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浅析

2017-05-13罗明海

魅力中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教学活动教学法

罗明海

摘要:初中生正好是长身体的好时候,在强化体育锻炼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引导,能形成各方面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方式,启发初中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在娱乐和活动中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影响十分突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主,获得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具有十分突出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业压力,营造更为轻松、欢快的娱乐氛围。兴趣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迎合素质教育需求,对于学生体育素养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加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运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教育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

初中时期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体育教学对于二者的发展都具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兴趣教学法是围绕学生的兴趣来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对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课程的训练模式,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引导,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教学活动灵活的展现出来,让学生从不愿参与、被动参与逐渐改变为主动参与、勇于挑战。譬如,对世界体育项目进行观看分析,再进行全班的训练比赛,改变以往沉默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集体项目的乐趣所在,培养其乐于助人、团结等的良好品质。

(二)激活学生的体育兴趣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围绕热点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展示,也就能够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个性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进行更具有目的性的引导,从而挖掘出学生的体育兴趣点。譬如,在上跳跃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训练,最后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方法分析

面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运用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教学思想的转变与教学方法的改变已经成为当代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下面,就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加强兴趣小组的组建

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成不同的体育学习小组。在各个小组当中,学生具有同样的学习兴趣与体育学习爱好,让学生自由进行小组的结合,可以将兴趣作为推动体育学习的重要动力,使学生共同进步。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爱好得到满足,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更可以将一些与体育相关的艺术项目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比如说街舞和打篮球同时进行,预备人员可以进行观看,哪组对观众的吸引力比较强,进而提升在场竞技的学生运动热情。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之上,作为观众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满足,还可以找到具有相同兴趣的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可以大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成效。还可以提高學校团结友爱的氛围,即使在进行其它学科的学习时,也能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丰富体育游戏教学活动

初中体育学习中,将游戏与教学进行整合,是学生最为期待的一种初中体育学习方式。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将游戏与体育学习进行整合,可以改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使那些平时不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的学生自主融入到体育课堂当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较多,可以利用正确的组合来使之形成多种多样的,具有娱乐性的游戏。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提出的一个教育理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之前,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两个游戏,让学生进行举手表决,坚持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进行游戏的确定,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游戏当中。比如:老师可以利用轻物投掷游戏来打破学生传统的体育学习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纸飞机以及羽毛球作为投掷物,看谁投得准。这样的游戏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生活,更可以调动学生的脑筋,思考怎样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让学生玩一些丢手绢与捉瞎子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反应能力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不仅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还可以建立学生正确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

(三)利用情境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较多,初中学生的兴趣点不同。有一些学生喜欢跑步,一些学生喜欢跳远,一些学生喜欢铅球。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点,教师可以选择情景的创设,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兴趣点的丰富,真实地喜欢上体育学科。教学情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性,还能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压力进行释放。比如在进行跑步练习之时,为了提高那些不太喜欢田径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情景来吸引学生对于跑步训练的重视。教师可以在跑步训练之前,以著名的体育明星的成长故事为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体育名人的由来。教师可以以刘翔作为例子,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这是一值得人们关注的体育人物。教师可以对刘翔的故事进行简单的介绍,为学生创设一个体育锻炼的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像成刘翔,而此时的训练正是为了下一次奥运会做准备。在这样的情景引导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幅度激发,初中学生会找到体育训练的成就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来。

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是尤为关键的,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成效,通过应用兴趣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有针对性设计体育活动,设计和组织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其中,提升学习成效。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教学活动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锻炼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