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

2017-05-10张纯纯

南北桥 2017年8期
关键词:想象

张纯纯

【摘 要】说谎,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指儿童运用一定的方式掩盖自己的意图或隐瞒事实,从而故意欺骗他人的行为。

【关键词】说谎 行为表现 想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205

说谎行为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可以经常遇到的。比如在幼儿园要常常会看遇到“老师,我们家孩子怎么最近老爱说谎?告诉我,她吃了五碗饭啊”。“我们家小孩是不是变坏了,怎么动不动就骗我们”……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家长口中尤为普遍,这也引起了我特别关注,在对幼儿的说谎现象进行调查对比后,我发现,幼儿说谎有内在的原因,而且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说谎,他的性质也是不同的。“治病必先寻因”,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说谎的本质是什么,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才能有症下药。

一、幼儿说谎的行为表现

幼儿的说谎现象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有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编造的谎言,有的则是为了掩饰自己犯下的错误而说谎,还有的是误把想象当成现实。下面结合案例来具体表现幼儿说谎行为。

案例一:在早谈的时候,老师问小朋友们周末都有去那里玩吗?小明举手回答说::“昨天爸爸带我去花果山玩了啊,我还看见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还有许多的猴子啊”。

案例二:有一次,在手工课后,小明将剪下的碎纸片从三楼的窗口撒了下去,飘到了一楼的小班的种植角里,保育员发现后到各班去询问,当问到小明班时,有一个小朋友举报是小明仍的,小明有些害怕,但在老师的再三询问下小明还是不肯承认错误。

二、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分析

说谎,是指幼儿有意或无意说假话,几乎每个幼儿都有说谎的时候。但无论幼儿说谎的动机处于何因,我认为可以归纳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意说谎,一种是有意说谎。小朋友说谎行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因想象和现实混同而说谎

这种说谎不是幼儿有意编造的,而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有限的结果。幼儿还分不清自己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线。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幼儿的想象里有特殊的夸大性,希望自己的东西别人强,就拼命地去夸大,甚至自己有时也会信以为真。由于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了起来,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因而说假话。案例一的小明说爸爸带他去花果山玩了啊,他还看见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就属于想象和现实混同这种情况,显然小明说的不是真的。在自由活动的时候我和小明谈话后才了解到这些天小明妈妈都给他讲《西游记》的故事,小明把妈妈对他讲述转化成了自己头脑中的生动表象。严格来说,这种想象式谎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得谎言,教师无须过分担心,这种谎言是幼儿说谎的萌芽,由于幼兒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往往没有特殊目的,因而常把想象的事当成事实,不知“说谎”是何物。

(二)为逃避惩罚而说谎

幼儿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幼儿在干了坏事之后,因为害怕或为了逃避家长、老师的惩罚而有意识地为自己开脱责任。其中有的全盘否认,有的则是只承认一部分的错误,极力减轻错误的分量,最为严重的一种就是把责任全部归咎于他人,不但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还编造谎言把他人牵连其中,这种行为说明幼儿的品行已经开始恶化,不过这种行为在幼儿身上极为少见。案例二的小明他的行为就属于否认错误,是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说谎类型。为什么小明会否认错误呢?其实追究根源,还应归咎于成人。试想,如果最初小明老实地把自己的错误告诉成人,得到的全是简单的责罚和打骂而不是有情有理的说服教育。如果小明最初偶尔的说谎反而是他免受责罚、蒙混过关,两者对比之后,幼儿被迫说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幼儿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他们头脑简单,遇事不会从多角度考虑,认为好孩子就不做坏事,做坏事就不再是好孩子,如果承认错误,老师会把自己当成坏孩子来对待。也有幼儿因为以前做了错事照实承认了却遭到老师的斥责、惩罚的缘故,而故意用说谎来掩盖事实。那么就会让幼儿感受到与其说实话受到惩罚,还不如说谎逃避惩罚。

