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繞不開的十大路徑

2017-05-10史瑩

台商 2017年3期
关键词:品質生產資源

史瑩

很多企業在「工業4.0、智能製造、互聯網+」等概念滿天飛的環境下迷失了方向,不知該如何下手。其實,智能製造也好,智能工廠也好,都有自己的實施條件和路徑,沒有捷徑可走。行業不同、企業不同,道路都會不同。一般來講,以下10個路徑方向是中國工業從製造邁向智造的必經之路,只不過對於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來說,由於市場需求模式不同、產品工藝不同、管理基礎不同等,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

精益化

至今為止,精益已經演變為一種涉及行銷、研發、供應鏈、生產、流程乃至創業的全價值鏈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促進了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獲得品質、效率和反應速度的快速提升。

其实只要企業堅持做下去,大部分都能獲得50%甚至更高的提升空間。遺憾的是,精益在中國的大部分企業中並未得到有效實施,他們大多只是口頭上說說,因為急功近利以及缺乏導入經驗方法等,無法堅持下來半途而廢。走進這些企業,你會發現浪費比比皆是,高企的庫存、反復的搬運、高強度的手工作業、間斷分割的生產模式、粗製濫造的品質、漫長的交貨週期等。

標準化

標準化是自動化的基礎,也是智能製造的前提。

寶馬、豐田等企業汽車企業的自動化程度為何如此之高,家電這種簡單產品卻不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標準化。

汽車行業普遍採取的共用平台、通用零部件等策略極大地降低了產品成本。豐田在2000年的時候發起「CCC21」計畫,通過將原來的根據整車進行零部件生產改為根據零部件進行整車生產的方法,也就是說標準化的零部件實現批量生產,3年時間成功降低成本30%。標準化當然也還包括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和作業方式,麥當勞是這方面的典型。有了標準化,自動化才能據此開發出來。

模組化

汽車和電腦是最早實現模組化的行業,從模組化設計、模組化採購到模組化生產,模組化也是智能製造能否實現低成本,滿足個性化消費的關鍵所在。

如果一旦實現,真正意義上個性化的手機將成為可能,每個人的手機都可以獨一無二,人們可以像拼裝積木一樣任意組合自己中意的手機。

模組化降低了從設計、採購到生產的複雜程度,標準化的介面和連接方式增加了通用性,降低了製造成本與週期,自動化生產、物流與資訊溝通更加容易實現。

自動化

自動化是智能製造中談論得最多的,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形象地把其稱之為「機器換人」,也做了不斷的嘗試,有成功也有失敗。

一家大型造紙企業通過建設新的生產線專案,引進國外更先進的設備,來為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生產效率,大幅度降低人員數量,以前完成產能50萬噸需要1300人左右, 而現在新的生產線投產後只需要300人就可以完成同樣的產能。

另一家機械製造企業收穫的則是教訓, 這家企業投資將近一個億上馬了一系列的自動化改造專案,包括大型的自動倉庫、自動化的鑄造與裝配線等,投產後發現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大幅上升了,雖然操作人員減少了,但設備維護人員增加了,由於經濟不景氣市場下滑,產能不足導致折舊和能耗成本大幅上升,10年都難以收回投資,面臨虧損壓力。

自動化與資訊化是實現智能製造投資最大的部分。企業在做自動化改造前千萬要慎重,為什麼要升級自動化?投資回報率是多少(合理的投資回報期應控制在5年以下)?自動化設備可靠性怎樣?有何風險?能適應產品的升級換代嗎?一定要想清楚,否則成本不降反升。

服務化

服務化的典型案例是,GE通過飛機引擎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幫助運營145架飛機、單月執行1.6萬個航班的歐洲大型航空公司意大利航空(Alitalia)一年節約了1500萬美元的燃油成本,由硬體供應商到增值服務供應商,實現客戶的價值最大化。

類似的,提供智能電網設備的公司也可以通過節省的電力成本來收費,而不是靠賣硬體來賺錢; 提供新能源汽車給公交公司的製造商可以通過節省的能源成本和碳排放來收取服務費用,而不是單純依靠政府的車輛補貼,這樣可以更好激勵新能源車製造商改進產品,並且防止政府補貼的濫用。此外,製造企業還可以通過設備的聯網數據監測、分析和改善設備的設計與製造,提高產品可靠性和效率。

個性化

個性化實現的難度在於需要達到大批量生產的低成本和高品質。豐田在50年前開發的精益生產部分實現了這個目標,從多品種小批量到單件流的生產模式獲得了比大批量生產更高的品質和更低的成本。

所以高品質、低成本的個性化實現首先取決於你的精益生產水準,也就是精益所宣導的「價值來自真正的顧客需求的拉動」。今天熱門的概念「C2B」模式其實源於精益,沒有精益,個性化想都別想,因為你做不到高品質和低成本。

生態化

開放的生態系統是大勢所趨。從2010年的3Q大戰之後,騰訊開始反思並開放其平臺系統,至今為止,其生態平台接入應用數已超過400萬,平台合作夥伴的收益分成就已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企業的競爭正在從單個企業之間逐漸向供應鏈之間乃至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轉變。凱文·凱利在《失控》中寫道:「大企業之間的結盟大潮,尤其在資訊和網路產業當中,是世界經濟日益增長的共同進化的又一個側面,與其吃掉對手或與之競爭,不如結成同盟——共生共棲……」

全球化

全球化資源包括市場資源、設計資源、採購資源和生產資源。

採購和生產資源是尋求品質更佳、成本更低的全球物資供應地,中國過去20年就是靠低成本奪得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製造企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除了考慮採購和製造單價外,還需要考慮運輸成本增加、供應鏈複雜化、供應鏈可視化、交貨週期拉長、更高的庫存、環保碳排放、品質穩定性、當地勞工政策以及匯率波動等問題。例如最近松下、佳能等日資企業將製造環節從中國搬回日本本土就跟日元匯率貶值有關。

數字化

數字化跟資訊化密切相關,與自動化一樣,這是智能製造轉型投資最大的一塊。隨著資訊技術的日新月異,一切皆可數字化,從人、產品到設備,實現萬物相連。

人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被識別,以前要靜態的才可以,現在你走動過程中就可以被識別。最近谷歌開發的AI視覺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任意一張照片的內容,區分照片中的人是誰。將來人們乘飛機、出入境等安全檢查有望實現自動化。

產品可以通過PLM/ERP軟體,從產品開發設計、物料採購到生產交付全過程實現數字化,每一張產品圖紙、每一個物料資訊、每一個生產工藝都被數字化連接在一起。

智能化

智能化包含兩個含義,一個是產品的智能化,另一個是製造過程的智能化。

與消費品的智能化相比,工業品的智能化其實更為迫切。所有設備都需要加入智能控制模組,進行加工數據的自動採集、分析和控制,配備標準數據介面,可與企業MES系統或其他資訊系統連接,這些工業大數據經過智能軟體系統的運算分析將幫助提高運營效率,減少故障,降低能耗。比如設備/生產線也能和電腦一樣在不用時進入休眠模式來節省能源,這樣就可以像GE一樣與客戶分享帶來的收益,轉型為增值服務商。

猜你喜欢

品質生產資源
古道散茶香
深空互联
“常州三杰”的品质风范与时代启示
牛奶生产
环保国度
垃圾也是资源
超级袜子
林毅夫 資源國家如何擺脫「資源詛咒」
关于如何更好的普及少年儿童刊物问题的研究
春天是我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