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个对接”的《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

2017-05-10刘冬梅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刘冬梅

摘 要:该文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提出的“五个对接”内容,以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通过调研及问卷调查,确定该课程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五个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65-02

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是国家关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5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贯彻落实好这5个对接将直接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2015年统计数据,全国水泥产量234 796万t,商品混凝土产量164 131万m3,目前我国建筑、建材整个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旺、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但是随着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需求量不断扩大,特别是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的建设,会进一步拉动对混凝土的需求,从而将带动水泥、混凝土等建材需求的持续增长。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变化促使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之相适应,培养符合建筑材料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业人才。

1 研究过程

1.1 开展企业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

从2010年开始,由院领导及专业带头人带队成立调研组,连续7年利用假期对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建筑材料企业和该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和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需求。

通过企业和毕业生调研,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初始岗位主要是建筑材料行业的操作员、质检员、化学分析检验员、材料员等,通过和企业专家座谈以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化学分析检验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还应具有以下岗位能力要求。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质量法规、条例、标准及本企业的质量管理规定,坚持实事实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2)根据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规程,负责进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确定合理的检验控制项目。

(3)及时了解国内外化学检验最新动态,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化验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

(4)检测仪器的核定、校正。

(5)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6)负责生产岗位质量记录和质量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研究并及时上报,做好质量档案的管理。

1.2 实训实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使得该专业90%的专任教师具备企业工作经历,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2012—2016年5年间化学分析实训中心由原有的水泥化学分析实验室,分化为高温炉室、化学分析实训室、仪器分析室,以课上教师指导的基本技能训练、课下的实验室开放等形式,满足学生校内日常单项训练及综合实训的需求。同时,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提升职业岗位能力,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实训基地进行职业能力级岗位的综合培训,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对接。

1.3 课程内容设计——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经过企业调研及学院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不断完善并确定了“任务导向、双证融合的《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改革”方案,方案以水泥生产过程为导向,共设计4个项目和16个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由《化学分析技术》理论教学(43学时)+《化学分析技术》单项训练(25学时)+一周化学分析综合实训(30学时),增加平时单项训练学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

1.4 开展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技能,组织职业资格考试保证“双证融合”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每年定期举办校内“建材化学分析大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使学生了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4—2016年连续3年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建材类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分别获得二等獎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从2010年开始推行“双证融合”制度,与国家建材情报研究所联合组织学生参加化学检验员(高级)职业资格考试。充分保证了岗位“零”对接,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

2 实施成效

(1)通过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走访确定职业能力,明确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指向,实现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企业需求的对接。

(2)以生产过程为导向、国家相关标准为引领设计课程内容,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国家标准的对接。

(3)“任务导向、双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推广到此专业其他课程以及其他专业,目前此专业《混凝土试配及性能检测》课程和混凝土检验员岗位对接,《水泥熟料煅烧与操作过程》和中控操作员岗位对接,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五个对接”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研理论,2014(27):10-13.

[2] 马莉,郭蕊欣.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五个对接”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5):63-66.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