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05-05黄明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意义小学语文

黄明川

【摘要】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重视将游戏化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游戏化教学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13-01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语文知识对其他学科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都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也要贯穿游戏。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将游戏的精神贯穿于课堂,根据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融合相关的游戏活动,使课堂教学具有情境性、趣味性,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就如张晓英说:“游戏化教学主要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对游戏教育功能核心价值的总结,将游戏的趣味性、参与性和情境性的特点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将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与之相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1)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游戏化教学是传统“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体现。夏红艳在《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一文中曾说:“游戏的精神表现出来的就是快乐、轻松、自由发挥的具有独特个体的精神”,这种游戏精神通过调节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活跃的学习环境。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要求,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天生是喜欢做游戏的,喜欢自由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是原原本本地讲书本知识,这种“灌注”知识的方式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使他们从小就对学习感到厌烦。小学生从小接受的语文知识是蒙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一朵浪花,如果在课堂上根据具体内容贯穿游戏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对学习有一个趣味性的定义,为以后的学习定下一个好的基调。

(3)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准和心理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情境性、参与性的游戏,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学生通过游戏认识和体验世界,这时候,语文课程就不仅仅只是一种传达知识的工具,更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上游戏本身具有变化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这种学习方法的创新与多变,为学生建构了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表达自我,更好地与同学以及老师相处,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想的特性,传统的“规矩化”、“机械化”教学无法满足他们的这种特性,相反只会抹杀他们的天性。而游戏精神本身体现为一种创造精神,暫时摆脱了功利化、目的化的语文教学,而是上升到精神层面来指导语文教学。将游戏精神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探讨,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这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言语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

针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现状分析,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实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阻碍主要在于教师,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理念认识不够,课堂上游戏化意识不强,影响了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和发展。因此,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应主动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结合语文知识,融合游戏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五官并用,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提高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中由于能力水平有限,也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积极主动的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语文教学能力培训等,多听优秀语文教师的授课。只有这样,既通过自身学习,又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吸取他人的优点,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游戏化教学能力。

(3)游戏精神与教学内容更相符合。有些教师对游戏精神理解不够透彻,以为只要课堂上有游戏,就是贯彻了游戏化教学的理念,其实不然。所谓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将游戏的精神贯穿于课堂,根据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融合相关的游戏活动,使课堂教学具有情境性、趣味性,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因此,一定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性,并要结合课堂上语文的具体内容,来设定既有趣味性,又有情境性的游戏,使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寓教于乐”的同时,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独立的游戏和独立的语文知识,二者是有很大关联的。

(4)丰富游戏化教学方法有些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不愿花更多精力去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游戏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过于传统,甚至从头至尾都只是一种游戏化教学方法,这对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也有极大的阻碍。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要不断革新教学方式,在设计的游戏中,多一些让学生合作、探究、思考的成分,而不是简单的纯粹的游戏,这样就既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到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很必要的。

游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森.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刘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意义小学语文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