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出新出彩 媒体竞进提质

2017-05-06蔡志勇

新闻前哨 2017年3期
关键词:黄冈防汛

蔡志勇

黄冈日报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新闻宣传成绩斐然,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呈现出竞进提质、出新出彩、有为有位的良好态势。

一、讲好黄冈故事,唱响主旋律

2016年,我们认清大势,把握大局,立足黄冈实际,全力组织27个大的宣传战役,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浓墨重彩地推出两大主题宣传报道,在主题策划、采编统筹、内容呈现、传播方式等多方面深度改革创新,讲好黄冈故事,唱响主旋律,引起强烈反响,成为黄冈日报的一大亮点。

——着眼大局,创新重大主题报道。

大手笔策划“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主题宣传,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2月,为深入学习贯彻2·19讲话精神,市委书记刘雪荣要求黄冈日报把黄冈近10年下力气最大、发展变化最快、成就感最强的交通、工业、农业、城建等十大重点工作作为报道重点来抓,努力实现从零敲碎打向整体推出转变,从浅尝辄止向深入报道转变,从被动报道到主动策划转变。为了搞好这次报道,报社党委进一步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務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反复商讨报道方案,紧紧抓住黄冈最重要工作、展示最大亮点、总结最成功经验,精心谋划选题,制定报道方案。

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报道专班,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力推进。报社领导带着记者跑遍市直十大行业,关键现场直接带队采访,关键人物直接联络采访、主持座谈会,关键资料直接搜集、核对;报社党委成员分头带队深入各部门各单位采访,反复打磨稿件。参与报道记者不畏艰难,转作风,俯下身,沉下心,进机关,下县市,进车间,入农家,采访关键人,了解重要事,夜以继日采访写作。为打造精品,报社还组织业务骨干,集中会商打磨,力求完美不留遗憾,作品凝聚了集体智慧和心血。

3月22日至4月29日,黄冈日报在头版推出了“新常态 新作为 新跨越·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专栏,浓墨重彩地报道了10年来黄冈交通、工业、农业、城建、旅游、文化、水利、民生、创新(市校合作)、绿色发展十大重点工作成就,全面记录了黄冈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整体展现了黄冈近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报纸呈现的同时,通过报社旗下“三报三网两微一刊一论坛”等10种媒体的联合推送,部分稿件被今日头条客户端和搜狐收录,360新闻网、荆楚网转载,东湖社区发布,湖北日报等还予以转发。

本组主题报道具有很强的政治引导力、社会影响力和工作指导力,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不少读者反映,阅读了黄冈日报这组通讯,看到了黄冈十年变化和成就,令人鼓舞和振奋,更是提振了干部群众奋战“十三五”的信心,很好地体现了党报的服务性和指导性。

2016年5月16日,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市委宣传部在黄州联合召开“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与主题报道研讨会,对报道予以高度评价。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第17期以“主题宣传的创新实践”为题对本组专题报道进行了专题评阅,给予高度评价。市委书记刘雪荣5月17日就新闻阅评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专题报道是我市新闻工作的一次重大实践和全新尝试。

全方位创新迎接市第五次党代会“六专”宣传,受到多方点赞。2016年10月,在黄冈市第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的重要节点,黄冈日报社及时制定出《迎接黄冈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报道方案》,以“回顾成绩、增强信心、引领发展”为报道基调,确定了专栏、专稿、专版、专题、专刊、专展“六专”并举的报道布局。

按照“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黄冈日报抽调骨干记者,兵分4路,深入全市11个县市区和30多个部门采访,收集、整理300多G资料,采访80多个对象,做了160多万字的笔记。

