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7-05-13青钰娇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青钰娇

摘要:历史是高中阶段开设的一门全新课程,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入门课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上好入门课是帮助高中学生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各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入门课往往会被忽视,造成学生对学科认识模糊和知识衔接不畅等问题。目前,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学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地展开起来,无论是适应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引领着中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教学改革重大的的宏观课题。明确高中历史入门课的重要性、掌握历史入门课的基本技巧,对于顺利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具有战略性意义。

导学案式教学法是当下采用最广泛的教改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导学案的完成为核心,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开展小组的讨论与探究。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只充当引导角色,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形成师生互学、生生互教的模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教学方案

1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和积极性

导学案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和积极性,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在学生对知识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的能力,预习过程是相当重要的。虽然历史教师在授课之前相当强调课前预习,但是大家都清楚,有几个学生能够认真预习或者到底有几个学生知道怎样去预习。而导学案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导学案就相当于一个课前作业,而且导学案一般都会在上课开始发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规定的内容,做不完就会影响到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和课后对小组的评价,这样就能够激励学生认真预习。因为不认真预习,导学案是完不成的,也完成不好;离开了预习,就等于在课下就能掌握的很多知识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课上了解,影响了上课的学习效率。同时,预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是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核心部分。在每一节新授课的内容当中,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是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的,比如: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结果,甚至影响等等。在教改之前,这些内容也在教师的讲授内容之中,对于短短的上课时间来讲就是有点浪费了。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了解自己在本节课中的难点和疑问,从而提高课堂听课的积极性。在导学案中对于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的这部分知识点,只需学生做完,互相订正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把有限的时间放到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上。

2 把学情分析和对课标的研读与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讨论探究式的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的过程,既不是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过程,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这个统一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换言之,教师的“教”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生的“学”。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所表现的适应性个体特征,是学生以历史知识和材料为中介所形成的感知、阅读、阐述、评价、释疑等能力的总和。学情的分析就是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水平的分析。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既要对单个学生进行个体能力分析,也要对整体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个体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和学伴讨论的方法来弥补,这就是在导学案问题设置上的“易与难”。对于学生独立完成的问题要“易”,对于需要讨论探究来解决的拓展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难度”。

新课标是历史教学的“魂”,是历史教师在授课前应该认真研读的必要内容,是历史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求与原则。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既明确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使教学具有基本的规范,又要有一定的弹性,为教学实施留有拓展的空间,以便于學校、教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因此,教师只有在熟知课标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才能正确分配一节课的时间和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策略。基于新课标要求的历史课程设计,要依据历史学科的宗旨和性质,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不仅要重视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将课件设计得过于“完备”,将什么东西都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只会剥夺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呢?笔者认为只要能为学生的探索提供足够的材料,能为学生的自我构建创设有效的情境,便可以了。如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在海上奋勇抗敌,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大肆铺张地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了日本侵略者手里?这样教学,学生能够将这几个镜头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会了多角度思考历史背景和历史结局。这比起教师口述讲解、直接给出答案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导学案教学模式一定要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个体能动性的培养和小组间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调控能力,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讨论与交流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总体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方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