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只眼看文坛

2017-05-08

小说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无书叶兆言梁晓声

梁晓声:我的写作绝不会取悦任何方面,包括市场、读者。

——从20世纪80年代从事创作起,梁晓声至今还是在写,在稿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他说:“用电脑敲字是快,但会影响我的思维。”

王蒙:老龄化不利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因为老人们坚信他们二十岁前读过的作品才是最好的,坚信他们在无书可读的时期碰到的书才是最好的

——这就与相信他们第一次委身的情人才是最美丽的一样。

村上春树:最令人心情沉重的,莫过于大家都来安慰我。一旦落选,就有许多人赶来看我,对我说,这次太遗憾啦,不过下次绝对能得奖。下部作品请好好写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弄得心情复杂兮兮的,只好“呃呃,嗯嗯……”地含糊其詞,搪塞了事。

——比起作品本身在文学奖的场域里摸爬滚打,更让村上春树痛苦的显然是看客的成见。

叶兆言:阅读是自由的,鲁迅从不强迫母亲读《呐喊》。

——在评论家眼里,在文学史上,鲁迅母亲看的那些小说可能都是低俗的,不入流的,但是鲁迅先生并没强求母亲提高文学口味,强求她去读自己写的文字,强求她去读他心目中认定的优秀文学作品。因为鲁迅清楚地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写作是自由的,阅读也是自由的,人有选择自己要读什么的基本权利,即便是儿子,也没权利强求母亲去读什么。

猜你喜欢

无书叶兆言梁晓声
尽信书不如无书
锦句
生活好了,更要看看从前
有志无书五言联
漫画
秦淮河畔、古城墙下,叶兆言《南京传》南京首发
阅读的最高境界:于无书处读书——作家巴金的奇特读书法
什么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