的巧思妙想,让本已废弃的报纸在卷卷黏黏中成为可以喝酒的杯子,空油瓶在剪剪改改中成为可以摆放盔头的架子。在“六一丰幼京韵艺术节”等各类节庆活动中,家长及票友参与“做做玩玩”“唱唱跳跳”活动,既增加了家长和孩子亲子互动的机会,也给幼儿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我园向社区、家长展示各班京韵特色及教学情况,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感受京剧艺术魅力的同时开阔幼儿的视野,让幼儿获得多种经验,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发展需求的“班班有品”京韵特色课程,我园在教师参与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其主体作用创设了丰富的条件;教师在“班班有品”的实践—反思—研讨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自身的京韵教学经验和素养。同时,我们通过吸取家长、教师们等多方的建议,在不同年龄段增设不同内容的特色课程活动室,加强班级、年级联动,共享教师资源,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又有效融合京韵元素,更满足了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让幼儿切身感受到京剧艺术的真正魅力。因此,“班班有品”京韵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我园探索教改的试验,并从中得到其成功的有效经验,即应基于本园教师和幼儿的发展需求,才能凸显特色,创新园本课程。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冷静思考园本课程的热潮[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2]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2).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丰庄幼儿园 )

猜你喜欢

有品京韵班班
筝曲《醉京斓》中京韵的演奏表现
No.6 小米有品有鱼宣布停止运营
如何抓住京剧艺术中的“京韵”
这次学费,小米有品交定了!
品·古·鉴·今 有品有趣有态度
大暑词
小米电商梦
难忘的“班班有歌声”
红梅少年
——重庆市永川中学初2016级6班班歌
“班班通”背景下微课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