11月10日至12月24日,黄冈日报推出以“喜迎党代会,五年看变化”为主题的“六专”宣传报道。其中,专栏“5年新变化”,刊发县市区通讯11篇,行业部门消息13篇;专稿“新蓝图、新探索、新成就”,刊发系列长篇通讯11篇,配发相应专版 9个;专版“市区大项目巡礼”,刊发市区8个重大项目成就专版 8个;专题“喜迎党代会、空中看黄冈”,在头版刊发大幅航拍照片33张;专刊《新黄冈》专门制作党代会专号1期;专展“五年跨越气象新——迎接中国共产党黄冈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图片展”,使用数据图表6幅,照片56张,制作展板21块,在党代会会场展出5天。

为让这次党代会的报道产生更好的报道效果,除组织黄冈日报、鄂东晚报两个传统媒体全程参与外,还组织旗下的黄冈新闻网、鄂东都市网、黄冈手机报、红楚传媒微信公众号、掌上黄冈微信公众号、《新黄冈》杂志、黄冈新闻网官方微博(人民、腾讯、新浪)等7个媒体,形成报、刊、网、微、展“五路”并进的立体传播格局。“六专”宣传报道经微信等新媒体推送后,全国有40多家地市报社长、总编辑纷纷点赞:“六专”报道策划高端大气,报道上档次,传播创新,影响扩大,是地方党媒着眼大事做大宣传的创新模本。

——围绕中心,打好重点宣传战役。

精准扶贫宣传注重典型引路。办好《精准扶贫百村行》《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栏目,及时充分报道各级各地推进精准扶贫的经验作法,展示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励各地咬定目标不放松,奋力脱贫攻坚,合力奔小康。宣传中十分注重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红安采访,采写的通讯《脱贫攻坚 不胜不休——红安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10月,集中力量抓好全国、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宣传,宣传推广了“万企帮万村”的典型作法。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宣传传承红色基因。为搞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宣传,我们派出专人参加新华社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从6月14日起在头版开设《重走长征路》专栏,发稿30多篇;9月在新周末和其他版面开设《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专栏,连续刊发多篇史料文章和纪念文章。

“四大行动”宣传主动跟进。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推出《“四大行动”进行时》专栏,主动跟进报道全市各地深入开展“双百项目、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重点报道各地在推进“四大行动”中的新举措、新做法、新经验。

防汛救灾报道及时充分。面对2016年98+特大洪涝灾害,我们第一时间派出20多名记者,由社领导带队奔赴11个县市区采访。报纸和各新媒体开辟多个专栏,高密度刊发各地防汛救灾稿件。推出《奋力夺取防汛抗灾保安全的全面胜利》专栏,刊发市委市政府对当前防汛工作的部署安排,市防汛指挥部的汛情通报,及时引导各地科学防汛;二三版头条位置推出《记者现场直击》《我市遭受今年最强降雨 各地紧急行动防汛救灾》专栏,集中刊发各地各部门防汛抗灾情况。两个月共刊发防汛抗灾报道近千篇(幅),整版宣传60余个。

“创卫”宣传势头强劲。为配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报社成立报道专班,抽调精兵强将深入大街小巷采访基层干部和市民。从8月2日开始,“集中火力”密集报道市区开展创卫的火热场景和成效。打破常规,将三版改为创卫专版,连续刊发30多个专版,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典型宣传精彩纷呈。2016年,黄冈大地先进典型星光闪耀。对浠水“扑爆”民警吴俊,罗田“挡刀”民警孙斌、吴帆,黄冈职院“跪地”救人女学生余康颖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七一前,在头版开设纪念建党95周年——“两学一做”好楷模专栏,集中宣传全市10名“两学一做”先进典型事迹。从10月18日起,推出“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黄冈市杰出企业家风采专栏,对这些杰出企业家的事迹进行集中报道。

二、带好班子队伍,提升战斗力

2016年,我们全面履行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坚持人才兴社战略,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班子战斗力和队伍的向心力。

