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5-05石丽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问题

【摘要】在国内教育领域,新课改属于一次有效的教育改革,基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改目标之下,语文课程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需要是全新的。为此,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高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语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78-01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高中语文教师日益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开始逐步地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然而,纵观当今国内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讲,高中语文教学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下面,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行了简要地论述。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化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教学模式单一化。自从新课改实施之后,国内的高中语文教学也逐步地明确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优化教学模式的意义。然而,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依旧未曾摆脱传统陈旧、滞后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来讲,新课改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模式,尽管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会划分学生为一些学习小组,可是,在合作教学当中,教师自身依旧成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也仅仅是由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向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的被动式学习转变。换言之,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教学模式依旧是传统的,并且教学模式单一化,这造成了高中语文教学难以提高有效性。

2.不重视情感教育的目标

新课改明确了应对树立教学的三维目标,即方法与过程的目标、技能与知识的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然而,教师在教学实际当中尤为关注方法与过程的目标以及技能与知识的目标,而常常不重视情感目标。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涵盖非常多的内容,这不但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大量的知识,而且需要教师对语文知识涵盖的丰富情感素材进行有效地挖掘,从而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最终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常常注重讲解课文的主旨和结构等,严重缺少情感方面的教育,这造成学生较难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较难实施民主化的教学课堂

新课改提倡民主化的教学课堂,并且这也是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一起盼望的理想状态。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因为班级存在差异性,学生之间个体存在不同之处,这导致较难实施民主化的教学课堂。而实施民主化教学课堂的一个基础保障是优秀的学生与良好的班级,可是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或者是普通的班级的主导是接受知识,而实施民主化的教学课堂较为困难。鉴于此,民主化教学课堂的实施会变成一种集体式的作秀,進而不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解决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依旧应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总是以高考作为引导,结合高考题目类型讲解语文知识。这样一来,对于阅读,只是根据题目的得分多少计算答题的内容;对于病句就是所谓的六大模式,让学生背会然后应用;对于成语和字词就是广泛地进行积累。需要明确的是,当今的教育教学形势出现了非常大的改变,即使是高考的试题也非常灵活,其尤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因此,其需要教师培养的不仅仅是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学生,而是淡化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学思想,切实根据新课改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即方法与过程的目标、技能与知识的目标、情感目标)来引导教学,真正地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讲,应当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从而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素质。只有如此,教师才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变得游刃有余,才可以大大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指导下,需要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此,务必紧紧地围绕学生,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真正地立足于学生,抓住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想做好这一系列的方面,教师只是变化教学形式远远不行,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借助学生充满兴趣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像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并且,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班级的实际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地调整。像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班级的实际人数划分学生为六人小组或者是四人小组。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挖掘文本的情感教育素材,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语文教材涵盖的情感要素,最终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3.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兼顾教材知识的过程中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

众所周知,需要预先设计教学活动,不然,全部的教学过程可能会混乱,进而不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实际上,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首先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注重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否则,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会被忽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诗经》当中应用的比兴手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的学生可能熟悉了这种手法的应用(初中阶段可能有所涉及),而有的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讲解比兴手法的定义,然后再启发学生找到《诗经》当中应用的一些比兴手法,从而有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相反的,倘若教师一上来就提问学生《诗经》当中的哪些句子应用了比兴手法,那么有的学生可能会非常茫然。总之,对于教学设计来讲,教师务必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兼顾教材知识的过程中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讲,新课改属于一次新型的挑战。当然,改革的进行是摸索前进的,因此充满了困难,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严格地贯彻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而教师务必以此为契机,持续地学习和充实自我,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廖飞跃.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0)

[2]史华桥.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途径分析[J].新课程(下).2016(09)

[3]王玲玉.雾里看花花中见乾坤——浅谈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方法[J].新课程(下).2016(09)

作者简介:

石丽辉(1983.09.16-)女,湖南道县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中新课改问题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