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提高农村小班化化学课堂的有效性策略

2017-05-05杨秀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有效性分析小班化教学农村教育

杨秀勇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教育技术水平得以充分提升以及学生的受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农村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新的教学尝试,力求以更高的效率,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文化知识以及人文素养,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探索。而学科化学也因其学科的独特性一直以来是农村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此实践性强的科目,学生在学习领悟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学习习惯上的偏差,因而分析如何提高农村小班化化学课堂的效率,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研究话题之一。本文针对于提高农村小班化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若干方面的思考,希望因此可对农村化学教育工作者产生积极的借鉴性价值。

【关键词】农村教育 小班化教学 化学教学 课堂效率 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63-01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保障农村地区学生的权益,大力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是势在必行的,小班化教学就是以此为基础的教学尝试,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由于人口流动等复杂原因,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源客观上在不断较少,这也符合小班化教学对班级规模的要求。此外,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理念上追求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迎合了大众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小班化教学便是在这样的条件和原因下产生的,小班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优质教育的理念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所在

(一)小班化教学可以优化师生关系,加强课上课下的沟通及互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不同于大班额的教学,小班里的教师可以更为轻松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能够提升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频率,这种交流机会的增加,不仅能够优化培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感情,同时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小班化教学对于化学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可以更好地进行推进实践活动。不同于大班教学,小班的教学模式可以给予师生以充足的课堂准备,教师在实践活动的教学方面也会更加容易地将学生组织起来。同时小班的教学氛围是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此外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更加高效有意义。

(三)小班化的教学能够让教师均衡兼顾学生,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小班化的教学可以使得教师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由于学生数目不庞大,因而教师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推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品质及人格素质。

二、目前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化学教学不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由于对于部分农村学生来说,其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环境并不像城镇中的学生一般优良,加之教师对于该方面重视程度的不足,使得学生在课下并没有提前预习的好习惯,由此就会带来学生在课堂之上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课堂活动参与度低、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缺乏信心等情况。

(二)农村化学教学不重视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培养。对于学科化学产生兴趣则是学生学好化学的第一步,而对于大部分农村化学教学而言,教师普遍更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功利性地带领学生进行公式或是化学元素的死记硬背,从而使学生心理产生对化学学科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热情,不能根本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的热情度不足,对于实验活动参与度不佳。对于目前很多的农村化学教学而言,教师习惯于使用的依旧是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互动模式,这对于学生增强课堂热情度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会产生惧怕老师点名提问的心理,从而对化学课堂及学科本身产生抵触和反感,因而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分析思考更加灵活、更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互动方式。

三、提高农村小班化化学课堂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注重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针,积极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小班化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条件,教师应把握住小班教学的优势,注重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以及个人素质以及认知水平方面的不同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克服在传统大额学生的课堂中无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亲历指导,无法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升在课堂中互动教学的频率,设置出良好有效的学习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实验展现代替一味的理论说教来加深学生对于学科化学的知识体系的理解,以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机会,让其有机会自己亲身体会其中的原理所在,并在小班中分立各个谈论小组,让其不仅进行实验,同时在实验之后,每一個小组通力合作,各出示一份实验报告及实验感想,营造出化学学习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其中“边玩边学”从而轻松愉快、效率更高地理解所学知识。

(三)加强小班化教学中创新性建设的应用。化学课堂中的教师应努力探索出更多的心的课堂教育方式,可以将以往传统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多采用任务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模式。并且根据各章节不用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实时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更新与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中沉闷的教学氛围,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思考能力,更好地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四、总结

在如今教育形式频繁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行教学,农村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要继续推行发展下去,而对于实践类学科化学而言,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总之,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均应该把握以学生为本的基础,围绕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热情,力图培养出更多素质优良、学科基础过硬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凌芳.如何提高农村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6,66:21.

[2]李一楠.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体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邢宇雷.小班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分析小班化教学农村教育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对电子商务专业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与思考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