——抓班子,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强度空前。

进一步强化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政治挂帅、事业导向、和谐理念、民主集中、率先垂范、创优社风等“六措并举”的党委建设整体思路;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建立班子成员联系支部、联系基层制度,领导班子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严谨,团结务实,廉洁自律。进一步强化履职尽责,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分工协作,实行责任清单销号管理,切实明责、履责、督责、问责。进一步强化权力监督,实施“三重一大”“三不一末位”制度,积极探索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和内部审计试点,严管“三公”经费,狠抓“反四风”,夯实“三严三实”,整改突出问题。切实加强机关总支党建工作,出台加强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党委书记和总支书记党建工作公开承诺,充分发挥团委、工会、妇联作用,积极做好群众工作。

——育才子,全面强责提能力度空前。

坚持人才兴社战略,按照“道术并重、德才并重、学践并重”思路,狠抓采编人才队伍建设。安排资金近40万元加强教育培训,先后组织开展5次大的培训活动,重点培训采编骨干和基层通讯员480余人。建立总编负责制和媒体负责人导向责任制,建立内部微信群,及时传达要求、交流心得;实施年度好新闻、月度大稿要稿好稿评选表彰制度,评选表彰优秀通讯员和第二届青年十佳,派员参加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抗灾救灾工作队,为干部成长搭建干事平台。创优社风环境,大力倡导“爱社敬业、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创业创新,和而不同、亲爱精诚”社风,开展“学讲话,严纪律,强职责,创一流”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爱岗敬业,向上向善”主题大讨论,团委举行“书香泽润人生,青春放飞梦想”主题知识竞赛,在全体青年中开展“比稿子、比点子、比票子、比片子”的“四比”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夺旗子,全力创先争优密度空前。

坚持品牌旺社,新闻宣传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努力创先争优,力争逢旗必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和上级领导肯定的密度空前:在新闻宣传主业上,27个宣传战役精彩纷呈,有7件作品获得第33届“湖北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件),创历史最好成绩;新闻工作创新案例入选全省经验汇编(全省19个);“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主题报道受到省市各方的一致高度评价;新闻作品印成2本干部学习读本;市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市大会等不同场合表扬报社工作。在服务中心工作上,黄冈日报社在年度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进步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防汛抗灾先进集体、第七届(黄冈)东坡文化节暨第九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筹办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六五”普法先进单位,先后有20多人次获得全市优秀共产党员、防汛抗灾“优秀新闻工作者”、“两节”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三、抓好改革创新,促进快发展

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努力促进实物资产增量,媒体资源增多,新闻宣传变优,体制机制变活,产业项目变大,人员保障变实,推动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创新驱动广告经营。

坚持一主多业,在做活版面广告的同时,切实探索专刊经营、培训经营、活动经营、公司经营,狠抓经营创收。用活公司品牌,积极探索建立“四合一”和大广告中心运行模式,承办黄冈楚商大会的“三大活动”,成立大广告中心,成功策划组织了“辉煌十二五 ,筑梦新黄冈”系列宣传活动和2016年秋季房展会;实行递进式广告经营奖励政策,由行政增量到以奖励增效;拓展对外合作,积极争取外部资金扶持。在纸媒经营“断崖式”下滑的大势下,报纸发行量稳中有升,全年總收入近5000万元,同比增长12%,实现了“四连增”,报社综合收入、经营利税、固定资产等多个指标为近十年来最高值。

——积极稳妥抓好“双改”。

积极稳妥推进媒体改版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2016年,报社党委把鄂东晚报社改革工作作为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项目来抓,主动申报备案,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支持。创新出台了《关于推进鄂东晚报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市场定位、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收入分配等16个方面对晚报进行全面改革,改革成效逐步显现。重点实施《黄冈日报》改版工作,突出党报特质,彰显党报特征,形成黄冈特色,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黄冈日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有序推进分类改革。

2016年,我们认真做好报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积极主动与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学习借鉴兄弟市州报社分类改革的经验作法,初步制定了报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目前,分类改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具体事项正在进一步落实中。

(黄冈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猜你喜欢

黄冈防汛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1~6期目录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