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市半干旱区苗圃间作套作育苗模式

2017-05-12程瑞春齐鑫淼张岱松鹿行起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5期
关键词:套作间作苗圃

程瑞春 齐鑫淼 张岱松 鹿行起

摘要:在园林绿化工程大苗培育过程中,苗圃经常出现新移植苗区空地、销售中形成的空地和抚育管理不当形成的残次疏苗地等3种空地类型。通过间作套作育苗提高“苗间”空地利用率,有利于增加苗木品种,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该文从间作套作育苗的适用条件、树种选择原则、苗木培育目标、效益分析等4个方面确立间作套作育苗模式的技术经济基础;根据内蒙古赤峰市苗木市场需求,以培育园林绿化工程大苗为长期目标,提出适合赤峰市半干旱区气候特点的主栽树种苗木间作彩叶树种苗木、经济林苗木、黄杨(球),不同规格苗木间作,“苗间”空地间(套)作,“残次疏苗地”套作等6种育苗模式类型,供苗圃育苗参考。

关键词:苗圃;间作;套作;育苗模式

林农复合经营,又称林农间作,是一种以林业为主,以农、牧、渔业为辅的土地利用方式。内蒙古赤峰市在包括苗圃地在内的林地上,林粮间作最为常见,也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内放牧的,在有灌溉条件的立地上,还有林菜间作、林瓜间作、林药间作等模式。林木果树幼树间作谷子(setaria italica)、黄豆(Glycine max)、绿豆(Vigna radiata)等粮食、豆类作物,能够以耕代抚,降低林地抚育成本,但是有时会出现重“粮”轻“树”的现象,导致幼树生长缓慢;间作白菜(Brassica rapa vat.glabra)、萝卜(Raphanus sativus)、芥菜疙瘩(Brassica juncea var.napifor-mis)等蔬菜,常常导致幼树的枝条木质化程度不够,春季抽梢严重,树体越冬伤害加重。

实行单作、适当轮作、避免连作是苗圃育苗的常见做法。林业苗圃很少用不同树种苗木进行间作;园林苗圃有时用不同树种苗木间作。李颖等提出适合黑龙江哈尔滨市高寒半湿润气候区的乔木与灌木间作、乔木与宿根花卉或地被植物间作、乔木容器苗与灌木和地被植物间作等3种间作栽培模式;方孙锦根据广西南宁市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总结出适合当地苗圃的“树种-地被植物”间作模式;程瑞春从苗圃经营的角度提出间作或复合经营,通过试验确定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苗圃内间作两年生黄杨(Buxus sinica)能够自然越冬;张化民等根据甘肃宁县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特点,提出在黄土高原小地形较平立地(如梯田、缓坡)的未成林地或阔叶幼林地立木行间间作生长缓慢的针叶树苗的林苗间作模式。然而,适宜中国北方半干旱区苗圃推广的苗木间作套作模式鲜有报道。

赤峰市部分新建苗圃及转型期苗圃在绿化树种工程大苗育苗过程中,单作育苗存在周期性土地浪费的现象,间作育苗存在树种主次不分、抚育顾此失彼的现象,由此导致苗木质量低下、经济效益欠佳。

以培育园林绿化工程大苗为主的苗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新移植苗区空地、销售中形成空地和抚育管理不当形成残次疏苗地等3种类型“苗间”空地。为此,本文根据近期赤峰市苗木市场需求,结合苗圃育苗实践,以园林绿化工程大苗为长期目标,针对赤峰市半干旱区苗圃生产经营中常见的3种空地类型,提出主栽树种苗木间作彩叶树种苗木、经济林苗木、黄杨(球),不同规格苗木间作,“苗间”空地间(套)作,“残次疏苗地”套作等6种育苗模式类型,供苗圃育苗参考。

1.间作套作育苗的技术经濟基础

1.1间作套作育苗模式适用条件 有的树种(包括栽植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下同)苗期生长较慢,移植或间苗到苗木达到预期规格之前,苗木之间空地持续期较长;有的树种,如彩叶树种或小乔木型灌木树种、绿篱苗,利用特定空间或培育期较短,因此可以考虑二者间作育苗。同一树种苗木在同一地块上大中小规格苗木间作;同一种树种砧木定植后,在不同高度上嫁接1个其它树种,形成不同规格嫁接苗间作,若在不同高度上嫁接2个或多个树种,则会形成不同树种、不同规格嫁接苗间作。同一规格苗木在销售过程中形成不规则的“林窗”空地,空地比例不足50%、不调整主栽目标树种时,采用间作育苗,空地比例不小于50%、需要调整主栽树种时,采用套作育苗。低价值疏苗地(残次疏苗地)仅部分苗木具有继续培育价值,可以考虑通过补植补播调整主栽树种,即形成套作育苗。间作套作树种的中小规格苗木有一定的市场,当苗木育成后,苗圃要适时薄利多销,快速收回投资,以降低经营风险。间作树种与主栽树种间距适当,间作树种出圃时的起苗作业对主栽树种根部损伤较小,不影响主栽树种生长和销售。

