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探索能力及其培养的策略

2017-05-13童亮

魅力中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高中数学

童亮

摘要: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家长也日益重视学生们的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培养好学生的探索能力,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涵盖了诸多方面。探索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求索知识或信息,尤其是在求真实践的活动,当然也包括开展研究、调查等一类的提问和质疑的相关活动。然而数学的探索能力则指的是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一些逻辑思维和规律,对数学知识奥妙的不懈探索,因此,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技巧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较为核心的内容。

关键词:培养能力;数学探索;高中数学

一、突破学生现有的思维障碍

学生由初中学习的状态转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这一转折对很多学生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从数学学习的角度上来看,高中数学学习与初中数学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异,不管是从数学知识的含量还是难度上来看,都增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负担。而在这中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障碍,无法使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准确的感性认识,使其对高中数学中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及演绎等各种基本思维方式的运用形成一点障碍,进而影响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数学思维上的障碍使高中数学失去了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教学意义,更影响了对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要提升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当突破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障碍。

要消除高中生进入高中数学学习时所形成的数学思维障碍,数学教师应当在起始教学当中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在进行高中数学新知识讲解的时候,依照学生在数学认知方面阶段性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在数学知识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性,强调并发展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动意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数学教学中思维方式的教学,指导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利用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通过解题教学的方式来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思维定式和思维障碍,逐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新方式。

二、激发并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中,爱好与兴趣通常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情感的作用之下,其对知识获取及理解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显著的增强。所以,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消除其数学思维障碍的基础上,必须充分激发并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转变以往数学学习中教师“教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限性,贴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奮区,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效果及学生学习效率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贴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奋区域,以游戏或者是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将重要、典型的数学例题与实际问题进行结合讨论,利用各种对比、试验及类比的方式将数学题目与生活实例组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自主寻找规律、总结概念及内涵的兴趣。通过这种案例讨论及讲解的师生互动的方式,将枯燥无味的数学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保证学生在掌握课程难点及重点的基础上,加强其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提升。

三、挖掘学生自我创新的潜能

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是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清楚,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是需要在实践中实现的。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当中中规中矩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允许学生突破常规,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其思考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根本保障,所以数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知识,解决更多的新问题;另外,在学习上的独特个性可以说是其创造个性的体现,他们常常会不附众议、违反惯例,独具一格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与创新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多变的思维模式相吻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依照自己的思维和预定的教学方案进行知识的传授,应当允许学生突破常规,使其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发展而不被束缚,从而有效挖掘出学生的自我创新潜能。

四、鼓励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要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鼓励及培养,教师应当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提供适宜其发展的学习环境,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据相关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摆脱紧张的情绪,体会到愉快的氛围,便会实现其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促使其释放出更大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及创造性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采用恰当的语言,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以一种委婉、褒奖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进而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进行自主的思考及创新。

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及质疑。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质疑行为的产生则是在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的。鼓励学生对各种疑难问题提出相应的质疑,能够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智力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局限在有效的范围内,通过各种发散思维及开拓性的思考研究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结论: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鼓励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同时能够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为其在今后的专业化学习中提供坚实的基础,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相对积极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循跃.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潜能浅议[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01).

[2]左立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高中数学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浅谈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