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塞拜疆:镶嵌在丝路上的一颗明珠
——“一带一路”上的产油国之二

2017-05-10李娟娟

石油知识 2017年2期
关键词:巴库里海阿塞拜疆

■ 谈 谈 李娟娟

产油国与石油组织

阿塞拜疆:镶嵌在丝路上的一颗明珠
——“一带一路”上的产油国之二

■ 谈 谈 李娟娟

上海世博会上的阿塞拜疆馆,生动再现了古代阿塞拜疆人在伟大的“丝绸之路”上忙碌的情景,并展示重建“丝绸之路”的雄心。

图1 阿塞拜疆地理位置图

阿塞拜疆和中国都是 “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2010 年,阿塞拜疆参加上海世博会时,它的国家馆日展示的主题是:“处在连接东西方十字路口上的阿塞拜疆,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这颗明珠镶嵌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实力一直不容小觑。

历史悠久的石油之国

阿塞拜疆(Azэrbaycan RespublikasI)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火之国”,这个名字就来源于该国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阿塞拜疆东部与里海相接,北部与俄罗斯相邻,西部与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向邻,南部邻国是伊朗和土耳其。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图1)。

阿塞拜疆部族形成于公元11-13世纪,它的形成与发展几乎就是一部被外族入侵与瓜分历史:16-18世纪受到伊朗萨法维王朝统治,18世纪中期分裂为十几个封建小国,19世纪30年代并入沙俄,1922年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苏东剧变后,1991年2月将国名改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10月18日正式宣布独立。

早在 13 世纪,阿塞拜疆地区就发现了石油。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人开始在巴库及其周边地区开始了石油开采和加工,这是里海石油最早的工业开发。1872年,以阿塞拜疆为主的里海原油年产量已达 2.6万吨。1901年达到 1100万吨,占当时世界原油产量的50%。

与石油有关的很多世界第一都诞生在这里:世界上第一个石蜡工厂于1823年被开启,世界上第一个油田于1846年被钻探,世界上第一艘油轮和最早的一批铁路油罐车于1878 年在这里使用,巴库油田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输油管的油田之一……

在苏联时期,丰富的石油使阿塞拜疆成为仅有的两个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共和国。1940年,仅阿塞拜疆的石油产量达到 2220 万吨,占当时全苏石油产量的 71%,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之一。1941 年 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时确定的重要战略目标就包括巴库油田。二战结束后,这里的石油产量因多重原因逐渐减少。1991 年苏 联 解 体 前,这一年产量仅1170万吨。石油产量虽然下降,但巴库作为世界知名油都的历史盛极一时,今天巴库老城中的许多经典建筑大都来自那个辉煌的时代。

1991 年阿塞拜疆独立后,通过与英、美、挪威等西方石油公司合作,获得了大量投资资金和先进技术,使石油生产出现转机。如今,阿塞拜疆每天通过石油管道向国外输送 100余万桶原油,欧洲每年消耗的天然气约1/4 来自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的石油“多”得可以用来洗澡:位于阿塞拜疆中部的纳夫塔兰是阿塞拜疆著名的石油浴疗养地之一。当地的石油不仅具有很高的工业用途价值,还具有消炎、止痛、等多重功效。当地人利用纳夫塔兰石油的这些医疗特性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去那里旅游疗养。

丰富的油气资源

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出口是阿塞拜疆的经济中心。根据《油气杂志》报道,截至2014年1月的调查,阿塞拜疆的探明原油储量估计为70亿桶。阿塞拜疆在2013年生产了88.1万桶/天石油和其他液体,消费约为8.5万桶/天。

该国最大的油气盆地位于里海海上, 特别是发现于1979年的Azeri Chirag Guneshli (ACG)油气田,为该国最大的油田,在2013年几乎占了阿塞拜疆石油总产量的75%。ACG油气田的石油储量超过阿塞拜疆总储量的70%,约拥有50亿桶石油。