1.2树种选择原则 主栽树种和间作套作树种之间无抑制作用。主栽树种和间套作树种之间无转主寄主病虫害。前茬树种对新栽树种没有毒害作用。主栽树种和间作套作树种对水分需要基本一致,对光照要求不同。主栽树种有利于间作套作树种自然越冬。主栽树种和间作套作树种的树冠不在同一高度上,或者二者不交叉重叠,或者通过修剪使二者树冠不交叉重叠。主栽树种以带土球苗木为主进行销售,间作树种以裸根苗为主进行销售,套作树种前期以裸根苗为主进行销售,逐渐转为主栽树种后,以带土球苗木为主进行销售。

1.3苗木培育目标 在间作地块内,主栽树种和间作树种在2-4个生长季内共存,间作树种不影响主栽树种的正常生长,不对主栽树种冠形产生不良影响,间作树种以裸根苗或小规格带土球苗木春季集中销售为主,水肥管理措施主要围绕主栽树种进行。在套作地块内,主栽树种逐渐被套作树种代替,品相不良的主栽树种苗木逐渐以间苗方式予以清除,水肥管理措施、苗木抚育措施主要围绕套作树种进行,前期销售以小规格套作苗木裸根春季销售为主,套作苗木降低到适当密度后,转为主栽树种,销售以带土球苗木为主。

1.4效益分析 间作套作树种苗木后,有利于提高苗圃地苗木覆盖度,有利于控制杂草生长、降低除草费用。利用“苗间”空地间作培育小规格苗木,有利于增加苗圃苗木类型,降低单一树种、单一品种、单一规格苗木的市场风险,及时收回投资,达到“以短养长”的效果。通过对“苗间”空地间作或残次疏苗地套作改造,缩短苗木培育期,达到“近自然”更新的效果。

2.赤峰市间作套作育苗典型模式

2.1间作套作育苗典型模式区概况 赤峰市间作套作育苗典型模式区位于赤峰市红山区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铁南科研基地试验地内,地处中纬度,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降雪量偏少;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全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为7.1℃,无霜期为135-145d,≥10℃年积温为2 800-3 200℃,年平均降水量为360mm,多集中于6-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 800-1 900mm。土壤为栗钙土。2014年以来,赤峰市重点区域绿化、经济林建设、村镇绿化项目对彩叶树种、经济林苗木需求量很大。根据赤峰市市场行情及消费特点,利用苗圃空地进行间作套作,应当重点培育红叶或紫叶,红花、紫花或粉花的园林绿化树种苗木和果树苗,适当发展白花或黄花,黄叶的园林绿化树种苗木。

2.2间作套作育苗典型模式及栽培管理要点

2.2.1主栽树种间作彩叶树种育苗模式 示范区设在新移植苗木形成的空地上。在沙地云杉(白扦Picea meyeri)或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t.mongolica)新移植区内,以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 ‘Pissardii)、紫叶李(或红叶李P.cerusifera£atropurpurea)、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紫叶海棠(Malus royalty)为间作树种培育小規格苗木。云杉或樟子松夏季移植区翌年春季或初春移植区当年4月上旬移植1年生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Prunus davidiana)、山杏(Armeniaca sibirica,Prunus sibirica)、家榆(Ulmus pumila)或海棠果(秋子Malus prunifolia),株行距50cmX50cm,品字型配置,5月上中旬以切接法在山桃上嫁接紫叶矮樱、紫叶李,在山杏上嫁接红叶李、紫叶矮樱,在家榆上嫁接金叶榆、在海棠果上嫁接紫叶海棠。嫁接后,浇水1-2次,及时除蘖。9月上旬至浇冻水前,不浇水。做好病虫害防治,重点是防治砧木干部病害。加强抹芽打杈和整形修剪。嫁接苗木培育期为1-2年,以嫁接后第3年春季以裸根苗出圃为宜。沙地云杉或樟子松移植区春季最后1次透水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山桃、山杏、海棠果等砧木树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芽接法嫁接彩叶树种,翌年3月上旬剪去接口上部砧木,4月初解去接口上的绑带。适时除草,除萌蘖。培育期1.5-2.5年,以嫁接后第3年春季裸根苗出圃为宜。彩叶树种第1年以培育骨干枝、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为主,枝接树种修剪时要剪去平行枝,第2年以培育紧凑型球形树冠为主,修剪时要及时除去砧木萌蘖,控制中心领导干生长,促进侧枝生长。在樟子松移植区还可以培育紫叶稠李(Pnmus virginiana‘Schubert)、斑叶稠李(Padus maackii,Prunus maackii),砧木为稠李(Padus avium,Prunus padus),具体方法与以海棠果为砧木嫁接紫叶海棠的类似。

