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的成长

2017-05-08黎晓玲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勃朗宁爱情观伊丽莎白

黎晓玲

摘要:《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记录了勃朗宁夫人爱情观念的变化轨迹。诗歌主人公封闭的内心逐渐开放,爱情观逐渐成熟,从抗拒爱情到接纳爱情,最终清醒地认识爱情的真谛。本文将着重分析《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解读诗人爱情观的变化。

关键词:伊丽莎白·勃朗宁 十四行诗 爱情观

一、引言

《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是英国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勃朗宁夫人的作品,记录了她与丈夫罗伯特·勃朗宁动人的爱情故事。饱受残疾和病痛折磨的伊丽莎白在罗伯特的鼓励下重获新生,也终于被罗伯特的爱情征服,答应了他的求婚。诗集浓缩了二人的爱情故事,后世的学者对此津津乐道。此外,诗集也体现了诗人的爱情观念,记录了诗人心灵成长的轨迹。本文将着重分析《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解读诗人爱情观的变化。

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自卑与抗拒

诗歌的第一首带着忧伤的调子向读者展开了黯淡无光的生活。主人公向往希腊牧歌诗人西奥克里托斯,用优雅的诗篇赞颂美好的生活,但这对她来说无疑是奢求。现实中的诗人在少年时期惨遭残废、痛失爱弟,在病床中度过二十多年的青春岁月,生命对她来说不过是“横亘在她眼前的阴影”,因此,尽管爱情已经悄悄来临,她却将其当成“死亡”,对生命中的美好不抱希望。爱情的到来使诗人惊慌失措,强烈的自卑心理使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爱情。

诗歌的第二首,主人公以“上帝”的名义拒绝了爱情,“上帝”正是命运的象征。在现实中,诗人断然拒绝了罗伯特的第一次求婚。悲惨的人生经历使得诗人悲观地看待命运,残酷的命运既然夺走了她轻盈的步伐和至亲的弟弟,也必然会夺走她的爱情。诗人不愿再度经受失去的痛苦,只好狠心地斩断情缘,向命运妥协。

除了命运的压抑,主人公还因为社会身份的鸿沟,不敢在爱情中冒险。在现实中,这条鸿沟指的是身体和年龄的差距。伊丽莎白多年瘫痪在床,体弱多病,此时她已步入中年,再无青春的活力;而罗伯特身体健康,风华正茂,两相对比如此悬殊,使得诗人十分自卑。这种自卑感毫不保留地反映在诗歌中。第三到第五首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个“凄楚的流浪歌手”,而她的爱人则是“上流社会王妃们的宾客”,两人的社会地位悬殊,似乎根本不应该相爱,更不可能相守,因此,主人公狠心地把骨灰洒落在爱人的脚下,骨灰象征着主人公惨淡的人生、将灭的生命,灰烬里的火星是主人公心中隐约的生存的希望。主人公把一大堆的苦痛和渺茫的希望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爱人面前,意在向其宣告——自己已是一块朽木,不值得留恋。谁知,她的爱人却在一旁微笑着守候,等着风让死灰复燃。尽管主人公依然劝阻爱人离开,她的内心却早已被爱情感化——爱人的身影在她的心中挥之不去,祈祷时念叨着他的名字,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他……爱情甚至撼动了死亡,把主人公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

三、爱情:要让对方幸福

到了第二阶段,主人公对爱情的态度悄然改变,虽然依旧抗拒着爱人的心意,但不是因为自卑,而是为了对方的幸福,为了爱情的平等。正如诗集的第十一首:

慷慨而豪爽的施主啊,

你把你純洁心灵的高贵与富有

毫无保留地掏出来,抛向墙外的我。

而面对这意外之外的巨大财富,

我却无从做出取舍的选择,

我究竟能拿什么来回报给你?

在主人公眼中,爱人是“慷慨豪爽的施主”,自己接受着爱人的馈赠,但主人公不愿一味地接受馈赠,她希望自己能有所回报。然而,她“生命的光彩”早已被“连绵的泪雨”淋尽,沦为一根“死气沉沉、了无生息的槁木”,这样的她如何给诗人带去欢笑和快乐?不过徒添悲哀罢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思索陷入了瓶颈,她既渴望平等的爱情,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又无法实现心中的平等,所以,她情愿做一颗垫脚石任爱人踩在脚下,再次劝他离去。

此时诗人已经对爱人产生了感情,因而才会为了对方的幸福忍痛割爱,但她单纯地将幸福理解为生理和物质的条件,忽略了精神价值,爱情观尚未成熟。

四、平等的爱情:源于灵魂的相恋

令人庆幸的是,爱情的瓶颈并没有持续太久。抒情主人公渐渐意识到爱情的延续并不是依靠物质的相互给予,更多的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相互依恋。在诗集的第九首、第十首,主人公这样说道(或者说,诗人这样写道):

我什么爱也不给,因为什么都不该给。

爱啊,让我只爱着你,这就足够!

不过只要是爱,是爱,就是美好的,

就值得去接受。……是爱,就无所谓低下,

即使是最卑微者的爱,也意味着他是

爱上帝的造物,上帝也接受这样的爱。

此时,主人公终于发现灵魂的相恋才是爱情的根本,所谓命运、身份等外在条件都不能阻挡爱情的脚步。真正平等的爱情不在于物质的相互给予,因为爱本来就意味着平等,无所谓低下,更不用看低自己。当主人公对爱情的见解发展到这个高度时,她封闭的心灵也再次打开了,在爱人的热切呼唤下,拥抱了爱情。

不过,这还不是主人公心灵成长的终点,她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平等的爱情,更是纯粹的爱情,是灵魂与灵魂的相爱。诗人伊丽莎白当时已步入中年,韶华逝去的她很清楚肉体的欢爱不会持久,所以,诗中的主人公发出了纯爱的呐喊:

爱我,始终只为爱本身而爱着,

这样,你的爱才能继续,直到永恒。

(第十四首)

纯洁的爱除了避免落入肉欲的窠臼,更要摆脱庸俗。尽管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有爱的权利,都在表达自己的爱情,但是,这些爱情不一定是纯粹的。在维多利亚时代,所谓“爱情”总是在见异思迁中变质,在道德沦丧中堕落。对此,我们的主人公也是我们的诗人发出了这样的呼唤:

是啊,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在爱,

……

并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被称为爱情,

因为它们常常与恨或冷漠混淆在一起

可是,你,亲爱的,决不是那样的情人!

(第四十首)

这意味着主人公不仅接受了爱情,更对爱的真谛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推敲。主人公把心灵放飞至高远的蓝天,俯瞰文学和爱情的大地,她的翅膀划过天际,为世人留下惊艳的彩虹。

五、小结

纵观44首抒情诗,主人公封闭的内心逐渐开放,爱情观逐渐成熟,从抗拒爱情到接纳爱情,最终清醒地认识到爱情的真谛。最后,勃朗宁夫人认为恋爱双方应维持精神上的平等,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意识;她提倡灵魂相爱而非肉体迷恋,是对情感的尊重。这样的爱情观在当代犹不过时,在当时更难能可贵,这或许是《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经久不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英)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著.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02.

[2](英)巴雷特(E.Barrett)著;方平译.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04.

[3] 徐志摩著.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散文经典.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4.10.

猜你喜欢

勃朗宁爱情观伊丽莎白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浅析勃朗宁的女性情谊及其影响下的作品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勃朗宁的爱情
勃朗宁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