天然气方面,根据《油气杂志》2014年1月的统计,阿塞拜疆探明天然气储量约为35万亿立方英尺。这些储藏的绝大多数与Shah Deniz油田伴生。Shah Deniz气田发现于199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凝析油田。它位于里海的深水大陆架,水深高达1600英尺。阿塞拜疆作为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

SOCAR与BP垄断了生产与销售

成立于1992年的SOCAR(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是阿国最大的石油勘探开发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阿国油气生产、国内两家炼厂及部分油气管道系统运营、油气进出口管理和机械制造等。2015年阿国家石油公司油气开采量分别达816万吨和68.7亿方。但受油价走低的影响,2016年上半年阿国家石油公司油气开采量为378.2万吨和31.6亿方,分别同比下降8.6%和6.3%。

尽管SOCAR涉及石油行业的所有领域, 但它只生产阿塞拜疆石油总产量的20%左右, 其余部分均由国际石油公司生产。1991年独立后, 阿塞拜疆即允许外资参与其石油部门, 并签署了所有前苏联国家中最多的产量分成协议, 并按产量分成协议生产油气。虽然有工业和能源部处理出口以及与外国公司的勘探和生产协议,但SOCAR仍然参与所有的国际财团在阿塞拜疆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

阿塞拜疆石油产量的80%来自BP公司运作的AIOC (阿塞拜疆国际运营公司)的ACG油田,以及BP公司运作的生产凝析油的Shah Deniz 油田。AIOC是10家石油公司的财团,10家石油公司与阿塞拜疆签署了开采合同。AIOC由BP公司为引领,包括雪佛龙、Inpex、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士耳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SOCAR、伊藤忠和赫斯公司。BP公司是Shah Deniz财团中最大的股东,持股35.8%。

阿塞拜疆的大部分石油由SOCAR公司位于日内瓦的子公司SOCAR贸易公司销售, 自2008年以来一直运作至今。作为ACG最大的股东, BP也是阿塞拜疆原油的营销商。

SOCAR 的子公司Azerigaz负责天然气处理、运输、分配和存储, 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国内市场。SOCAR另一个子公司Azneft 负责SOCAR直接拥有的海陆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

低油价制约了炼化产能的扩张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共拥有四座炼油厂,为前苏联第三大原油炼制中心,原油加工能力曾超过3000万吨/年。苏联解体后,炼厂开工率一度不足50%,陷入了低谷。

阿国原油炼制工业的核心为Azerneftyag和Heidar Aliyev,这两大炼厂原油最大加工能力为2200万吨/年,所有者均为SOCAR。2011年,两家炼厂共加工原油约660万吨,生产汽油146.4万吨、煤油77.5万吨、柴油302万吨、燃料油22.1万吨。

Azerneftyag炼油厂为1930年在沙俄时期小型石油加工厂的基础上建成的,设计炼油能力为1400万 吨/年,生产润滑油、挥发油、燃料油、变压器油、透平油等20多种重质石油产品,原油加工深度高达99%。

Heidar Aliyev炼油厂具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设计生产能力为800万吨/年,可生产24个等级的15种油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焦炭、燃料油和LPG等,原油加工深度为92.5%。

2000年以前,由于从哈萨克斯坦、西西伯利亚等地区引进的高含硫原油对 炼 厂设备腐蚀严重,造成Azerneftyag与HeidarAliyev炼厂炼油设备严重老化,炼油量剧烈下降。

为恢复两大炼厂的炼油能力,SOCAR曾于2003年后耗资约7亿美元维修原油脱硫装置,并对主体炼油设备进行现代化和环保改造;2006-2008年,SOCAR投资1.4亿美元引进了美国30万吨/年的烷基化装置、UOP公司13万吨/年的Oxypro技术和Butamer工艺设备,在HeidarAliyev炼厂建成两套高标号汽油生产线,使汽油产量翻了一番。

SOCAR曾计划在距该国首都巴库以南60公里处的Sangachal构建石油化工总厂,旨在加工处理石油和天然气。但由于近年油价低迷,2016年2月,SOCAR公司决定搁置石化发展计划,并投资13亿美元升级现有的炼化设备,包括其在巴库的老化炼油厂及旗下子公司Azerikimya Production Union的设施。

