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反弹琵琶”的思考

2017-05-13刘念波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原点范文行人

刘念波

2017年“考试大纲”对“发展等级”中“创新”的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其中“见解新颖”“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要求写出新意,这实际上暗示我们可以运用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来写作。议论文的观点既出人意料,又能发人深省,记叙文和散文的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能突破常规,或反材料之意而行文,自然都可以满足“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的要求。

[范文例举]

麦卡洛前传

麦卡洛是谁?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先是挠挠头,然后摊开双手无奈地摇摇头。如果一个班组里总有这样的人,他或她成绩中等,相貌平凡,没什么特长也常被人遗忘,那么,麦卡洛就是这么一个人。

夕阳西下,慵懒的阳光淡淡地洒在小戴维·麦卡洛的一头棕色鬈发上。他高而瘦,总是低着头,见人躲躲闪闪,压低的棒球帽檐总使他瘦削的脸埋在阴影里。此刻,在放学路上,他斜挎着背包,无聊地踢着路边碎石,心事重重。

让他颇感不安的是明天学校的汇报演出。他并非自愿,但是老师手中抽中的学号签证明他在劫难逃。在学校排练独唱时他频频忘词,一想到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偌大的舞台上只有他一个孤零零的影子,他就手心冒汗,腿直哆嗦,要唱的词刚到嘴边就咽下去,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这天回家,他匆匆扒了几口饭,默默地帮妈妈收拾好刀叉,什么也没说就径直上楼回房间了。单调的拖鞋拖沓声在走廊间颤巍巍地回响。这响声或许使麦父不满,他在看报纸时望着儿子的背影若有所思。

没错,这就是麦卡洛,他没什么特别的,他从不闹事,从不给大人惹麻烦;他如此平凡,像白开水一样,内敛谦逊;他听话,但不出众。他自己也这么想。明天的演出看来要砸了……麦卡洛躺在床上望着被望了无数次的天花板,心事重重地睡了。

第二天在后台准备时,一个满脸雀斑的小男孩晃悠悠跑到他身边,递给他一个深蓝色的礼盒,有字典大小。“给你。”小男孩用稚嫩的童声说着,恶作剧式地瞟了他一眼,响亮地擤了鼻涕就转身跑了。

麦卡洛大惑不解。他小心翼翼地抽开丝带,揭开盒子——一张精致的卡片——爸爸的笔迹:“听着,孩子,你并不特别,但人人大抵如此,你看,如果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那么便没有人特别了。但至少,在我心里你是特别的。好好干,儿子!”他的脸刹那间有了光彩,嘴唇哆嗦着,目光因为喜悦而柔和起来。他把卡片装进贴近心脏的口袋里。

那天的演出他正常发挥,反响平平,但至少他没忘词,也不那么怯场。细心的人会发现,麦卡洛走路时也不低着头了,他的步伐稳健。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更是变了一个人。毕业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和友好的行为令人刮目相看。大学毕业后他成了一所精英高中的老师,他的毕业致辞引发了各大主流媒体的热议:

你并不特别。认识到这一点,生命中最快乐的事便会随之而来。

(大冶一中 吴婧闻)

[范文解析]

本文材料取自于一则毕业致辞《你并不特别》,题目要求“‘特别与‘不特别引起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本文有以下特点。

1.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当几乎所有的考生都立意为“你并不特别,所以应当谦逊低调”或者“你很特别,请相信自己”,都以成年麦卡洛老师的谆谆教诲作为思考的起点时,该考生却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麦卡洛前传”。这种构思别出心裁,也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2.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一个孩子的成长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是至关重要的,作者的推理想象符合孩子的成长经历。平凡普通的小麦卡洛自卑,胆怯,瘦弱,容易被人忽视,也习惯性地退让,但父亲的关爱和鼓励让小麦卡洛渡过了演出这一难关,逐渐培养了自信,最终成为一位优秀者。

3. 描写生动,有个性色彩。本文在记叙时充分运用了抑扬、铺垫、呼应等手段,使得情节的发展有起有伏,体现出谋篇布局的精巧。在人物描写方面也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开篇的肖像描写,寥寥数笔就能凸现人物的个性;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都非常细致生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着墨不多却准确到位。

[类文生成]

一、逆向式思考。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以悖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思考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提出见解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往往是对固定思维的翻转和颠覆,既让人耳目一新,又发人深省。如皮日休《汴河怀古》中“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就是对于众口一词批判隋炀帝荒淫残暴的论调,反其道而行之,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使人耳目一新。

二、回溯式思考。就是追问原因,思考过去。对于热点事件的分析判断,考生往往集中于此刻当下的现状分析,即“是什么”;或者强调未来的措施分析,即“怎么办”,常常忽略了对于过去的分析,即“为什么”。这种回溯式分析也是一种思维突破,通過探究事物出现的原因来思考问题。如“范文例举”中的“麦卡洛前传”就跳过了“现在”和“未来”,而构思了麦卡洛的“过去”,让人倍感新奇。

三、原点式思考。在对热点事件众说纷纭时,我们的思考可能往往偏向于法律、公理、正义、价值等宏大的概念上,却往往忽视了最基本、最本原的直接感受。其实,无论外界如何纷扰,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最本能、最质朴的直观感受,正如孟子将恻隐之心排在“四心”之首一样, 亲情、善良等最朴素的情感是人之为人的原点,是人性的起点。

关于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的事件,绝大多数考生都是从法律、公德、规则等角度来思考的,但也有考生立足于最基本的亲情:无论如何,一个女儿都不应该借助法律手段来惩罚父亲,因为这会伤害家庭伦理。如果考生还能联系到“亲亲相隐”,自然可以给人更深的启发。这就是原点式思考。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网友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网友纷纷跟帖“太具象了”“同感”“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

针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同高考。

[题目解读]

逆向式思考:行人闯红灯,舆论都在批判行人,同情司机,但司机就没有错吗?按照交通法规,机动车驾驶员在路口遇到行人时应该减速,缓行,甚至停车等候,但有多少司机能够做到?与其批评行人,不如反省自己的驾驶习惯。

回溯式思考: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闯红灯?经研究,中国很多交通信号灯的设计都不合理,导致等待红灯的时间过长,大大超过了人们的忍耐限度,这些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偏向于机动车驾驶员,而牺牲了行人的利益。

原点式思考:在汽车出现之前,马路早就有了,在漫长的历史中,马路是用来走人的,不是用来行车的。无论如何,行人作为弱势群体,都必须得到必要的保护。我们在享受科技文明带来的便捷时,就不得不付出必要的代价。

猜你喜欢

原点范文行人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Book Pilot 飞行选书师,让书重新回到原点
重返历史“原点”的旅程
春色几许(简谱)
在原点震荡的扰动Schrödinger-Poisson系统的无穷多个解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行人流综述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