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思维模式”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2017-05-12丁超裴永胜刘兵杨国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体系

丁超+裴永胜+刘兵+杨国峰

摘 要:该文主要介绍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现状,针对目前本专业教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思维模式”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通过开展“问题式、案例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建立课堂、科研和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思维模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69-04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in China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tak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innovative thinking mode of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as explored.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of "Trinity" in classroom,research and practice was established.In virtue of these measures,the teaching quality of grain engineering discipline will be improved,and suggestions will be provided for teaching system develop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relative universities.

Key word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novative thinking mode;Teaching system

“民以食为天。”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食品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11.34万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支柱行业,是可持续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仍较粗放。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十三五”及以后较长时期内,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将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专业创新需求日益强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安全食品将不断涌现[2]。本科教学是高校培养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面对国内食品工业发展新形势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局面,如何使食品行业更好地适应国家政府、各级食品监管部门以及国民消费需求,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应用型、复合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3]。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思维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1.1 创新思维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学科高等教育总体基础比较薄弱。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校教学、实验等硬件设施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学生培养质量仍不及发达国家。究其原因,在于对人的创新思维培养存在不足[4]。目前,通过国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全国相关的高等院校都在努力提高食品学科建设水平,加强食品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因此,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课堂、科研和实践融合,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针对性的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对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保障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交叉应用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到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更是需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发展集实用性、专业性与创新性于一体,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6]创新思维模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教授学生学习的任务,还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教学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食品教育的整体教学效果,影响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目的单单是为了取得一个相对而言不错的分数,而这个分数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我国食品学科教育的不断发展,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均具有丰富的知识获取渠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重点,而传统讲授的学科知识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资料搜集、信息处理、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積极开展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提高我国的食品学科教育水平和培养高素质的食品人才,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2 国内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思维教学现状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世界著名食品专业高校的教授在授课时,围绕课程主要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思考和发散式讨论,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专业逻辑思维,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7]。目前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的硬件条件与发达国家并无较大差距,部分一流高校硬件条件甚至要优于发达国家高校,但专业人才创新性的培养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我国的职称资格评审体系,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考核比重高于本科教学成果,高等院校内已经形成一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认真备课意愿不强,“填鸭式”教学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造成学生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缺乏“自主思考探究”环境,求知欲不强,主动思考和学习能力较差,不善于利用现代社会丰富的知识获取方法和途径,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教师长期机械式赘述课程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习题,学生无法准确了解这门课程的应用价值,难以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能靠被动强制性记忆进行学习,导致主动积极性不高。

(2)课堂教学方式欠佳,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高校课堂教学现在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课堂教学更直观易懂,部分教师以此为依托,在幻灯片中增加大量知识点,课堂教学时机械式朗读幻灯片,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这种对专业知识的强制性灌输,缺乏有效的思维引导,学生难以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无法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理解性记忆和开放性的思考,思维逐渐僵化,主观能动性日益弱化,不符合教学发展趋势。

(3)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串联不够,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欠佳。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技术性的交叉学科,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不可或缺,但由于实践教学的经济、时间成本较高,多数高校更注重课堂教育,对实践教育重视程度低。长此以往,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占比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中无法学以致用,恰恰又违背了应用学科课程教学的初衷。

1.3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思维教学现状 国内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共有183所,南京财经大学该专业现有在读本科生400余人。所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食品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等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根据南京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多元化,以食品生产企业、粮食仓储企业、各级食品行政监管机构部门和继续深造为主。在此基础上,学院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建设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谷平台)、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基地平台,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优越条件;与行业内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粮食集团、中央储备粮镇江直属库等企业合作建设了多个企业工作站,拓展企业实践教学的空间和平台,为学生“由课堂理论走向工厂生产”奠定基础。学院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已逐步完善,但难点在于“人”的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仍没有完全摆脱“讲授式教学”的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学生创新思维锻炼较少,主观能动性不足,实践内容与课堂教学、企业需求不对称,限制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1.4 创新思维教学研究发展趋势 经过近30a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压力日益加大,对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十三五”期间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和企业创新必然是由人的创新积累而来。因此,食品专业人才创新思维体系的构建将直接影响到食品行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随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得到重视。

