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017-05-13李静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影响因素

李静

内容摘要:本文从供给、需求及综合视角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供给视角下劳动力和技术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因素,政策及资本要素影响不显著;需求视角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因素;供给与需求综合视角下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且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别为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 影响因素

引言

在我国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研究两方面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适应了高新技术产业改革调整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依据供给和需求可以分为两个角度。供给角度:劳动力要素作为新兴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我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的引进和资金的投入,因此资金和技术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受政策的影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前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需求角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和产品的需求。市场要素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和对外开放水平对高新技术产业有重要影响,国内市场的规模直接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

总的来说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多从单一影响因素出发,模型缺乏完整性,供给与需求因素混合而缺乏对供给需求两方面要素的对比,因此本文分别基于需求、供给以及两者综合的视角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指依据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将多个相关指标转换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指标。每个主成分均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其公式可以表示为:假定有n个样本,每个变量有p个变量,则构成n行p列矩阵:

(二)回归分析

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构造多元线性结构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程表达式如下:

Yi=β0+β1Li+β2Ci+β3Mi+β4Gi+β5Ti+β6Di+ξi (3)

其中β0、β1、β2、β3、β4、β5、β6为模型参数;Yi为第i年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Li为第i年劳动力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Ci为第i年资本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Mi为第i年市场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Gi是第i年政策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Ti为第i年技术投入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響;Di为第i年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ξi为除模型选定的6个变量之外其它未知因素对Yi影响。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数据主要来源于1996至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科技部类科技活动基本状况和2002至2014年《高新技术统计年鉴》生产经营状况部类。指标的选取包括:供给角度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需求角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素、市场要素,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见表1)。

研究结果

(一)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标降维

运用spss20.0以主成分分析法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得结果如表2所示。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降维(见表2),除第一个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外其它特征值均小于1,表明可以提取一个主成分因子以代替原有因子,6个因子解释总方差变异均在84%以上,说明以一个主因子代替原有指标信息损失不大。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各指标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3),则劳动力因素可以表示为:Li=0.337x1+0.344x2+0.342x3。资本因素可以表示为:Ci=0.334x1+0.372x2+0.381x3。技术因素可以表示为:Ti=0.336x1+0.337x2+0.334x3。政策因素可以表示为:Gi=0.502x1+0.502x2。市场因素可以表示为:Mi=0.506x1+0.506x2。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可以表示为:Di=0.5x1+0.5x2。

(二)需求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spss20.0建立回归方程从需求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表4。

从需求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见表4),R为0.999说明需求方面因素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度相关。R方、调整R方为0.998说明回归方程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解释方差变异的99.8%。标准误差估计为0.0476较小。R方更改、F更改及Sig.F指标较好。

从需求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对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进行方差检验(见表5)。整体上回归方程的平方和为17.964,残差平方和为0.036,二者差距较大,说明整体方程的解释度较好。F值为3964.293,显著性检验为0.000小于0.01极度显著,说明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

需求视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回归方程系数如表6所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系数为0.394,t值为2.676,显著性p值为0.017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因素系数为0.606,t值为4.116,显著性p值为0.001小于0.01极度显著。因此需求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方程可表示为:yi=0.394Di+0.606Mi。从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系数可知市场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大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素。

(三)供给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spss20.0建立回归方程从供给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表7。

从供给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见表7),R为0.998说明供给方面因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R方、调整R方分别为0.996、0.995较大,说明回归方程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解释较好,可以解释方差变异的99.5%以上。标准误差估计为0.716较小。R方更改、F更改及Sig.F指标拟合较好。

从供给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对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进行方差检验(见表8)。整体上回归方程的平方和为17.928,残差平方和为0.072,二者差距明显,说明整体上方程的解释度较好。F值为874.015,显著性检验为0.000小于0.01极度显著,说明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供给视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回归方程系数如表9所示。方程政策因素系数为-0.13,t值为0.959,显著性p值为0.354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劳动力因素系数为0.692,t值为8.949,显著性p值为0.000小于0.01极度显著。资本要素系数为0.055,t值为1.074,显著性p值为0.30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技术要素系数为0.393,t值为3.404,显著性p值为0.004小于0.01极度显著。由于资本和政策因素的系数不显著,因此供给视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方程可表示为:yi=0.692Li+0.393Ti。从劳动力和技术因素系数大小可知劳动力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大于技术因素。

由于选取变量过多且相互之间相关性较高导致回归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性,对供给视角回归方程进行共线性诊断(见表10),结果表明当纬度为5时条件指数为19.362大于10,当纬度为5时特征值为0.01较小接近于0,说明回归方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影响了方程结果的效度。进一步方程的容差检验,政策因素、劳动力因素、技术因素的容差均小于0.1,且VIF(方差膨胀因子)均大于10,说明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较严重的共线性。

(四)需求和供给综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运用spss20.0进行以岭回归,从供给和需求的综合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表11。

从供给和需求综合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得方程模型汇总(见表11),R为0.992、R方、调整R方分别为0.984、0.977较大,均大于0.95,说明回归方程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解释度较高,可以解释方差变异的95%以上。明显预测误差估计为0.021接近于0,期望预测误差的估计值和标准误差值分别为0.033和0.011接近0,说明方程的整体解释度较高。

从供给和需求综合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对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进行方差检验(见表12)。整体上回归方程的平方和为18.599,残差平方和为0.401,二者差距明显,说明整体上方程的解释度较好。F值为92.832,显著性检验为0.000小于0.01极度显著,说明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结果有意义。

从供给需求综合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其回归方程系数(见表13)。政策因素系数为0.135,F值为58.252,显著性p值为0.000小于0.01极度显著,通过显著性检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系数为0.161,F值为119.854,p值为0.000小于0.01极度显著。市场因素系数为0.174,F值为144.88,p值为0.000极度显著。劳动力因素系数为0.177,F值为102.611,显著性p值为0.000小于0.01极度显著。资本要素系数为0.127,F值为59.852,显著性p值为0.000极度显著,通过显著性检验。技术要素系数为0.163,F值为90.333,显著性p值为0.000小于0.01极度显著。6个变量的标准误差项取值范围在0.014至0.018之间,接近于0说明方程的拟合较好。供给和供给综合角度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方程可表示为:yi=0.135Gi+0.161Di+0.174Mi+0.177Li+ 0.127Ci+0.163Ti。按照6个变量的标准化系数大小排序,从大到小分别为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

研究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需求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供给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劳动力因素和技术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显著,而政策因素和资本因素由于存在多重共线性干扰导致二者不显著。需求与供给综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6个变量系数极度显著,说明综合模型与分别从供给或者需求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解释度较为全面可信,且6个变量影响大小排序为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

供给侧改革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供给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的改革,高新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虽侧重于供给方,但研究表明单纯从供给方对其进行调整不如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综合性调整。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供给侧调整应该侧重对劳动力要素和技术要素的调节,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对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同时不可忽视政策和资本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三是高新技术产业供给侧的调整需要需求面的配合,因此需求面需要我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2)

2.张同斌,范庆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梯度变迁与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

3.杨清可,段学军,张伟,叶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2)

4.史丹,李曉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

5.王玉,许俊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J].经济管理,2011,33(9)

6.何建莹,李晓钟.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1)

7.翟琼,宋正一,张哲,陈国生.R&D投入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5,35(8)

8.麦均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区差异和政策效应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

9.方雯,盛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要素测试与阶段性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

10.李晓宏,孙林岩,何哲.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影响因素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