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药剂师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育研究

2017-05-12缪成贵俞浩张孝林时维静熊友谊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绩效评价人才培养

缪成贵+俞浩+张孝林+时维静+熊友谊

摘 要:药剂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咨询和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是药物使用的专家,其主要职责是监察复核医生所开处方的正确与否。种种反馈表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目标等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高校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岗位需求,造成眼高手低等问题。加强和改革校外实践教育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途经之一。该文以药物制剂学实习课为例,采用校外实践教育运行机制的绩效评价等方法研究卓越药剂师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育。

关键词:药物制剂学;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育;运行机制;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78-04

Abstract:The pharmacist is a specialist in the provision of drug knowledge counseling and pharmacy services and is an expert in the use of drugs whose primary duty is to monitor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examining doctor.All kinds of feedback shows that the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eriously out of line with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college graduates after four years of training can not be a good job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resulting in low expert problems.Strengthening and reforming out-of-school practic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nterprise's demand.In this paper,taking the pharmacology practice cours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actice of excellence pharmacists' training in school practice by using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utside the school.

Key words:Drug preparation;Personnel training;Off-campus practice education;Operational mechanism;Performance evaluation

藥剂师主要职责是指导和参加药品调配工作,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和药检仪器的使用保养,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按照处方为顾客配药,并且向顾客说明如何服用等相关事项。药剂师同时从事研究、开发并参与医药产品的生产制作,负责新药产品的医效实验,对新药进行生产质量监控等一系列工作等。药剂师在药品的使用过程中极为重要,因此卓越药剂师的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调查研究表明,有67.44%用人单位对人才学历的要求是大专以上,只有2.33%的用人单位要求研究生,即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1]。重点高等院校侧重宽口径厚基础的精英教育,而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普通高校应当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高质量、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2]。实践教育,特别是校外实践教育,决定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在本科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

1 改革校外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育特别是校外实践教育极大地加强和巩固了学生对生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在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纽带。普通本科院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是改革和完善校外实践教育课程,以课程为抓手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1]。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药学系药物制剂专业为例,对药物制剂专业校外实践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完善(见表1),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改革校外实践教育教学内容

校外实践教育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为是项目化,所以学生有主动性,学习的目的明确,分工清楚,学习效果立等可见,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比如一个简单的发明专利[2]。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流程如下:首先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然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价。最后记录归档,学生总结得失[3]。项目化实践教学因为项目贴近工作,从工作中来,通过学生的思考实践完成1项任务,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良好。同时,学生进入工厂参加生产实习是高等院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生产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学生进入工厂生产一线卸下学生的身份,以一个社会工作人员应有的态度积极融入工厂生产新的环境中,除了些许好奇,更多的是学习的压力,学习效果更好。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学习和巩固,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

3 改革校外实践教育考核方法

改革校外实践教育考核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考核甚至关乎教学改革的成败,本项目以药剂专业颗粒剂制备为例进行校外实践教育环节考核的试点。颗粒剂的制备实验主要环节包括:(1)软材的制备。将药物与适当的稀释剂(如淀粉、蔗糖或乳糖等)、崩解剂(如淀粉、纤维素衍生物等)充分混匀,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粘合剂制软材。制软材是传统湿法制粒的关键技术,粘合剂的加入量可根据经验“手握成团,轻压即散”为准。由于淀粉和纤维素衍生物兼具粘合和崩解两种作用,所以常用做颗粒剂的粘合剂。(2)湿颗粒的制备。将软材用机械挤压通过筛网,即可制得湿颗粒。除这种传统的过筛制粒方法以外,近年来开发许多新的制粒方法和设备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流化(沸腾)制粒。流化制粒可在一台机器内完成混合、制粒、干燥,因此称为“一步制粒法”。(3)颗粒的干燥。颗粒必须再用适宜的方法加以干燥,以除去水分、防止结块或受压变形,常用的方法有箱式干燥法、流化床干燥法等。(4)整粒与分级。在干燥过程中,某些颗粒可能发生粘连,甚至结块。因此,要对干燥后的颗粒给予适当的整理,以使结块、粘连的颗粒散开,获得具有一定粒度的均匀颗粒,这就是整粒的过程。(5)质量检查与分剂量 将制得的颗粒进行含量检查与粒度测定等,按剂量装入适宜袋中。颗粒剂的贮存基本与散剂相同,但应注意均匀性,防止多组分颗粒的分层,防止吸潮[4、5]。“技术要点分值”见表2。

