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东大学有没有现实原型

2017-05-12周详

法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东南大学中南政法

文 周详

文化

汉东大学有没有现实原型

文 周详

一部好剧,是生命体验的精华浓缩,影像中传递出的经历和感悟,也是一种现实的写照。《人民的名义》这部目前热播的电视剧正是我的一位杰出校友、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吴韶毅当面向我推荐的,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广东省检察机关优秀反贪局长。由此可见,这部电视剧的确是精心制作,获得不少业内人士的肯定,突破了以往假大空的脸谱化类型,真实地反映了国内反腐斗争的现状。据说,这部剧中所塑造的“大老虎”“小苍蝇”等,大多都有现实官场中的原型人物。

拍摄地之一,“汉东检察院”所在地东南大学大礼堂

“汉东大学政法系”的现实原型在哪里

汉东检察院反贪局局长侯亮平一直是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侯亮平刚上任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时候,检察长季昌明问他:“你是不是毕业于汉大政法系呀?咱们汉东政法口各个主要部门的负责人都是来自于你们汉东大学政法系。其他政法大学毕业的学生绝对没有你们汉大政法系毕业的学生吃得开……所以有人就说了,蒋介石当年有个黄埔军校,造就了一个黄埔系,高育良呢,有个政法系,弟子门生遍天下。”

侯亮平毕业的这所“汉东大学”是剧中反复被提及的一所著名的地方大学。汉东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前任汉东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汉东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京州市光明分局前任局长程度都来自于这所著名大学的政法系。随着该剧的热播,网上掀起了一场关于“汉东大学政法系的现实原型在哪里”的热议和争论。我也试着分析一下京外几所大学政法系院校,不严肃地为这所虚构的“汉东大学”找一个“落脚点”。

东南大学或南京大学更像“汉东大学”吗

汉东大学是哪所高校,目前流传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南京的某著名大学,比如东南大学或南京大学。这种说法主要源于《人民的名义》的大部分取景地是南京和北京,比如剧中的“汉东省检察院”是在东南大学大礼堂拍摄的;国家部委大楼是在东南大学图书馆拍摄的。其次,在剧中出现多次的“汉东省行政地图”背景,虽然比较模糊,但大体上可以看出是在江苏省部分地图的基础上处理而成。

江苏一直是法学崛起比较快的地区,剧中的“汉东政法系”显然胜在“政法专科的强势背景和资源”,那么东南大学或南京大学在大学政法学科方面的实力怎么样呢?

南京大学综合实力强劲,排在全国第6位左右。但南京大学法学学科的整体实力,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很难挤进全国前10位(第14位左右);东南大学综合实力排在全国第25名左右,法学学科实力偏弱。但是自从2006年两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被称之为“神雕侠侣”的周佑勇、刘艳红(二人本硕都是老中南政法学院毕业并留校)加盟东南大学之后,该大学的法学学科实力和声名迅速崛起,很快杀进全国前20名之内,成为江苏地区法学兴起的刀锋新锐。

不过,剧中侯亮平的妻子钟小艾说“我所在的中央巡视组要去江苏和汉东考察巡视”,这一句话似乎把在江苏的大学都排除了。

西政也曾被称为法学界的“黄埔军校”

第二种说法,“汉东大学”乃为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西政在20世纪70年代末80代初,因为特殊的政治与历史原因,为全国政法系统与政界培养出数不清的高端人才。据统计,1978届学生中省部级领导职务的有14人,厅局级领导约100人,知名法学学者近100人,恐怕当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比过西政。因此西政在政法界有一个美誉——法学的“黄埔军校”,被认为是中国法学教育最成功的典范。这一点,倒是和被比喻为“黄埔军校”的“汉大政法系”暗合。但是西政汉东所在的重庆市是直辖市,这与剧中“京州市”与“汉东省”的行政隶属关系设定不符合,与“汉中以东”的“汉东”在地理位置的描述也相去甚远。

“汉东”二字是“纯属虚构”还是“有所借鉴”?

第三种说法,“汉东大学”原型乃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此说法有几点加分理由:

第一,中国古代历史上,湖北地域中的曾、随两个古国,地域相同,都在汉水以东,于是有所谓“汉东之国随为大”的说法。湖北省的省会“武汉”市之名,也是因汉江与长江交汇,划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而得名。《人民的名义》小说中“汉东省”,若指以汉江出名的湖北省,在文化历史的渊源上,占有绝对优势。

第二,中南政法学院1977年恢复建校初期,其法学学科综合实力强盛,以刑法学科为例,当时就有曾昭琼、江任天、曾宪信、朱继良、郑昌济、吴安清等教授、副教授与讲师,属于全国刑法实力最强大的梦之队。

当时中南刑法最出名的,要数曾昭琼、江任天、曾宪信三位教授。比如曾昭琼(1912— 2001)老先生就属于中国最早的一批留洋日本学者(1936年),1940年他已是民国最著名的刑法学教授,据说时人常戏称他为“几个一先生”,盖因其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杯茶,一本六法全书”则足矣。中国政法大学的陈光中老校长,听说也是曾老先生的学生。

在湖北省政法部门里,有中南法学背景的人不少,省外政法系统任职的校友更多,尤其是东南方经济发达的江浙、广深一带,不过这些校友可没有形成政治上的所谓“汉大政法帮”。

第三, 2002年中南政法学院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一起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进入“211工程”与“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序列,法学学科因为平台优势得到稳定与快速发展。在原司法部直属的“五院”中,没有合并而转为省市直管的三所政法院校中,西南、西北政法因地域劣势,受到的负面冲击很大。华东政法凭借上海的地域优势,受到的负面冲击相对较小。

第四,在各政法类高校中,中南“大法学”学科中的侦查学专业,成为中南“大法学”学科中的特色与优势学科,也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全国排名第二),所属法学专业列入“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给国家反贪的理论与司法实务培养了很多卓越人才。比如最近获得“十大青年法学家”的董坤(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是本科公安专业刑法硕士毕业的另一杰出校友。

另外,《人民的名义》剧中的“汉东”二字也并非“纯属虚构”,与现实也有着“偶然雷同”——法学界还真有一位人物名叫吴汉东,他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任掌门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中南法学最亮的一面旗帜。不知“吴汉东教授”是否启发了周梅森编剧的“汉东”之名?如果剧中那所著名的“汉东大学政法系”非要塞进一个对应的原型里的话,我认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倒是与“汉东大学”之名号比较相匹配的。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东南大学中南政法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中南民族大学成功承办第三届湖北省色谱质学术会议
东南大学迷惑招生行为:学弟学妹们!等你们来报到
新委员带来哪些新变化
选优配强用好乡镇(街道)政法委员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基础
드라마 ‘인민의 이름으로’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