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致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2017-05-08夏育华

中国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素养学校文化

夏育华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始创于1912年,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绩卓越的百年名校,望城一中在新时期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脚踏实地地践行素质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的管理制度、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人文化的校园育人环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望城一中今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风采。

学校坚持“严谨、朴实、奉献、进取”的校训精神,以“培养改造世界的主人”为办学理想,以“为立人、为立业、为发展、为卓越”为办学理念,以“实施精致教育,培养完全人物”为办学策略,着力培养具有“一副健康身心、一个良好习惯、一种创新特质、一门艺术素养、一身国学传承、一生导师引领”的“六个一”特征的现代中学生,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几十代人的艰辛探索,积淀了望城一中这方育人的沃土。时代在变化,教育也在变化。在当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望城一中对教育做出了高瞻远瞩的思考与实践。学校在传承“严谨、朴实、奉献、进取”的校训精神、践行“为立人、为立业、为发展、为卓越”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精致教育,培养完全人物”的办学策略,着力培养具有“一副健康身心、一个良好习惯、一身国学传承、一种创新特质、一门艺术素养、一生导师引领”的“六个一”特征的现代中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改造世界的主人”。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望城一中提出的“实施精致教育,培养完全人物”的办学策略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不谋而合。所谓精致教育,是指对教育的全过程要求精细、精心、精良、精到,可以理解为一种精巧细致的、追求完美的、关注个性发展的、尚善求真的教育;所谓完全人物,是指人的能力全面均衡地发展,具体包含知、意、情三种能力,即知识的学习、意志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学校提出的培养具有“六个一”特征的现代中学生的教育目标,完全符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倡导的“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的精神。

一副健康身心是前提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生命个体的丰满和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此,学校把“一副健康身心”放在“六个一”现代中学生培养目标之首,在校园里倡导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室里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体育场上要有精彩的加油声,让学生在“动”中净化,在“静”中领悟。

为培养学生的“一副健康身心”,学校一方面大力开展体育运动,野蛮其体魄;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智育、美育活动,文明其精神。学校20多年坚持开展体育艺术节,各种校园体育运动项目精彩纷呈,如田径运动会、阳光运动会、体育吉尼斯及各种球类比赛等。学生在运动中锻造了顽强拼搏的意志,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形成了知耻后勇的品格。

与此同时,课堂上、实验室里,学生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激发学习兴趣;社区街道、光荣院里,学生们洒扫一室、怜孤护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岳麓山上、湘水湖畔,学生们亲近自然、吟诵人生,拓展视野,提升境界;团体心理活动中、励志报告会上,学生们敞开心扉、坦诚相待,掌握沟通的技巧,体验合作的愉悦;校园主持人大赛、班级辩论赛中,学生们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我们追求的是“一副健康身心”,我们塑造的是一个个更完整、更有活力的人。

一个良好习惯是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持久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向着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勇于担当的目标不断努力。学校在遵循行为心理学关于习惯养成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教育和督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和生活学习习惯,为当前及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学校坚持实施主体德育“12345工程”,即高举一面旗帜(雷锋精神引领品格教育)、举办两大节日(体育艺术节与教育科技节)、创新三个平台(班团活动、校长午餐及导师引领)、办好四所学校(新生军校、学生党校、家长学校及创造学校)、进行五个体验(军营、企业、农村、社区及大自然体验)。同时,通过入学教育、国旗下的讲话、安全演練、生活作息、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与习惯,如独立自主、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自信乐观、自律自制、勤劳节俭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国民素质的提高贡献力量。

一身国学传承是底蕴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要求“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应该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学校提出“一身国学传承”的培养目标,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继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近几年来,学校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

一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建造长40米的厚德图序浮雕墙,以图文形式诠释“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廉和”等传统文化;修建孔子广场,树立“万世师表”的孔子雕像、“师恩难忘”文化石和“天道酬勤”文化石。学校还将陆续建设“陶艺室”“戏曲室”“书法室”“诗词室”“剪纸室”以及桂花园、樱花园、茶花园、铁树园、木兰园。我们希望,望城一中校园里传统文化的馨香可以飘过千年的时光,以一种执念的姿态,在亭台楼阁、层樟叠翠之中驻成永恒;我们期待,学生们能够浸润其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二是为活动添上传统文化的两翼。近年来,我校语文组、李玉上语文工作室、“白色鸟文学社”围绕传统文化开展了邀请专家学者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学校团委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团活动”等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经典诵读、“同读一本书”、世界读书日活动等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成效显著。同时,学校围绕传统文化开发系列校本教材及选修课程,从而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是为学校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内核。近年来,学校稳步推进主体德育“12345工程”,全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导航,鼓励每名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滋养着莘莘学子的精神世界。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学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精神的内核。我们坚信,唯有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我们的身躯才会挺拔,我们的精神才会昂扬。

一种创新特质是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从“钱学森之问”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勇立潮头。

为培养学生的“一种创新特质”,学校以精良的师资倾力精心教学,扎实开展以“有效教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课堂观察”为主要特征的“生本课堂”教学。教师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励学生尝试探索,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激发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还积极組织学生参加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创新思维大赛以及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比赛和活动,一方面,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拓展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勤于实践的动手能力。学生思维的翅膀在这里展开,创新的梦想在这里放飞。

一门艺术素养是气质

艺术教育对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许多艺术家就是伟大的科学先驱,而许多卓越的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门艺术素养”理应成为“六个一”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任何人的艺术修养都不是先天的,艺术修养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我们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教授来我校做“科学与艺术”讲座,师生现场聆听何院士的艺术修养之路,欣赏他笔力虬劲的书法作品,深深为先生的人格与艺术修养所折服;“雅韵三湘,艺动校园”等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文艺汇演、公益招贴画展览、学生美术作品展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让学生从艺术土壤中获得丰厚滋养;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美术小组、书法小组等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才艺展示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多读、多听、多看,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我们希望在博览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一门艺术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生导师引领是方法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身边有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由谁指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的育人文化、教育环境、教育制度、人际关系等无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变化,可以说,教师的点滴言行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关键性作用;教育并不是孤立的社会活动,而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因此,教育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因此,学校要与家庭、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安排不同的导师引领其发展。为此,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至今,已有两百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精英受邀成为我校的客座教授或学生导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施精致教育、培养具有“六个一”特征的现代中学生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幸福人生奠定基石。“真心育桃李,创新出特色”是望城一中全体教师的执着追求,未来,望城一中将以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力求在“实验性、示范性、有特色、高质量、现代化”的征程上实现新的跨越,以“精致教育”的情怀抒写百年名校发展的新华章。

猜你喜欢

素养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谁远谁近?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学校推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