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

2017-05-10王宪耀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中职院校问题

王宪耀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计算机作为信息化时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人们对信息的掌握速度,因此中职院校作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摇篮,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但是据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可以知道在进行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该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 计算机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223-02

1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过于理论化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局限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中职院校的基本教学理念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学生实际接收的都是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

1.2 教学目标不明确

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在课程安排时也要紧紧围绕该目标进行教学,但是纵观全国的职业类院校可以发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大部分的精力都应用到丰富学生课程上,对学生的时间能力要求不是很高,有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过分地注重对软件类的教学,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够认清教学重点,从而使学生陷入学习误区。

1.3 教學内容落后

中职院校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的侧重点直接关系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在毕业之后的专业能力,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活动时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性,而教师都是依据教材安排教学活动,再加上现在计算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信息更新速度较快,在许多的中职院校中教材已经较为陈旧,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落后,很难使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1.4 学生基础良秀不齐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素质高低参差不齐,这样就会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再加上本来中职院校的学生都是一些初中或者是高中的差等生,学生本身的素质低。中职院校为了保证在校学生的人数,随意的降低门槛,很多学生低于分数线都可以进入到学校中学习,这样就会导致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相差很大。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在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差,学习效果不佳。

2 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对策

随着中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的逐步增多,中职院校的就业现状已经不容乐观,中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不能够满足选在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对应的策略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

2.1 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求理论教学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深入的分析重点的知识点,并对一些具有逻辑性思维的知识进行反复的讲述,以保证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在以后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快速上手。第一,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以PPT的形式展现,将理论的知识以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这样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随讲随练的方式,这样学生能够将理论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第三,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创作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的吸收理论知识,并学会应用理论知识。

2.2 将教学目标明确化

中职院校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时要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结合起来,将学生在该领域内的就业率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估项。在教学时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比如说广告网页的制作、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文字录入等等,根据社会需要的人才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改变原来理论教学的模式,逐渐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之间共赢的局面。据调查现在社会对网页制作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方面的人才较为稀缺,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此部分的教学内容作为整个教学计划的重点,然后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完成理论的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制作网页、广告等一些社会应用基本计算机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以参观等多种方式了解到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意识到学好计算机技术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偶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从而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创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的相符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效率,假如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落后,学生都已经了解书本上的计算机知识,这样学生就会不认真学习,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不能够起到任何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做到教学内容的信息收集工作,对于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进行广泛的搜集,然后进行整理,从而增加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素材,同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能够将教学内容与时下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接触一点当前社会的新知识,从而搭建社会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2.4 因材施教

由于在中职院校中的学生素质高低不平,导致学生在进行同一教学内容时所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些学生之间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详细的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特点,然后由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比如说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难和一般两个级别,然后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做一些难度级别较大的习题,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只需要了解基本教学内容即可,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学会教学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学习到正确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起他们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信心,克服厌烦情绪,然后要针对在计算机学习基础好或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虚席兴趣,建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完成的内容。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因此,中职院校算机专业教学的任务十分艰巨。中职学校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场应对能力,才能使更多的中职学生更好地就业,中职计算机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丹婷.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259-260.

[2] 屠高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213-213.

[3] 高铁栓.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2):84-85.

[4] 李亚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99-100.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中职院校问题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