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不同运筹模式的皖南山区单季水稻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

2017-05-12何小卫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

何小卫

摘 要:为了验证推荐施肥和常规施肥2种不同施肥处理对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的增产效果,以及不同肥料运筹下的肥料利用率,优化完善单季稻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特开展了单季稻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29.3%、16.5%、65.3%,高于常规施肥16.1%、8.4%、60.9%,推荐施肥处理的水稻单产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关键词:皖南山区;单季水稻;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041-03

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腹地,水稻是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6万hm2左右,其中单季稻在12万hm2左右。为了验证不同肥料运筹模式下的水稻肥料利用率参数,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笔者于2016年在旌德县俞村镇杨墅村进行了单季稻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为旌德县俞村镇杨墅村纪志群户承包田。试验田位于山冲下部,砂泥田,其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2.4g/kg,全氮含量为2.17g/kg,有效磷含量为9.3mg/kg,速效钾含量为45mg/kg,pH5.2;耕层厚度18~20cm。常年一季稻产量水平为7 500~8 250kg/hm2。试验田前茬为空白田。

1.2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尿素(含纯N46%),安徽临泉产;过磷酸钙(含12%P2O5),铜陵铜官山产;氯化钾(含60%K2O),俄罗斯产;司尔特复合肥(18-18-16,15-15-15)。供试单季水稻为当地主推品种两优688。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推荐施肥区、推荐施肥无氮区、推荐施肥无磷区、推荐施肥无钾区、常规施肥区、常规施肥无氮区、常规施肥无磷区、常规施肥无钾区、无肥区9个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各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外围1m设置保护行。小区与小区之间采取筑埂或隔离沟隔离措施保证肥水不相互渗透。小区规格:4m×5m,面积20m2。

1.4 肥料运筹 推荐施肥基肥为18-18-16复合肥450kg/hm2,分蘖肥尿素112.5kg/hm2,穗肥尿素67.5kg/hm2、氯化钾60kg/hm2;常规施肥基肥为15-15-15复合肥375kg/hm2,分蘖肥尿素112.5kg/hm2,穗肥15-15-15复合肥150kg/hm2。各处理小区肥料运筹方案见表1。

1.5 田间管理 各小区除施肥措施外,实施的其他各项管理措施应一致,且符合生产要求,并由相同的人在同一天内完成。4月28日播种,软盘育秧,大田用种量22.5kg/hm2;5月14日耖田;5月16、17日小区筑埂,施基肥;5月18日,小区移栽,移栽方式为人工点栽。水稻移栽密度为23.8cm×18.8cm,栽22.425万穴/hm2。5月25日施分蘖肥。7月2日,实施化学防治,防治对象为二化螟、稻瘟病、稻飞虱及田间杂草节节草等;7月30日施穗肥;8月15日水稻进入始穗期,8月20日齐穗。水稻全生育期内,受二化螟、稻飞虱危害,对产量影响不大。9月15日考种,9月20日收获。各处理小区取5株考种统计理论产量。收获时去掉边行,实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推荐施肥处理1较常规施肥处理5株高增3.3cm,增幅3.1%;有效穗增0.2穗,增幅2.1%;穗长增0.7cm,增幅2.8%;实粒数增5.7粒,增幅2.8%;结实率增4.9%;千粒重增0.4g,增幅1.6%;实产增81kg/667m2,增幅14.2%。试验数据表明,推荐施肥单产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水稻单产。

由表2还可以看出:(1)推荐施肥处理1较缺氮处理2,株高增2.1cm,增幅1.9%;有效穗增1.7穗,增幅20.7%;穗长增1.2cm,增幅5%;实粒数增-11.8粒,增幅-5.5%;结实率增3.2%;千粒重增0.1g,增幅0.4%;实产增1 530kg/hm2,增幅18.6%。试验数据表明,合理施用氮肥(处理1与处理2比)能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穗长、结实率,进而提高单产。(2)推荐施肥处理1较缺磷处理3,株高增-0.3cm,增幅-0.3%;有效穗增-0.2穗,增幅-0.2%;穗长增0.5cm,增幅2.0%;实粒数增7.5粒,增幅3.9%;结实率增-2.9%;千粒重增0.6g,增幅2.5%;实产增540kg/hm2,增幅5.9%。试验数据表明,合理施用磷肥(处理1与处理3比)能提高水稻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产。(3)推荐施肥处理1较缺钾处理4,株高增9cm,增幅8.8%;有效穗增-1.8穗,增幅-15.4%;穗长增-0.1cm,增幅-0.4%;实粒数增39.7粒,增幅24.6%;结实率增2.2%;千粒重增0.8g,增幅3.3%;实产增1 020kg/hm2,增幅11.7%。试验数据表明,合理施用钾肥(处理1与处理4比)能提高水稻株高、实粒数、结实率,进而提高单产。

2.2 不同处理的肥料运筹学比较 水稻植株样的检测结果见表3,按照草谷比为1.1计算出各处理单位面积施肥量与吸收量结果见表4。由表3和表4可知,推荐施肥处理1的氮肥利用率为29.3%、磷肥利用率为16.5%、钾肥利用率为65.3%;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为16.1%、磷肥利用率为8.4%、钾肥利用率为60.9%。试验数据表明,推荐施肥氮肥、磷肥利用率远高于常规施肥,鉀肥利用率略高于常规施肥。由表3和表4还可知,推荐施肥的单位氮肥贡献率为9.36kg、单位磷肥贡献率为6.67kg、单位钾肥贡献率为9.44kg;常规施肥单位氮肥贡献率为4.94kg、单位磷肥贡献率为6.86kg、单位钾肥贡献率为5.90kg。试验数据表明,推荐施肥氮肥、钾肥的贡献率大于常规施肥,说明常规施肥氮素、钾素肥料用量不足。

3 结论

本次试验数据显示推荐施肥单产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施肥模式优于常规施肥。合理施用氮肥(处理1与处理2比)能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穗长、结实率,进而提高单产;合理施用磷肥(处理1与处理3比)能提高水稻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产;合理施用钾肥(处理1与处理4比)能提高水稻株高、实粒数、高结实率,进而提高单产。推荐施肥氮、磷、钾肥肥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说明常规施肥氮素、钾素肥料用量不足。

参考文献

[1]袁丽敏,吴息正,程雅梅.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7):108.

[2]张先政,韩晓君.水稻配方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5):33-35.

[3]吴明波,陈秀德.施秉县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8):19-20.

[4]汪森富,田洪刚.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5(4):17-18.

[5]苟世新,张晓敏,左明玉,等.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J].农技服务,2015,32(12):96-97.

[6]张雷.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总结[J].农民致富之友,2016(5):5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
几种农药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
吉安巨峰葡萄人工控制自然坐果最佳定果时机对比试验
3种有机肥在葡萄上的对比试验总结
体验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