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小议

2017-05-10陈明玲

南北桥 2017年8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陈明玲

【摘 要】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的一种综合能力,而阅读课堂更应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战场。本文就如何在阅读课堂中巧借时机并合理选用仿写、补白、改写、续写、编写等教学策略开展读写结合小练笔,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机会,解决写作低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02

新课标中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初中生的校园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而阅读教学约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主战场,以生为本,以课文为依据,巧借时机并合理选用仿写、补白、改写、续写、编写等教学策略开展形式灵活的读写结合小练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仿写——读写迁移,习得表达技巧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谈到写作:“有范文借鉴,从模仿入手,心领神会,久而久之,就能脱胎而出。”针对课本中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教师应注重在句式排列、语言运用、结构体例等上面进行小练笔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指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思路、方法或某一片段进行读写结合小练笔,实现读写迁移,习得表达技巧。

如在执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认真体会最后一段“如果……如果……如果……”排比句式的形式和內涵,让学生即兴模仿,写几句话夸夸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人或物。

通过课前预设与课堂即兴仿写,学生不仅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语言句式之美,而且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仿写中也懂得和学会了感恩。

二、补白——增添情节,丰富文本内涵

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形神兼备而又意蕴悠远,离奇缥缈而又素简灿烂。现行教材中可加工运用的留白素材可谓比比皆是,教师宜找准读写切合点,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合理解读文本“空白”,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生活情感、人生智慧等进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适时展开小练笔,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在积极补白中实现情节增添,丰富内涵,滋润心灵。

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报告文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有这样一段,“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针对此处留白,预设“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补白生命最后时刻的胡杨对人类的遗言。

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智慧,是胸襟,是气度,更是境界。适时补白,既是对教材文本的诠释,也是对人生境界的参悟,引导学生在增添情节,丰富文本内涵的同时,丰盈人生,实现精神自治。

三、改写——重构文本,灵活运用教材

改写是通过改变角色、主题、体裁或内容延伸等来实现文本重构的再造性作文,是语文教学实践中一种极具价值的训练方式。改写可以是情境、内容、人称、叙述方式的改变,也可以是文体的改变。现行教材中文本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给改写留下足够想象空间和思维弹性,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积累,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重新表达,既可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准确度与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机会。

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改变文本主旨、内容的前提下,对文言文进行改写。这样既能充分地融入个人风格,又能展示学生独特的语言魅力。如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通过合理加进一些情节,如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适当的环境描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等,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续写——合理想象,展现别样精彩

教材中,有些课文在结尾处戛然而止,然而意在言外,形成了一个无限开放的空间,让人浮想联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续编故事,以文章的结尾为习作的开头,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章结尾进行合理想象,课文的内容在也将在续写展现别样精彩。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科幻小说《喂——出来》,小说结尾一句,“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有引起他的丝毫注意。”写到这儿,文章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我让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展开想象,继续将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佳作也就在即兴创作过程中诞生了。

五、编写——拓展文本,突显文章主题

教材只不过是一个蓝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生活处处是语文,尽量让课堂跟生活相连,拓宽语文的外延,突显文章主题。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春酒》这一课时,学生了解到那一杯甜甜的春酒流淌着作者儿时的欢乐,散发着母亲慈爱的光辉,蕴含着乡邻们淳朴的情意。此时,我对学生讲道:作者借春酒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那份刻骨铭心的故乡情结。那么,在座的各位同学,当某一天,故乡和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当故乡在我们心中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的时候,那么萦绕在我们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会是什么呢?请大家也像作者那样借助一样记忆中最难忘的具体事物,来编织心中的故乡情结,写几句话即可。学生的情感心弦一旦被拨动,很快就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回忆起生活中的难忘片段,以家乡的特产柚子、张鸭子、年画、竹帘等编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故乡情结。

通过这样的练笔和分享交流明白了如何捡拾生活中珍贵的记忆碎片,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升华了对文本主题理解的同时,进一步深刻理解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总之,初中生已经有了较强的思辨能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已能够即兴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中就地取材,创新开展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记录那一瞬即过的感触。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将阅读课堂作为以读促写的主战场,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课堂将会变得有趣、有效、有爱,写作低效率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出版,1999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黄烨.小议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江西教育,2014,(11)

[4]邓彤.王荣生.微型化: 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