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思想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2017-05-06王恩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辅导员应用

王恩禹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事关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改革发展任务,借鉴应用《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丰富哲学、管理学、心理学思想原理,对于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具有诸多有益启迪和理论实践意义。

关键词:《孙子兵法》;辅导员;应用

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指明,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军事学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管理学、心理学思想,其原理的普遍性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领域。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事关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改革发展,借鉴《孙子兵法》原理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会得到诸多有益启迪和帮助。

一、“未战而庙算”的统筹规划

开篇《始计篇》中说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说明了庙算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在未战之前要有总体的谋划考量,预测战争的胜负概率。庙算的方法是“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七计”是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通过考量“五事七计”,就可以有效预测战争胜负。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未战而庙算”的意义在于开展工作之前要有一个总体的统筹规划,根据目前的环境条件制定总体战略和工作方案,确定一个时期内要开展的工作,以及能不能开展、什么时间开展、谁具体开展、何种方式开展、开展效果如何等问题,根据学校的战略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工作开展的轻重缓急。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评估,科学有效的预测结局,在掌握规律、把握条件的基础上决定最终行为。

二、“知己且知彼”的资源评估

《谋攻篇》说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在战争中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每场战争都会胜利;不了解敌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然失败。孙子还列举了“君”“患于军者”的三种情况: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出现如此情况,则“三军既惑且疑”,导致“乱军引胜”。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自知之明”是指辅导员要深刻了解自己,明了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工作中善于发挥优势、克服短板。“知人之明”要求辅导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类政策和规章制度,熟悉工作的职责范围和职业能力标准,依法依章办事,掌握工作原则性;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特点如自我意识强烈、独立能力不足、功利思想严重,理想信念模糊,诚信品质缺失等b],在把握规律性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更好的做好管理、教育、服务工作。

三、“智信仁勇严”的素质能力

《始计篇》中对“将”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要求为将者要拥有智谋出众、公正诚信、心存仁爱、勇敢果断、严明军纪等优秀品质,将领具备这些品质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知兵之将”是“国之辅”,是“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相反,不具备这些品质的将领“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必然导致“辅隙则国必弱”。对辅导员而言,这些品质既是对其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是其选拔培养学生干部时应参照的标准。“智”要求辅导员有足够的聪明智慧,能够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遇事能够准确判断情况,作出合理决定;“信”要求辅导员先己而后人,做到“其身正”,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方法,树立诚信稳重的工作形象,获得学生们的信任和悦服;“仁”要求辅导员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里,全心全意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勇”要求辅导员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处事果断有执行力,工作中勇挑重担,敢担责任,能够根据客观形势和时代变化勇于创新突破;“严”要求辅导员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学校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奖惩严明,引导学生守纪律、讲规矩。

四、“择人而任势”的干部选拔

《兵势篇》中说道:“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善于作战指挥的将领,追求形成有利态势,而非一味苛求士兵,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这种有利态势。说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不仅要选拔“智信仁勇严”的优秀人才,也要学会布局造势,使人才在环境氛围的熏陶下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辅导员在工作中一方面学会选贤任能,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并安排至合适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利用优秀学生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制造争当先进的激励氛围,使学生形成上进的自觉,使优秀学生更加进取努力,普通同学也自觉励志上进。

五、“利弊相权衡”的得失取舍

关于利害相权的问题,《孙子兵法》在多处都有论述: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作战篇》);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篇》);犯之以利,勿告以害(《九地篇》)。意思是明智的将领在思考问题时总是考虑到利和害两个方面,既要考虑用兵的好处,更要考虑用兵的坏处,从而能够确保胜利,避免祸患。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思考问题,既要看到积极的有利方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不利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然后作出决策。工作中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各类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确保得其利而避其害。当然,“利”是合乎国家、学校、学生的利益而非自己的私利,也不是功利性地处理问题,而要做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

六、“修道而保法”的政治建设

《军形篇》中说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道”与“法”是将领取得胜负的重要保障因素。《始计篇》中说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道”和“法”都是政治建设,通过“修道”以致“上下同欲”“与众相得”,通过“保法”以致“治众如治寡”“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从而取得胜利。对辅导员工作而言,“修道而保法”就是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工作岗位,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编制,制定各个组织的规章制度,建立高效的工作体制机制,同时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公开透明的开展工作,做到“政治清明”,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令素行以教其民”,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不会使学生们“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七、“文武并相用”的管理策略

《行军篇》中说道:“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意思是将领在处罚士卒时要掌握时机和分寸,用“文”的手段即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并且要在平时注意执行命令的严格性,这样才能士卒信服,取得胜利。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文”“武”的配合使用,一手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刚性的制度纪律约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同学们明确目标方向,制定发展规划,成长成材;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学生及时实施正面和反面激励,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保证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

八、“五间俱起用”的信息渠道

《用间篇》中讲道:“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意思是优秀将领经常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事先了解敌情,而要了解敌情只能通过掌握敌情的人来取得,掌握敌情者有很多种,都能够为我所用,才会做到事先掌握情况从而取得胜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是敌我关系,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需要“知己知彼”,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才能进行准确的“庙算”,采取正确的行动策略,做到“动而胜人”。辅导员在展开工作前要有详细的计划,在制定计划前要有系统全面的调研,以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料,这就需要畅通信息渠道,除阅读整理学生填写和提交的各类资料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学会“用间”:各类学生干部、日常学生助理、甚至需要关注的困难学生,以及班主任、任课老师、相关科室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通过整理汇总和综合分析,获得有效全面的资料。

九、“贵胜而治变”的危机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变革日益加速,校园学生危机事件逐步呈现频发态势,成为辅导员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危机预防思想、危机化解思想对辅导员正确处理危机事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危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连锁反应、瞬息万变等特点,决定了灵活性、变通性的处理原则,辅导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发展采取非常规的举措和手段,“悬无政之令”,才能有效化解危机。同时要学会协同办公,发挥各部门的力量,“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通过共同努力,有效处理危机。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在新时期新形勢下,辅导员更要学会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借鉴应用《孙子兵法》中丰富的哲学管理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辅导员应用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孙子兵法与商业战争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
《孙子兵法》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