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教育不必追求“高”、“大”、“上”

2017-05-06杨冬竹林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器晚成老子国学

杨冬竹 林琳

近年来,“国学”在华夏大地掀起一股巨大的热潮。上至年过古稀的老人,下继牙牙学语的娃娃,前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后拥各行各业的民众,乃至热爱华夏文化的国际友人,都潮水般地涌向理想中的国学殿堂。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国学,大多以先秦经学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典型文体及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学术体系。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而在实际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学则更侧重中国古代学说,特别是先秦诸子思想及学说。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触国学,一方面,出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推崇与喜爱;另一方面,在浮华的年代里,国学似乎为人们打开一片洁净而神秘的净土,对国学的追求与享受似乎也更彰显个人品位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然而,在国学教育遍地开花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的反而是把握好国学教育的“度”,认真思索对于不同的人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方式。这里,仅对儿童、专业研究者以及普通民众接受国学教育的问题浅谈一下个人观点。

一、儿童接触国学不必拔“高”

当下,国学在学龄前教育中已十分普遍,而且特别受到家长们的欢迎。据了解,有的幼儿园开设了所谓的“四大名著”课,着实让不少家长兴奋不已。其实,即便是一部名著,又怎能是几岁的孩子可以系统学习的?所以,幼儿园也基本就是选取一些相关的儿歌、介绍一些主要的人物。然而,对于缺乏一定知识背景的孩子来说,这些人物的形象以及相互关系总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不难想到,在从前物质文化相对匮乏的年代,《大闹天空》《哪吒闹海》等美术片曾经让多少孩子魂牵梦萦。那个时候我们未曾大谈国学,但孩子却从这些生动而具体的人物身上逐渐了解了《西游记》,从而心心念念地去阅读和探究。再说现在的小学课本以及课外资料所选取的古诗,那些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内容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文字绕口、内容晦涩的诗文,似乎这样才显得所学内容的高深。对孩子来说,在缺少生活体验和语言美感的背景下,去阅读和背诵这样的诗文,是困难而有没有意义的。在五、六岁这个阅读敏感期,孩子正处于从看图到识字的过度阶段,接触一些浅显而生动的古代诗文,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用图画的方式来呈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用谜语的方式来理解“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纵观当下的早期国学教育,一些所谓正规的教学往往是从《老子》开始,既而《论语》《周易》等,也有一些是从形式简单的《三字经》《弟子规》开始,但是往往以解读文本为基础,进而侧重的是它们的德育功能。个人认为,历史久远的典籍并不适合刚刚接触古代文学的孩子,特别是先秦时代的语言,与今天的语言形式差异太多,对于儿童来说,这些形式未免显得晦涩。在古代汉语的接触阶段,由远及近并非明智的选择。而且,孩子正处于对现代汉语的不断学习和丰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茫然不解。而古代经典有着太多烙印着当时社会的印迹,是遥远而陌生的,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想象。何况《三字经》《弟子规》中的某些内容,本身就是存在争议的,以儿童的人生阅历和文化背景,无论语言能力、思维模式还是价值判断,都还无法把握这样的内容。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学了总是好事。但细想,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上面,也就剥夺了游戏和其他活动的机会。小学低年级,进入正规的识字阶段,让孩子多读一些《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百家姓》《千字文》等,特别是注音版,不仅能够让儿童自主、有效地认识更多的生字,还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韵文的行文规律和美感。当然,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用心筛选合适的国学阅读素材,正确看待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用多彩的形式去教导和影响孩子,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喜爱,也能使国学的教育功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而到了小学中、高年级,识字量大大增加,也渐渐进人文化敏感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也应该进入了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这个时候,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并且能够驾驭的内容来作为阅读材料是相当必要的。之前读过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以及平时学过的古诗、古文等内容,完全可以作为基本素材,其中的各类注释与牵涉出的典故都是很好的拓展材料,不仅带着孩子了解各种有趣的古代文化现象,也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进而带着一定的知识积累去阅读经典。这样的接触与学习虽然貌似零散,对孩子来说却是有趣的。重要的是,孩子不会在开始接触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时就感到莫名其妙和高不可攀。

总之,儿童接触国学内容应该浅显而生动,形式应该活泼而多元。不急于拔高,是为了让他们的国学之路走得更近坚实而长远。

二、学者研究国学不必求“大”

当下一些高校开设了“国学”专业,听起来让人望洋兴叹。而“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等专业,亦与“国学”有着各种交集。个人认为,“国学”作為一门学问,是需要终其一生学习和钻研的,并非几年的在校时光就可以系统完成的。古人做学问,重视从小处做起,因而校勘和训诂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的研究者,则更愿意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似乎只有这样的形式,才能显示出国学的博大。但涉及到细微的问题,如对某句话、某个词、某个字、某个音的校对和解释,却往往缺少令人信服而见解充分的阐释。事实上,越是随着人们对国学的重视与追求,越是应该使国学知识向着细微与纵深的方向来呈现。

举个比较通俗的例子。《老子》四十二章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由此形成了“大器晚成”这个成语,用以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经千百年的流传,“大器晚成”已经成为成语,如:“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二十世纪以来,《老子》十余种今译本,均作通行解释。任继愈先生从《老子今译》到《老子新译》《老子全译》,也作“大器晚成”。到2006年《老子绎读》,吸收了近年研究的新成果,提出马王堆甲本作“大器免成”,与“希声”、“无形”为并列,是说大器不需要加工。

猜你喜欢

大器晚成老子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大器晚成
漫画
“大器晚成”成的是什么器?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苏老泉大器晚成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