2.2.2主栽树种间作经济林树种育苗模式 示范区设在新移植苗木形成的空地上。在云杉培育区内空地行间距80cm以上,能够条播育苗,一般行距为40-45cm,定株后株距10-15cm。4月中下旬直播山杏、海棠果、山丁子(山荆子Malus baccata)、山梨(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等经济林树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芽接法嫁接育苗,其中:山杏嫁接大扁杏(Prunus armenicacaxsibirica),海棠果或山丁子嫁接苹果(Malus pumila)、GM256(矮化中间砧),山梨嫁接梨(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第2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芽接法在GM256上高接苹果。芽接后翌年3月下旬剪去接口上部砧木,4月初解去接口上的绑带。定期除去砧木萌蘖。前期及时除草,根据降雨情况适时浇水。5月中旬、6月中旬追施尿素10-15g/(株·次),七水硫酸亚铁(FeSO4·7H2O,俗称绿矾,铁矾)200-300mg/(株·次),9月上中旬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KH2P04)2次,9月上旬至浇冻水前,不再浇水。一刀接嫁接后第2年春、两刀接第二刀嫁接后第2年春,经济林苗木进入销售期,以裸根苗销售。文冠果第2年春即可销售。果树以培育独干高接苗木为主,如寒富苹果(Malus pumila‘Hanfu)一刀接的接口高30-50cm,以提高苗木抗逆性,便于栽植后培育树形。

2.2.3主栽树种间作黄杨(球)育苗模式 示范区设在新移植苗木形成的空地上。在云杉或樟子松的新移植区、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amurensis)大苗培育区内间作两年生黄杨移植苗,培育中小体量的黄杨球,前期应适当密植。水肥管理以新移植云杉或樟子松为主,出伏后至浇冻水之前不浇水。黄杨移植当年生长调控原则是前“促”后“抑”。黄杨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完成栽植,栽植30-45d后,6月上旬、7月上旬追施尿素,9月下旬向黄杨叶面喷施并灌根99.9%KH2PO4150倍液+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平均施药量60mU株;初霜来临后,向黄杨叶面喷施并灌根喷施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平均施药量为60mL/株,黄杨不需要防寒处理,可以安全越冬。第2年春季黄杨以绿篱苗方式进行间苗销售,余下苗木适当修剪培育黄杨球。

2.2.4不同规格苗木间作模式 示范区设在新移植苗木形成的空地或销售形成的空地上。移植时,采取同一树种不同规格苗木大小苗株间混交、星状混交,经过2-3个生长季后,即进入销售期。砧木按一定株行距定株后,根据砧木粗度适时嫁接成2-3个不同高度的嫁接苗,形成不同规格嫁接苗间作。当嫁接2个或多个树种,形成多树种嫁接苗木间作育苗时,对销售季不易区分的树种要做好标记,防止因树种混淆而影响苗木销售或损害苗圃信誉。

2.2.5“苗间”空地问(套)作模式 示范区设在由销售形成的空地上。在“苗间”空地秋季直播文冠果、山桃或春季浇完解冻水后,移植文冠果、山桃、家榆、海棠果、桃叶卫矛(白杜Euonymus maackii)等,既可以培育干形良好的实生大苗,也可以通过嫁接培育小乔木型园林绿化树种苗木或经济林苗木。

2.2.6“残次疏苗地”套作模式 示范区设在苗木稀疏、品相差、价值低、病虫害严重、需要改造的“残次疏苗地”上。在华北五角枫(元宝枫Acer truncatum)“残次疏苗地”移植山桃、桃叶卫矛,选择一部分干形好的实生苗木培育成为工程大苗,成为下一茬主栽树种,其它苗木培育嫁接苗。山桃嫁接紫叶矮樱、紫叶李、榆叶梅(Prunus triloba)、西部沙樱(P pumila vat.besseyi)等,2-3年进入销售期,为其它主栽树种腾出生长空间。桃叶卫矛干性不强,应通过“抹芽接干”、整形修枝,使树干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培育成乔木或造型树。

3.小结

间作套作育苗的适用条件、树种选择原则、苗木培育目标和效益分析是确定间作套作育苗模式的技术经济基础。苗圃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以质量为保障,选择适宜的树种,通过间作育苗或套作育苗培育畅销的中小规格苗木,以便充分利用新移植区的“苗间”空地、由销售后形成的“林窗”空地或逐步改造残次疏苗地,促进可持续经营。

苗木间作套作模式为充分利用各种“苗间”空地提供新选择。苗圃采用适宜的间作套作育苗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圃地,增加产品种类,丰富商品类型,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提出的以培育园林绿化工程大苗为长期目标的6种间作套作育苗模式类型适宜在赤峰市南部半干旱区的苗圃推广,建议其他地区试验推广。

苗木间作套作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苗圃需要根据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各苗圃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特点,树种生物学特性,苗木市场需求和苗圃技术、管理水平,及时总结或适时调整苗木间作套作育苗模式,以提高育苗生产经营水平,有效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可持续经营。

猜你喜欢

套作间作苗圃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艺术小苗圃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分析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