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5-05聂晓波张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问题与对策实践教学

聂晓波+张莹

【摘要】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然而,目前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型工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在此,对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 实践教学 问题与对策

【Abstract】Practical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practical teaching is helpful for the students to illuminate thoughts,train creative abilities and fully develop comprehensive qualities,which will meet the social needs for high-leveled skilled labors and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s. However,the poor situations of practical teaching generally occur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specially in the locally technological schools. Herein,the common problem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i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demonstrated.

【Keywords】university practical teaching problem and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71-02

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目前,国家和教育部越来越重视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发展,2012年,教育部陆续出台文件,明确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大学生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然而,当今高校的实践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存在诸如师资队伍专业性相对薄弱、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尚不理想、实践教学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

一、国内外高校实践教学的概况

从实践教学的比重与多元化来看。歐美国家大学课程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我国高校。以美国的大学为例,美国大学课程中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均在30%以上,在形式上也有多种多样的选择。而我国高校的这一比例约为10%左右,并且毕业论文(设计)占近一半比重,而美国大学的毕业论文(设计)仅占实践环节的10%左右[1]。

从社会对实践教学的支持来看。国外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师资、课程开设、学术领导机构任职、人才培养和输送等方面均得到企业支持。如英国,大学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兼任企业的顾问,工科院校教师3/4以上、工程技术学院的教师90%以上都具有一年企业工作经验。而我国只有少量高校与企业形成实践教学合作模式,使得很多高校的生产实习变成了参观实习。

二、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专业性相对薄弱

目前国内高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中缺乏具备“双师型”素质的专、兼职师资力量,教师普遍进修学习机会少、自身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较低。这样造成了实验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教师专业情感投入较少,实验内容以演示型和理论验证型为主,缺乏设计型、应用型、工艺型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不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强

唯物主义在论证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时指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正是其实践知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养成和发展的内因,也是实践教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然而,学校对实践教学的发展力度不够,企业招聘过程中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较低等,都使得大学生在主观上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从教学内容来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快,但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环节受设备投入、实验室建设、实习单位管理等影响,更新速度赶不上理论教学内容,造成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轨。从课程设置来看,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课、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课程仅仅占大学生课程内容的10%左右,并且受原理验证和技术操作等条件限制,大部分高校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实验思维、观察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要求。

(4)实践教学基地尚不理想

一方面,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校内实践教学配套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数量和技术含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使得实践教学场所成为摆设,实践课程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实习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管理不到位,企业受成本控制和市场化的影响,担心实习影响其正常生产,不愿接收学生进行实习,使得高校与社会不能达到紧密合作模式。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较差,不利于高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提高和终身学习的兴趣。

(5)实践教学激励机制不足

随着各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高校提高了实践类课程课时费标准,但仍有部分高校存在实践类课程比理论课程课时费低的现象。另外,实践类课程危险系数高、安全责任大、环境相对艰苦,影响教师参加实践类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三、浅谈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解决对策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结构、水平的提高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准入制度;政策上规定和鼓励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熟悉生产,参与技术开发,并将科研项目引入实践教学活动中;积极聘请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还可通过加大优秀实践课教师的奖励力度,每两年进行一次实验技术成果奖评审工作,切实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2)提高大学生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指导教师的点拨、示范与矫正不断养成和提高。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时应改变以往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做法,将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加强过程考评力度,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过程提出严格要求,制订综合考评方案,对实验(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环节设定合理的学分比重。

(3)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第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学科前沿动态。科技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应及时修订实践教学方案,吸收科研新成果,不断补充介绍新方法、新技术。同时聘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学科前沿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把握学科动态,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学校要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综合性的创新比赛和学科竞赛。创新比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动手能力;学科竞赛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某一领域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现代教学的第一要事是解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知道:“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具体课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实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调整实验管理模式

应改变原有的在固定时间、固定实验室完成单一实验的教学模式,积极建设开放型实验室。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必须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空余时间与实验室预约,灵活进行实验训练。学生可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分析的一个完整流程。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后向指导老师提交实验报告或小论文,老师可推荐优秀论文到相关刊物发表。开放型实验室可以让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不同阶段,先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和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无疑会大大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5)改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实践教学资源

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政府要加大对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做到有计划、有侧重,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学校自身在经费投入上也应当实现院系的资源共享,运用多院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减少重复购置,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其次,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完善,政府应牵头成立由高校主管部门、相关高校、企业共同组成的合作小组,选择一批行业中的优秀企业作为接收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试点单位,为自己的人才储备进行投资。先期启动政府可以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后期高校应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协议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职责、经费投入等情况,组建“校企联合教学共同体”。

综上所述,高校应在实践教学理念上,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应用型人才培養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调整实验管理模式,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和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清麟,肖文兴,刘善球,黄洁辉.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5):15-17.

作者简介:

聂晓波(1985-),男,汉族,讲师,博士学历。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问题与对策实践教学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