炼油设备升级完成之后,SOCAR炼油年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600万吨增至750万吨,其中,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年产量分别达220万吨、290万吨和100万吨。

“大丝绸之路”计划

我国 “一带一路”倡议如果没有阿塞拜疆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而阿塞拜疆也是这一运输走廊计划的重要倡议者之一。2014年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接受中国环球时报采访时说:“阿塞拜疆倡导‘大丝绸之路’计划,努力将自身打造成欧亚大陆的能源、交通和信息枢纽,实现以阿塞拜疆为关键节点的丝绸之路梦。”而石油运输管道建设则是阿国的“大丝绸之路”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阿塞拜疆里海地区的石油外输管道铺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图2)。向西和向南的路线主要是到达出海口,目的地为黑海、地中海和波斯湾的港口,再转运欧美和日本。向东均为陆地,特点是管输距离较长。打破苏联时期遗存的油气输送布局,寻求和建立多元化能源出口线路是该国努力的目标之一。

图2 里海(阿塞拜疆地区)主要油气外输管道分布图

Baku-Novorossiysk管道(北线)于1999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全长1346千米,设计输量500万吨/年,原油通过该管道从阿国巴库桑加恰尔终端输送至俄黑海新俄罗斯港。该管线由阿国和俄罗斯联合修建。该管道油源主要为ACG项目一期和土库曼斯坦切列肯油田及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盆地的油田,潜在油源为土国南里海和哈国滨里海与中里海地区油田阿塞拜疆最早建成的管道之一。

Bake-Supsa 管道(西线)建成于1998年12月,从巴库桑加恰尔终端至格鲁吉亚黑海苏普萨港,然后再通过油轮穿过波斯普鲁斯海峡将原油运输至地中海,管道全长830千米,设计输量500万吨/年。该管道为AIOC为输出阿泽里油田所产原油而修建,BP公司为作业者,工程总投资为5.65亿美元。2003年,AIOC对管道进行了扩建,使其输送能力达到750万吨/年。

Baku-Tbilisi-Ceyhan(BTC)管道(南线):被称为里海石油出口大动脉,在中亚地区为阿塞拜疆争夺油气外运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打破了多年以来俄罗斯垄断里海能源运输的格局。该管道全长为1768 千米,主要承运 ACG 油田的原油和 Shah Deniz油田的凝析油。

南高加索天然气管道(SCP/ BTE)于 2006年投入运营,全长690千米,设计输量80亿立方米/年。承运Shah Deniz 气田的天然气。该管道与与BTC原油管道并行铺设,由巴库经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输送至土耳其境内的恩佐鲁姆,进入土耳其管网。随着 BTE 管道的扩建及沙赫杰尼兹气田二期工程的完成,BTE 将在输往欧洲市场的能源通道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在建和冻结的油气管道包括:跨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TANAP)、跨亚德里亚海天然气管道(TAP)、土耳其-希腊-意大利互联管道(ITGI)、纳布科管道(Nabucco)、南溪管道等。

在完善畅通南北的油气管网基础上,阿塞拜疆的战略雄心是将本国打造成为一个介于里海和黑海之间、东欧与西亚之间的能源、贸易、金融、物流中心,进而实现“复兴丝绸之路”计划。

2014年阿塞拜疆制定了 2020 战略,其基本内容就是为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争取不依赖石油工业的计划,到 2020年,其 80%的GDP要来自非石油行业。可以想见,这对一个历史最悠久石油输出国而言是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复兴“伟大的丝绸之路”不仅让这种计划成为可能,也使阿中两国政治和经贸关系上升到新的水平。

猜你喜欢

巴库里海阿塞拜疆
这才是搁置争议的正确打开方式
里海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吗?(答读者问)
没事请到丰城玩
没事到丰城玩
没事到丰城玩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访问陕西
阿塞拜疆警告亚美尼亚勿承认纳卡独立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
从阿塞拜疆到敦煌*——袄教研究札记
里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