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先哲精神 铸就今世辉煌

2017-05-13

华人时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团职业学校

在那个民族灾难深重、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作为近现代民主主义教育家的黄炎培,将职业教育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出路,开启了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为了举例示人,于1918年6月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现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百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传承黄炎培的职教思想,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职教文化体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

敬业乐群 传承校训文化

“敬业乐群”,语出中国最早的教育学经典专著《礼记·学记》。黄炎培先生对“敬业乐群”作了具体诠释:所谓“敬业”,是提倡“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对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意即职业学校的师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爱好和敬重所学习或从事的职业;所谓“乐群”,是指“具有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意即能与社会和谐相处,能与同事(学)合作互助,要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高尚情操。

黄炎培还让中华职业教育社制定和完善训育标准,把“敬业乐群”具体化,主要内容有:认识职业之真义在服务社会;养成责任心;养成勤劳习惯;养成互助合作精神;养成理性的服从美德;具有稳健改进之精神;养成对从事职业之乐趣;养成经济观念;养成科学态度。

位于南京仙林大学城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走在校园里无时不受到校训精神的熏陶和沐浴:松山湖畔的“敬业乐群”校训石与广场上的黄炎培塑像相互呼应;张闻天、江竹筠、华罗庚等杰出校友的雕塑默默地激励着学子们胸怀宽阔、志存高远,担当社会责任,平凡之中追求伟大;以《“二次创业”中的南工院人》和黄炎培名言为主题设计完成的行政楼大厅让步入其中的学子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结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校园内道路景观进行命名,在校园主干道采用道旗的形式悬挂反映黄炎培职教思想和校训精神的教育宣传标语;同时,校训也被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简介中。通过整体设计、精心布局,建设承载学校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的教育情境,为广大师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史教育活动提供理想场所。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丰富了校内人文景观带和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环境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养成中的育人作用。精心打造的映山红景观成为深入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向上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建成的校史展览馆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展览馆”,并于每年新生入学期间组织他们参观两馆,通过对校训深刻内涵和学校历史传统进行详细、深入的阐述,通过展示历代南工院人严谨治学、敬业求实的丰硕成果,让受教育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增强广大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如今,一个融自然山水美、人文环境美的温馨校园已全面呈现,它正在对着一代代学子讲着生动的南工院故事。

以人为本 创新人才培养

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源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合作育人,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届次化操作、项目化运作”的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校内各项主题活动已趋完善,“三月三赛三教育两校两节两活动一会一坛一讲堂”彰显特色。围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推行“南工院主题教育活动精品建设工程”,开展了大学生文明修身、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公寓文化节、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暑期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完善活动体系、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载体、提高活动水平,该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扩大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充分显现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每年,全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不少于500项,做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

学校全面实施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英才培养战略,深化普惠式素质教育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成立跨界培养的精英人才学校,开设“创新精英班、创业先锋班、创优示范班”三个类别的班次。聘任以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顾心怿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夏志杰等为代表的校内外导师36名,为每一位学员量身定制培养规划;设立精英人才专项奖学金和实践项目,支持优秀学生参加国内外访学和交流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发展优势,促使三创学生典型不断涌现并发挥出示范辐射作用,学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氛围浓郁,争当“三创精英”蔚然成风,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全面提升。

打造精品社团,点亮校园文化。学校现有大学生社团61个,社员近5000名,其中,精品社团近20个。社团发展确立了具有高职特色的“以文化、艺术、体育等传统型社团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和科技创新型社团为特色,扶持一定的理论社团发展”的社团建设思路,并在社团内实行“社团星级评比制度”和社团指导教师公开聘任制度,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大学生社团巡礼节”,社团在全省高校社团组织和全校团员青年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近几年,民俗文化传承协会被评为“全国百佳国学社团”,計算机协会、机械创新协会在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和“百佳团支书”寻访评选中,被评为“示范团支部”,与此同时,我校数学建模协会、电子协会、英语口语协会、摄影协会、绘画协会、棋社、大学生艺术团等协会的300余名社员在全国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苏省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江苏省高校象棋比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

双创平台 助力出彩人生

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互动式”的创业教育模式,搭建了“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位一体的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了学生发展、品牌引领、企业盈利、园区兴旺的多赢局面。学校当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牵头成立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学校在统筹规划创业基地、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重点任务、扶持政策以及組织实施,围绕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加快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融投资渠道,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和组织网络,构建“教学在校区、创业在园区、服务在社区”的新型政校企行合作平台,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学校依托创业模拟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搭建了四位一体、全程系统开放的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全真环境、全真管理、全程扶持的特点,为创业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创业环境。在大学科技园的基础上,与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南京大学创业园等建立合作关系,并在近300家企业建立创业见习基地,搭建创业转化平台,为学生成功创业提供有效帮助。

