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年级“三段四步”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05-08李伊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模式数学教学

李伊萍

【摘要】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一种教学理论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注重继承与创新结合,目标与效果统一,形式与内容和谐,强调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过程,把着力点放在寻求“主导”和“主体”的最佳结合上,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的主体性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三段四步;模式

一、模式的含义

三段四步教学模式,把小学数学新授课分为: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阶段”,该模式把课内探究又具体分为:激趣设疑;探究交流;教师点拨;巩固练习“四个步骤”。

二、目标定位

1.通过创情激趣,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理解和掌握概念、性质、计算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会认知。

2.让学生通过亲历参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能力,能用数学的眼光、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问难,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三、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程序

(一)课前延伸

“课前延伸”分为三部分:

1.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围绕本节课的有关概念,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衔接的前期台阶。

2.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根据本节课的需求所做的课前准备。

3.结合导学稿进行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二)课内探究

课内注重课堂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四个环节分别为:

1.第一步激趣设疑

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儿童的思维是以“直觉和经验思维”为特色的,缺乏這种思维手段就不会有儿童的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完成导学稿的基础上,有意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制造学生新的求知需要与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刺激其感官,激发其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人情境之中,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冲动,使思维人路,总之,在第一步,应体现一个“趣”字,做到以趣激疑、以趣启思。

2.第二步探究交流

在第二步探究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情况进行归纳、疏理、概括,使学生对有关概念、特征、性质规律、计算公式、数量关系、思维方法等清楚明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辩中互相启迪、互相借鉴、取己所需、学人之长,既发展自己的个性,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他人,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获得启发,不断反思、调整原来的思想认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仅如此,学生们也在思维的激烈交锋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情感体验。

总之,第二步应力争体现一个“思”字,即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提问,在提问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做到:疑难让学生问,思路让学生讲,问题让学生答,规律让学生找。

3.第三步教师点拨

教师就是一个“适时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帮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在这一步要体现一个“精”,

4,第四步巩固练习

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形成、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应用来完成。

因此,这一环节应体现一个“巧”字,即通过巧妙设计课堂小测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由“理解”到“掌握”,并进一步从“掌握”提升到“应用”;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与感悟,使他们既习得知识与技能,悟得思想与方法,更收获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是指我们在引导学生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他们获得的知识得以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这种“课后延伸”常布置一些思考性的作业,不硬性规定统一完成,具体说课后作业要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两种。

1.课后的再复习、再提高、再巩固,

2.课后相关问题的应用,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以便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以上三段和四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中教师的讲授、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四、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一种教学理论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小学数学新授课“三段四步”教学模式使用后我惊喜地看到:

1.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师设计的导学稿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并能提出自己的困惑。

2.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课堂上同伴互助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知识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点拨,教学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调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自身知识建构的发展趋势,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的课前预习比较充分,不仅让学生预习,而且指导学生会预习,为课堂新授腾出了时间,课堂容量大,而且效率较高。

总之,让数学课堂活动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构建三段四步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今天的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模式数学教学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