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思想教育

2017-05-05钟金昌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

钟金昌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人生缺少正确的理想,价值观错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要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首先,要变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其次,要对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行优惠的教育政策。注重家庭的亲情教育,加强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使留守儿童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留守儿童 思想政治 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20-01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

法律意识薄弱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其价值观错位、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非常突出,也可以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人生缺少正确的理想。同时,儿童在人生观形成的启蒙阶段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这种爱的方式导致很多留守儿童陷入“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中,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概念。长期下去,这种不良的风气就愈演愈烈,最终易导致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

2.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欠佳

大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次,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照管,他们只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要么溺爱,要么放纵不管,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留守子女心理健康成长。而大多数父母只单纯的用金钱来安慰他们,缺少心灵上和情感上的关心,最终使留守儿童形成偏激的性格,当出现任何不顺心的事时,就容易走向极端。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现状的成因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确的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很不好;其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婆这些祖辈,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的甚至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有限,而且大多数祖辈只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加之在农村,祖辈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在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更不能兼顾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社会层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边缘山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不想再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日子,他们想带领自己的孩子走出这片穷乡僻壤。因此,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打工,从而使子女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3.学校层面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但是在偏远的农村,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这一课程,更别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了。其次,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他们渴望在这里收获知识和关爱。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变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鼓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圆。农民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情况,为了给予子女衣食无忧的生活才来到城市打工的。长期与子女分开也让农民工不能全心全意在城市工作,只有改变现在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孩子长期“两地分居”的状况,促使更多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使越來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健康的成长。

其次,对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行优惠的教育政策。政府应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特别建立和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使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权益。再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帮助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注重家庭的亲情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该从家庭抓起。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父母在孩子的各种意识形成的初期离开孩子外出打工,孩子缺失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关爱,因此在思想、道德、情感、心理等多方面都存在偏差。所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得已必须出门打工,必须增加与子女的联系,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方面,也要着重关心子女的思想情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等方面;其次,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留守在家的子女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多与监护人联系,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3.加强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重视

第一、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学校应建立老师——学生之间的的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学生的关心,老师的关爱,最终促进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师。学校方面应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年轻有为的教师,传授学生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而且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能的话,成立专门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组,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第三、学校应该建立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这里有亲如姐妹的同学,有父母般慈爱的老师,使留守儿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