教研室主任负责校外实践教育的考核方法制定,汇编成考核手册,使任课教师、学生在学习前对相关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要点等清晰明白,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参加校外实践教育,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校外实践教育进行的过程中和结束后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方法、动手能力进行精准评分,给出每一名学生的实践成绩。

4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硬件建设

校外实践教育侧重于工厂内的实践教育。鉴于目前高校实践教育主要集中在校内实验室,高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原因,校外实践教育实习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外工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工厂生产,了解企业一线生产的实际情况,向一线工人学习,向一线生产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安徽科技学院药物制剂专业校外实习工厂主要集中在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是安徽宏业集团在医药制造版块的旗舰企业,公司从单一品种、剂型发展成为多品种、多剂型、处方药为主的综合性、现代化制药企业,其产品专注于骨病学、抗感染、抗病毒、肝病学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粉针剂(头孢菌素类)、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原料药等10多个剂型、100多个规格品种。实践证明,药劑专业学生在宏业药业参加校外实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对注射剂、粉针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各种常规剂型生产和检验都能掌握,药品生产GMP规范、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参与工厂生产是校内实践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深度参与工厂生产的实习方式是校外实践教育的主要途径。

5 “校中厂”式实践教育探索

近年来,高校在“厂中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变“走出去”为“请进来”,把企业的生产场所引入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校中厂”[7]。“校中厂”式实践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高校建设产品生产线,企业提供设备,车间搬进校园,学生可以随时进车间上岗,同时学校还把企业优秀员工请上讲台,诊断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8]。通过“校中厂”式实践教育,学生不必离开校园进入工厂,学校也避免了学生管理难度增加等困难。高校依托“校中厂”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产学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实训教学的“五合一”。即“教师与企业员工身份合一,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合一,课堂与生产现场合一,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合一,教学评价与完成生产任务质量合一。”“校中厂”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工厂的一线生产环境。学生在“校中厂”中参加实习接触不到一线生产师傅,不能亲身经历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不能经历产品从原料到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鉴于“校中厂”的自身优势,仍是校外实践教育的有益尝试和发展方向之一。

6 校外实践教育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效益和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校外实践教育绩效评价是依据事先系统调研后制定的标准和体系,运用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依据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教育的表现,采用定量的方法,客观、公正的评价校外实践教育的效果[9]。本课题组以安徽科技学院药物制剂专业为例,采用绩效评价的方法,对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教育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判定校外实践教育的科学性。评价指标及评分见表3。

绩效评估尽可能科学地对校外实践教育过程进行评价,使之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公平性,考评根据明确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减少主观性和感情色彩。在指标的设计过程中,科学设置,避免个人的主观因素,尽量采用客观尺度,使评估指标不仅内容准确、具体,而且尽可能量化。较多的采用数量方法,避免较大程度上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10]。通过本课题组对课程设置、教育内容、考核方法、实习点、“校中厂”式实践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科学绩效评价,进一步优化了校外实践教育方法,提高了安徽科技学院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且研究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蔡久评.论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J]企业经济,2007,12(11):35-37.

[2]丁轲轲.发挥行业优势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7(3):53-56.

[3]黄其秀,吴建青,刘粤惠,等.校企共建实验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0):142-144.

[4]潘效军,王毅林,吴强,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产实习有效途径探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39-41.

[5]邵红艳,郑春龙.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实验室研究与索,2007,26(7):119-121.

[6]曹建平.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4-7.

[7]陈登峰,赵亮,于军琪.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开放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7(9):125-127.

[8]何小平,李明.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9(24):195-197.

[9]吕海军,甘志霞.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5,18(4):230-232.

[10]刘润忠.产学研一体化: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选择[J].江苏高教,2005,17(1):68-70.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绩效评价人才培养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