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倡导“绿色课堂”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017-05-08陈进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绿色课堂合作交流兴趣

陈进文

【摘要】采用举例、比较、归纳等方法,以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为主线,充分阐述了数学课堂中教师的绿色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由激发兴趣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到搭建合作平台,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研究,并在享受学习成功的基础上分享学习成果,这样充分表明一堂平凡朴实的课中无处不在地渗透着绿色教育的行为,从而构建成有效的数学“绿色课堂”,可见教师应从平时课堂教学的各个普通的教学环节里做起,着眼于实处,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富有实用性的“绿色课堂”。

【关键词】绿色课堂;兴趣;分组探究;合作交流

绿色,是充满着生命希望的颜色;绿色,象征着生机、繁茂和永恒;自然、实在而又不乏清新就是绿色的气息,因此,数学教学呼唤充满“绿色课堂”,可能在绿色课堂中有些许不足或不完美,但那纯朴而又真实的课堂才是最有韵味、最原始的状态,真是一种绿色、环保而不须打扮的课堂,课堂中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开展学生的主体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

一、引导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现象一:课堂上老师问学生:“小白兔碰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学生面无表情齐声回答:“愿意,”

现象二:老师鼓励学生:“我们就按小组进行活动,一起努力,为我们的小组争夺红旗,”但学生丝毫没有兴趣,

现象三: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后,老师设计一个猜一猜的活动,“小动物”后面躲着一个图形,如果猜对了就可以得到礼物一一“小动物”,那漂亮、可爱的“小动物”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教室里顿时乱了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建立在某种利益基础之上的学习兴趣,正如以物交换的学习动力其实并没有深入接触到数学知识本身,并没有真正喜欢上数学,这种低层次激趣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发自内心地对数学本身的喜爱才是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所在。

二、小组探究——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平台

现象四:“长方形的周长”概念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长方形周长和什么有关?如何测量长方形周长?一连串的问题抛给了学生,认真的学生开始埋头研究,而老师则袖手旁观等待研究成果的出炉。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分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现在倡导的学习方式已成共识,但不能流于形式。

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内容、恰当合理的时机、科学有效的环节,这样才是真正的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只有充分调动小组内的特长及优势,不要让个别学生独断,其他学生无动于衷;只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教师才能以参与者、聆听者、解惑者的身份,抓住任何和学生交流相处的最佳机会,这才是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

三、互相交流——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现象五:“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按图形分类导人来激发兴趣,请同学们将许多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分成两类,并说说分的情况。

学生1:“按有直角的和没直角的可以分……”没有按老师的思路来回答,失望的老师急着打断学生的回答,就让他先坐下再想想。

学生2:“按边的条数可以分为3条和4条边……”老师喜悦于言表:“你真聪明!和老师想的一样。”

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是通过交流汇报中体现出来的,这才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写照,及时肯定和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如果有错的也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老师迅速否定的答案也不一定全错,老师想要的标准答案可能很快就要达到了,但这些都是学生经过自己的认真探究得到的成果,这时我们更应该以旁观者的身份认真聆听,他们的想法、付出和智慧、探索精神、独特见解等就在其中,我们应该积极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要把学生的灵气扼杀了!

四、设计游戏一让学生享受愉快的活动

现象六:“10的分和合”教学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同学们每一次领到一张卡片,找到和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是10的卡片的学生,一起通过第一关,并大声地说:我是4(学生a),我是6(学生b),4和6是朋友(a和b),一大班的学生两两搭配,费时十几分钟,热闹的课堂,气氛浓烈。

现象七:“6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一名学生持有一句口诀的卡片,另一名学生说出两个乘法算式,这样就搭配成一对好朋友。

这样的游戏设计参与学生数多,氛围很好,又可以巩固知识。

五、教育——学生切身的体会感悟

现象八:“时分的认识”教学后,老师一语带过:“时间非常宝贵,我们大家要珍惜时间,不珍惜会很不好的。”

现象九: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业中经常出现的“会算却因粗心造成错误”的现象,教师总是苦口婆心地叮嘱学生:“细心计算,做完了还要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

课堂教学寓存着教育,但是流于表面、教条式的说教就不是教育,嘴上一直强调要珍惜时间、要计算细心,但学生不会得到震撼,效果很差,浪费口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其中的意义,把握本质,领悟内涵,就会收效极佳。

总之,深受学生喜爱的应该是一种允许他们有错误、可爭论的轻松快乐的课堂,而作为教师,我们所喜爱的也是一种真实、自然的,不须打扮的环保型的“绿色课堂”。

猜你喜欢

绿色课堂合作交流兴趣
构建绿色语文课堂,发展学生自主思维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小学音乐绿色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