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研究

2017-05-12杜京旗张巧仙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杜京旗+张巧仙

摘 要: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目标。该文阐述了对《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性,介绍了《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

关键词: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87-02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对社会具有较强适应性是新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具备这些主要特点[1]。实践教学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是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之一[2]。因此,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报告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保障[3]。作为新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相对缺乏。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入选山西省教育厅2015年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作为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生态学》课程已经开设了15a,然而,5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未升本以前。本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观念与专科阶段是不一样的,专科时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未必适合本科阶段,所以,对《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尤其作为新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显得更有必要。

1 生态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如下:

(1)由于《普通生态学》的理科属性,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少,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好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2)《普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场所建设落后,如独立的生态学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缺乏生态学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生态学科研训练基地建设落后。这些都影响了《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3)师资队伍薄弱。最初,生态学教师仅有2名,师资薄弱,既要讲授理论课程,又要辅导实践课程。现如今,生态学专业的教师已有5人,且是985院校的硕博士。然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刚毕业就上讲台,实践经验缺乏,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4)学时数的减少。生态学实验教学实践的课时数由最初的30个学时,减少到24个学时,直到现在的18个学时。课时数的减少是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而课外的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相对落后,造成学生的动手机会持续减少。

(5)内容比较分散,不系统。由于课时的限制,生态学实验教学又必须覆盖面广,这就造成了实验内容的分散和不系统。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实验内容不系统造成实验仪器、材料、试剂的重复利用率低,效果没有预期的好。

2 生态学实践教学多元化体系

针对《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依据“符合创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序性”原则[4-5],运用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多元化体系,将野外实践教学、科技创新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方式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普通生态学》的实践教学环节。

2.1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提高《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普通生态学》实验教学的课时数;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数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内容有助于提高实验设计、分析实验的水平。

2.2 重视野外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感悟生态学 建立《普通生态学》校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增强,同时,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校园建设生态农场,给每位同学分配固定的面积进行生态学实践,让生态学实践从实验室走出来,转移到大田中,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

2.3 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应当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其实践空间。如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大学生创业项目,国家“六大竞赛”之一的“挑战杯”[6]。

2.4 其他实践教学形式 采用其他的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名师讲座(讨论生态学中的热点问题)、知识竞赛、毕业论文等。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学生应当珍惜毕业论文研究,引导学生探索其写作方法,在毕业论文研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建立高素質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引进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培养现有的实验技术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实验技术人员,使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验技能。

2.6 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没有考核体系的实践教学等同于没有质量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扎紧制度的笼子,实践教学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首先,校级和系级层面健全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制度,把实践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其次,健全考核制度,遵循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明确的考核办法,考核的核心在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3 结语

上述《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多元化体系的建立,较好地融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教学层次,有助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勤革,彭建业,薛克昌.构建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06-108.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586-1588.

[3]孙文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3(8):12-17.

[4]郑瑞伦,翟晓川,唐靖云,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9):142-147.

[5]祝诗平,黄华,张建军,等.构建分层次按需求的实验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249-253.

[6]葛龙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特点及问题分析和管理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6(3):88-89.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