(三)为满足虚荣心而说谎

这种类型的谎言称为“虚荣型谎言”。人人都有虚荣心,儿童也不例外。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说谎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幼儿也能意识到自己所说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者是虚构的,但因虚荣心作祟促使幼儿去说谎。在幼儿期,幼儿正式地加入在同龄人的群体关系之中,在群体中交往和生活,幼儿间相互的竞争和比较就不可避免。幼儿间相互吹嘘自己有着有那,或者是“你有的我虽没有,但我有的优于你有的,我的比你的好”。为了不使自己在比较中处于劣势,幼儿有时几乎不顾一切地夸大事实甚至编造事实。

三、幼儿说谎的教育对策

对于幼儿的说谎行为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呢?心理学家说,对于幼儿的无意说谎,教师不必过分紧张,严加训斥,只要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关心幼儿,帮助幼儿分清想象和现实,巧妙引导和教育,就可以纠正。不过,对于有意说谎,父母和教师就要引起注意了。以小明小朋友的案例,我们来探讨,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采取的教育对策:

(一)正确引导,善待幼儿的说谎

帮助和启发幼儿重新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哪些地方夸大歪曲了事实真相。当幼儿讲述真实情况时,要对他们坦诚的态度给予赞同和肯定。引导幼儿认识说谎是可耻的,让幼儿知道诚实很重要,明确告诉幼儿希望看到的是事实,向他们解释事实是让人们相互信任的前提;父母、老师和小朋友都希望能一直信任他;有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想走捷径,但是,说谎只能给人与人间的关系以及个

虽然我们说要重视幼儿的第一次说谎,但是教师对于幼儿中经常出现的想象的一类说谎应当区别对待,因为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言,而是幼儿幻想和想象的产物。比如当幼儿向你述说一个并非真实的故事,或者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时,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幼儿在想象,这是幼儿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幼儿经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实加以描绘。对于这类谎言,无须过分担心,因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随着幼儿想象力、辨别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教师更不要大惊小怪,一味地去指责和训斥幼儿在说假话,因为这会使幼儿不知所措,而且还会影响其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

(二)言传身教,给儿童改成的机会

要言传身教地教育幼儿,认识到任何形式的不诚实都是不道德的。让幼儿深深记住,说谎是不光彩的事。避免给幼儿贴“标签”。不要给幼儿贴上“谎话专家”、“骗子”、“吹牛大王”等标签。尽管有时候成人喜欢用通过给幼儿归类的方式来谴责幼儿,但它造成的后果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幼儿今后可能会更加“努力”地说谎。教师一定要认真检讨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教师不要认为幼儿说了谎就好像犯了弥天大罪,而是要耐心帮助儿童,给他一个宽松的气氛和环境,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给幼儿改错的机会。教师要帮助幼儿摆脱困境,而不是责怪和批评,让幼儿知道如果犯错了,教师会帮助他,将幼儿说谎的企图适时化解掉。

(三)搞清原因对症下药,不能横加指责

当教师怀疑幼儿说谎时,首先应该进行仔细调查、了解、搞清幼儿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因为有时候教师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如果没有搞清事实真相就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幼儿的心灵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教师首先应当搞清楚幼儿说谎的动机和性质,然后才能根据其说谎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对症下药。

有时幼儿并非真的想说谎骗人,因而教师不能加以责怪,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羞愧感和内疚感远比身体的疼痛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是塑造儿童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要求幼儿采取让自己可能尴尬的措施来弥补自己的谎话,例如要求幼儿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道歉,但要适度,不能让幼儿有很丢脸的感觉。

四、结语

说谎原因多种多样,有来自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也有的是由环境和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也可能大人说谎小孩受其影响而染上恶习的。因此,幼儿说谎,如果问题在于大人,大人应当“三思而行”,问题在于幼儿,大人只要给予必要的正确教育,讲明利害,并且身体力行,问题不难解决。对幼儿说谎,大人切忌进行简单和粗暴的教育,而应实事求是地分析幼儿说谎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正确措施。

猜你喜欢

想象
跟随想象,发现童年的无限欢乐
快乐的想象
自由快乐地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有效干预 想象无边
超乎想象的雨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先想想再想象——看谁想得妙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