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与思考

2017-05-08刘海宁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切入点困境中职

刘海宁

【摘要】中职数学教学不只是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微调,而是应该寻求适合职业教育自己的方式,与中学数学教学相比,中职数学的教学更注重方法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接近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实际需求才能成为学生重新愿意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理由。

【关键词】中职数学;困境

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浇灭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扼杀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中职学校的文化教育并不需要强调应试,反而可以更接近纯粹的数学,为了重新唤起青少年的求知欲,可以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一、中职数学教学形式的困境

中职数学教学不只是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微调,而是应该寻求适合职业教育自己的方式,与中学数学教学相比,中职数学的教学更注重方法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接近素质教育的要求,现阶段中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或者说是困境产生的原因,大部分归结于学生的因素,本人所经历的教学改革的过程,我认为更大更顽固的原因来自教育的大环境,传统数学课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条条框框很多,而这些条条框框恰恰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燃烧不起热情的原因,当老师们带着整齐、清晰、又有条理的教案,带着制作优美,音、色俱佳的课件进入课堂,然后非常郁闷地发现学生依然提不起对数学的兴趣,近些年电子化办公进入校园,但是电子化教学并没有改变之前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手段、认识过程等实质性内容,就好像一份依然难吃的饭,换了一个精美的碗来盛,如此这般的改变,也是改变,也倾注了教师们的大量时间和心血,甚至还有热情,当这些都做了,课堂教学除了节省了老师的板书时间和精力,新的教学手段被浅尝辄止地利用了,教学内容和知识的难度还是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降低了,教学效果一如既往地让人失望,这时浇灭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热情,连教师们都感觉束手无策了。

二、中职数学教学学生管理的困境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有些过了,在某个社会大环境下喊出的口号,在中职学校这句话也不能成为老师们不作为的盾牌,因为我们的学生懒、基础差、不服从管理,有的甚至和老师吵架,所以我怎么努力地工作都没什么用,得过且过吧,记得江苏师范大学的一位教师说过:“你们都说职业学校的学生难教,但是我所了解的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好教育,他们比市区好学校的学生更好交流,他们非常容易满足,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教育資源贫乏的农村,有的还是留守儿童,或者是来自教学水平不高的市区的学校,在之前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乏人文关怀,有时不听话的原因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稍微对学生用点心,学生都会记在心里,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天天被老师宠着,你给他一块巧克力,他也不以为然,但是你要是给你们职业学校学生一块糖他们都会觉得很开心,”开始我认为“一块糖”的说法有些夸大其词,可能是教授自己遇到的个例,因为大学教授对初等教育的态度和想法都比较理想化,一般会停留在指导思想层面,对下面教学环境没有亲身经历,体会不了我们的苦恼。

三、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困境

若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用充满求知欲的眼睛看着老师,老师却清清嗓子说道:“同学们,让我们打开书本第……”估计学生就会兴趣索然,左顾右盼而言它了,说好的精彩的引入呢?用来探索的过程呢?设计的动手环节呢?小组讨论呢?教师的思想和方法总结呢?数学的理性之光呢?这些都没有的话,怎么去责怪学生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照本宣科连老师都觉得无聊为什么还要继续这样下去呢!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授如是问,

当时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从重难点的解决说起,有的从教学环节的人手,有的谈“亮点”,有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谈教学效果,有的说教学评价等,大家讨论的都有道理,也都很重要,但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使学生的心理获得发展,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发展和个性特征(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智力发展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现在渐渐认识到“一堂好课”在形式上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教授想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我们一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这些优良的品质如果老师都没有,那教学效果不会好,也不可能培养出有这样品质的学生,这也折射出了中职学校的下一个困境。

四、中职数学教学优良师资贫乏的困境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实际需求才能成为学生重新愿意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理由,“数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很俗,境界很低,但却反映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一个前提,是中职数学教学的一个切入点,而这样的切入点正是中职老师们苦苦寻找的改变、创新,在职业学校里可能切入点很多,每个切入点都需要认真地准备、规划和渲染,而且,一个好的切入点可能因为教师个人的知识局限、能力水平不够,使得现成的资源利用不起来,身在宝山却空手而返,中职数学教学的变革,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风格的创新就是教师们不断探索、尝试、创新、失败,然后在继续的过程,在屡败屡战的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虽然很多中职学校也鼓励双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没有具体的规划和培养方案,就像有了好的切入点却无法实现。

结束语

面对这些困境,引发了一名普通教师深深的思考,这是难题,也是责任,是本职工作,教师的每一天日常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用心去体会,去思考,去摸索,最后借用苏步青数学奖获得者李昌官老师的话:“数学是充满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数学教学既要重视技术与应用层面的数学,更要重视精神与文化层面的数学,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充分地展示数学理性的光芒,提升数学学习的层次,为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服务,为学生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切入点困境中职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