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017-05-10李华明

南北桥 2017年8期
关键词:认知小学数学学生

李华明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这体现了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让知识的生成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而不能盲目地拔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认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70

教学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准,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线,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感知,从而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认知体现在以生活为背景的前提下,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教学才能体现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调查好“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所必需的”,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脱离课堂固定模式的俗套。

一、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的数学现实不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还包括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为学生寻找到学习新知的基石,让学生的学习处于“最近发展区”内。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很重要。不管是基于经验的数学活动还是基于旧知的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现实是自主建构认知的“起点”和“固着点”。在建构的过程中,“起点”是否定得准,“固着点”是不是清晰,是不是具有自生、促生能力是数学活动实现有效建构的重要保证。

二、注重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从会发现问题到发现有质量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是需要进行长期指导,反复训练的。

(一)提供发现问题的示范

学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出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发现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发现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二)要发现得有价值

问题的发现要“准”、“精”。对认真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提问,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多提问。在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及时地表扬,还要让学生将发现問题的过程与其他同学分享,让更多的学生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三)教师要起到好的指导作用

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在表述上不够准确,在把握上可能也不够精准。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在学生闪烁思维火花,却是“雾里看花”时,教师的启发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积极引导,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促进课堂更精彩的生成服务。

三、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获取信息,提炼信息的活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以故事引趣。学生对故事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这些数学美如果经过老师故事性的引导,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例如某次课本例题本来是“小红去买水果、买文具”,刚好利用学生现实中马上要进行的秋游,把班长引入主角,帮大家去超市采购商品,学生一开始就积极的投入课堂,投入思考,努力地观察每一条信息,思考每一个问题,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常规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小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的能力。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把握合理的顺序,养成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例如数线段,数正方形这类找规律的知识,一定要不时地引导学生有序思维,数线段可以先以一个点作为基点,数出所有线段,再以另一个点作为基点,循序渐进;正方形则可以先观察单个的,再观察组合的。借此引导学生认识有序观察事物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三)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不是消极地注视,不是被动地感知,而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和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

四、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其思考力是学生最值得保护和培养的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应对人生挑战的力量,思考力越强大,这种力量也越强大。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要鼓励学生应用与实践,其实也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思考和想象的条件。

为什么有些孩子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讲起来“头头是道”思路清晰,有的人却“一知半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应用和实践的能力。这就如同爸爸妈妈给孩子讲多少次自行车怎么骑,孩子还是学不会骑自行车。所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思考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给学生布置真实的、真正的任务。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任务,比如统计生活中的物价,画统计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所学的单位,计算家里的费用开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反思与创造力一定要打破“标准答案”、“唯一答案”的桎梏,这点在数学教学中虽然有限制,但在方法的多样性上可以下工夫。课堂上要鼓励、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与素养。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提升学生的反思与创造力都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小学生的创造力也是一种能力和品质,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培养。

猜你喜欢

认知小学数学学生
学生写话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