根据我校推出的《南京财经大学关于修订201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南财大教字[2016]号)的指导思想,课题组拟分析创新思维模式培养关键要素,引入科研思维,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串联实践创新活动,实现课堂、实践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思维模式”课程教学体系,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满足新时期食品行业人才需求和市场需要[8]。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思维教学实践改革方法

针对现阶段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校外工厂实习流于形式的缺点,本文以图1所示的“创新思维模式”课程教学框架体系为基础,旨在提出将课堂、实践和科研三者融为一体,将原先枯燥的、流于形式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改革为以开放性、应用性、主动性和探索性为主导的新型“创新思维模式”课程的教学体系,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 “创新思维模式”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2.1 改革实践内容及教学方法 创新思维模式的养成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资料搜集、信息处理、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等多种能力。通过引入科研思维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和实践教学,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1.1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导学为手段,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是一种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结构。

“问题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性,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移为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有诸多優点。第一,“问题式”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将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问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性的活动,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内容。并且要求教师有创新、革新的精神,提出的问题要从课程标准出发,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第三,提供给学生一个路标。学生借助“问题”自主学习,在课前已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知识线索已经比较清晰,教师在上课时,就不必在这些问题上多费时间,可以集中讨论学生自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传统教学相比节省了时间,便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

2.1.2 具体案例式课堂教学 通过教师对相应教学课程多年的实践探索,深入到生产一线收集素材,选择典型且贴近生产实际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在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案例内容,并要求学生查找一些必要的资料,做好发言准备。案例讨论是该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方式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做出重点讲解。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性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2.1.3 开展“校外工厂+校内实训中心”模式的专业实践教学 食品本科院校作为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大学,其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熟练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与食品类相关的企业对接,这些能力主要来源于校内外的实训实习,所以开展“校外工厂+校内实训中心”模式的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建设的实训中心是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举措,能够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相比依托课堂教学,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目前,我国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已广泛开展,并且成效显著。通过企业参与办学,将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与企业科研方面的特色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得以体现,弥补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与企业文化环境相结合的人才。在企业环境中学习工作,使学生在本科时期就介入了企业的技术工作中,培养了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读书期间可对本学科未来的工作早作打算,达到有的放矢、心里有数的效果。

2.2 完善教学评估考核标准 课程的考核机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可能会流于形式。为此,我们摒弃传统“讲授式”教学的“70%期末考试+30%平时成绩”的考核模式,增加实践训练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在理论考试中,结合授课内容、企业生产技术需求和实践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增加考试内容的主观性和灵活性,建立新型理论考试模式,改变学生为考试死记硬背的现象。通过构建“新型理论考试+实践训练+实践报告+创新负责人员总评”的新型课程考核制度,从多方面进行课程考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2.3 创新思维教学体系实施成果 经过近几年对食工专业“创新思维”教学体系建立,逐步形成规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根据创新思维模式培养关键要素分析结果,对本专业《粮食干燥与通风》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线条化和层次化的梳理,搭建课堂新型教学框架,提炼课程知识点,引入科研思维,通过引导式、案例式和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将学生假想为科研过程中的一分子,将科研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串联讲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的意义以及在粮食储运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效果。

依托南京财经大学的粮油质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谷平台)、中加储粮生态研究中心、食品与粮食工程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等科研平台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实行学生在校内实践平台和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开展新型食品开发、食品加工工艺优化、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等专题性实训项目,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技能掌握能力。同时,食工专业学生踊跃参加创新技能大赛,多次在高校学生食品科技论坛获得一等奖等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该理论教学體系的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思维模式”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我校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创新性尝试。目前,新的社会形势对食品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因此,教育体系必须切合本学科的发展和顺应新的社会需求,采取创新手段,从教师的知识传授到学生的实践运用,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中知识点的串联,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水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为我国食品行业输送更多高水平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品.食品工业成支柱产业加速向健康转型[J].福建轻纺,2016(7):22-23.

[2]季昆森.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3):92-94.

[3]刘达玉,唐仁勇,郭秀兰,等.基于卓越计划的食品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2011(9):129-131.

[4]尹宁伟.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1):65-68.

[5]中国医师协会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西藏教育,2010(10):28-29.

[6]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6):50-52.

[7]包海蓉,李燕,刘琴.国内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方法的比较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78-179.

[8]常海军,谢娜娜,唐春红,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8):150-152.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体系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三维CAD/CAM软件》课程与渔业机械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