学校针对学生创业的不同阶段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场所,实现一体化服务。依托学校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咨询和创业项目的网络模拟运行;在大学生创业园苗圃基地建立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技能培训、项目推介等服务;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包含“六个子系统”,即公共技术服务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政务信息服务系统,企业信息化服务系统,人才培训系统,就业创业支撑系统。

通过完善文化体系、丰富创业载体,该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共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中共获一等奖85项、二等奖134项、三等奖121项。截止2017年3月,学生申请专利共计553项,其中发明专利127项,授权327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

国际合作 服务国家战略

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8所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院校之一,南工院依托传统优势的机电类专业软硬件资源,为率先“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提供职业教育培训,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南工院依托传统优势的机电类专业软硬件资源,主要参与赞比亚中赞职业技术学院南工院机电学院的筹建工作,依托机电类专业软硬件资源和教学经验,主体承担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建设,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有色集团等中资企业外方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提供职业教育服务,打造南工院教育品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

目前该校已成立项目工作团队,积极落实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按照既定目标开展工作。2016年11月22日,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赞比亚项目)中资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该校吴元徽、周慧、赵志宏、陈涛、丁守刚5位教师参与了为谦比希铜冶炼有限公司的仪表工和液压钳工、中色非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工和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的浮选球磨机操作工等4个工种、5个班级、共计60余人的员工技能培训班。每个培训班开班时,该校老师均作为示范讲授第一课,为其他授课教师做表率。吴元徽老师还在教育部组织的赴赞教师团行前培训会以及在赞比亚开班典礼上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进行了表态发言。

由于该校教师授课内容非常实用,赞方员工间广泛称道,多数学员下班后自愿留下来听课。学员们纷纷表示工作之后很难有机会接受这么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希望公司为员工的长期发展和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考虑,尽可能多安排这样的技术技能培训。

此次培训是中国职业教育与“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深度融合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升国际产能合作一次大胆的尝试,是中国的职业教育“走出去”一次新的探索。所有承担培训任务的老师都认为得到了较大的锻炼,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勇挑重担,上好每堂课,为试点项目增光,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兴通讯公司在海外的市场份额很大,学校与其合作创建“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将学校培养一线专业人才的教育优势与中兴通讯引领通讯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相结合,依托中国—东盟中心平台,在东盟地区选择某一国家的同类院校进行合作,实施境外合作办学。

中兴通讯在法国有一个培训基地,并和当地普瓦捷大学合作。学校与之对接,推出“3+2”合作办学,国内3年高职,再到国外读2年,就可以取得普瓦捷大学的学士学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学历生采取订单培养模式、培训生采取定向培训模式,将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开展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员工培训、留学生教育、师资培训,满足中兴通讯对该地区本土化一线人才的需求。

学校通过派出培养与外智引进,推动了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的提升,骨干教师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和“双语”教学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作为牵头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赞比亚项目、中缅职教留学生项目等方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由于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绩,该校荣获2016年度全球职教界最高荣誉———“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标志着学校在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应用技术型高职名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期,学校还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NCEE)开展交流合作,深化中英双方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研修、课程建设、学生互访、学生竞赛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化。

据了解,作为最早一批开办中外合作项目的学校,学校的学生也有了很多出国留学的机会。2012年至今,该校有192个学生通过合作办学项目走出国门。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推出的“3+2”项目,学生5年后可以拿到纽约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目前开设的物流专业已经招收两届学生了。

此外,学校还通过实施学生海外实习项目,拓展顶岗实习的区域和形式,与国际企业进行合作,推动学生到海外实习和就业,培养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国内拓展到海外。比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的公司,就明确表示优先招收该校毕业生,以机械、电气学院为主,起薪20万。像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南工院合作的有26个,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布点,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走得出去”,还要“引得进来”。据了解,2015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启动招收留学生项目,目前已招收留学生总数为114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62名。此外,学校牵头实施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缅友好协会合作开发的“中缅职教留学生合作项目”,首批39名缅甸留学生去年在该校入学,今年3月又有第二批13名缅甸学生入学。

猜你喜欢

社团职业学校
我爱的职业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