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的“最后一公里”

2017-05-13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深圳湾最后一公里单车

清明假期前两天,深圳湾公园被共享单车“挤爆”的照片、视频刷了屏,面对始料未及的阻塞和安全隐患,有关部门不得不紧急下了“禁令”,4月4日全天禁止共享单车入园。当记者再次来到深圳湾时,共享单车乱堆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深圳湾式井喷”会不会再次发生?以后的节假日该不该限制共享单车入园?这些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引发的混乱,以及针对共享单车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已经被报道得很多了。而就在不久前,上海一位10岁不到的小男孩骑着共享单车与一辆大客车相撞,被救出时已血肉模糊。在街头,随处可见十来岁甚至更小的孩子骑着共享单车飞驰,诸如两三个人如同杂耍一般“共享”一辆单车的情况也不少见。这样的无序和混乱,随时可能诱发惨剧。至于深圳湾公园被共享单车攻陷,则是这种无序和混乱的另外一种呈现,相对于共享单车的蓬勃发展,我们的管理显得滞后,疲于应付的结果,自然是状况百出。为降低消费者用车风险,更安全地使用共享单车出行,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共享单车安全消费提示,要求共享单车服务商从源头上防止未满12周岁的儿童注册使用共享单车。

@半个坏蛋 共享单车毕竟体积小,低碳环保,总比到处都是私家车到处都是雾霾强多了,这只能说明人口多。

@罗义 发展任何事发展的好坏都是由民众所趋。共享单车发展成这样子,只能说管理还没跟上,它也只能说是民众所向往的。

@尘紫菱 新事物的出现总要有个适应期,没什么大不了的,管理跟上了就没问题了。

@L'Arcobaleno℡ 反正对大学生很方便,以前不怎么出门玩的,现在会经常骑车出去逛逛,方便实惠,很好。不管你们怎么喷,我很喜欢共享单车。

@寒冰 现在的共享单车,就是一种无序的状态。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也不全是人没有素质,是需要有规矩出来,更需要使用的人遵守规矩。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出现,共享单车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融入市民的生活中,同时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好在各省市也尽快出台了相应管理政策,迎来了共享单车的春天。

北京市:十条大街禁停,限制单车数量,规范停车,专人管制

据悉,北京市西城区交通委已约谈了摩拜、ofo两家共享单车企业,要求企业在接受政府部门管理的同时,控制西城区共享单车数量。除此之外,明确规定 10条大街禁止停放共享单车,街道新划出4处区域供共享单车停放。

上海市:要求各企业停止投放共享单车,正式出台管理政策

据悉,上海市中心城区停放点容量已趋于饱和,交通委已约谈了摩拜、ofo等6家共享自行车企业和4家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要求即日起暂停投放。市质监局、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正式发布《共享自行车》和《共享自行车服务》两个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表示,共享自行车运营单位应按照投入车辆总数以不低于5%的比例配备车辆维护人员、维修人员和调运人员。另外还明确了车辆须加装GPS定位系统、年满12岁才可使用、3年报废等要求。

杭州市:实施罚款政策,共享单车违停与机动车同罪

杭州作为全球“公共自行车第一大城市”,杭州首先落实了罚款政策。自今年2月28日以来,杭州连续5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除了共享单车企业自身体制完善外,对于“非机动车停放时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将处10元罚款。

成都市:蓄意破坏依法查处

成都是全国首个发布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的城市,在成都市交委发布的《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中明确规定:对蓄意破坏、盗窃共享单车等行为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国:资本与政府配合

法国最著名的公共自行车案例应属诞生于2007年的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需支付29欧元的年租金(相当于在巴黎搭乘20次地铁的费用),便能够无限次使用公共自行车。

Velib的成功与资本及政府配合分不开。一方面,巴黎市政府与运营商达成协议,每年支出400万欧元用于更新及维修损坏的自行车;另一方面,通过与全球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德高广告公司合作,Velib获得了建设和管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10年的费用。

荷兰:巧设“自行车市长”

“自行车之都”阿姆斯特丹有110万人口,其自行车保有高达100万辆。与日趋完善的汽车停车场相比,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停车位长期供不应求。

2016年,由市政官员和自行车协会成员组成的陪审团推举在自行车生产商捷安特公司任职的安娜·鲁特纳出任阿姆斯特丹首任“自行车市长”。她的工作是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在政府、民间组织和民众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美国:仍在亏损状态

在美国,共享单车曾经也由私营机构运营,但很多宣告失败,巨额的运营维修费用和单车成本是压垮这些美国本土企业的重要原因。

2012年5月,花旗银行与纽约市达成协议,用4100万美元赞助Citi Bike未來5年的运营。自2013年5月首次运营,Citi Bike先后推出了330个站点和5000辆自行车,主要分布在曼哈顿下城和布鲁克林西北区,推出当天就有1.6万名会员注册。

2014年,Citi Bike获得新的投资,运营公司的名字也更新为Motivate,取意“促进”。全新的设计及运营理念,让Citi Bike扩张得很快。

虽然纽约Citi Bike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在财务盈利上却惨遭滑铁卢。据资料显示,运营这么多年的Citi Bike目前依然处在亏损状态,每年亏损额估计在数百万美元左右。

猜你喜欢

深圳湾最后一公里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飞吧,单车
深圳湾公园植物模式分析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