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对策分析

2017-05-05李守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时效性创新小学语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方法有很多。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培养高素质的语文人才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改革,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提升小学语文事业的发展成果。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的价值、问题及强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教学 时效性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6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方法有很多。不管是从制定教学策略、改善教育方法还是调整教学计划,都能够使小学生对语文课程更加感兴趣,延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化程度。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培养高素质的语文人才的基础上,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加强语文教学的时效性,从而实现语文课程中的平等对话。另一方面,通过固有个性化、省计划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达到减负和提质的教学成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小学教学科目中,语文教学是一项基础性的发展学科。小学语文课程的时效性关系到了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是学生将课堂知识更好的渗透到自我学习中。对于短短45分钟的语文课堂来说,教师要通过多种策略,进一步研讨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发展性和创新性。要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质,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果最大化。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化和改革,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提升小学语文事业的发展成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尽管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具有了如此重要的发展价值,但是在当前语文课堂上,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语文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最为看重。一些教师出于对小学学习成效的考虑,在课堂上采取了较为传统的小组讨论、合作教学的模式,这些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的性格思维来说,不够严谨,没有达到扎实的信息交流效果,时效性不够鲜明。往往“随学随忘”,甚至出现了“课堂讨论混乱”、“教学成效低下”的发展情况。

(2)语文教学结构过于分散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十分钟情。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尝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凝聚注意力。但是,这种教学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定位目标不准、课件运用不科学、教学激励措施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导致语文教学结构不够严谨,在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定位目标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具体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成效,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塑造有秩序、有节奏、有生机的语文课堂。

(1)围绕语文课堂,实施严谨教学结构

从当前教学情况上看,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从课堂中找准发展质量,逐步突破语文课程中的各项难点,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发展局限,尝试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之下,尝试让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汉字词汇进行初步学习。然后让学生圈画出文章中不会读、不懂的词汇,然后让学生提出来,针对这种形式,进行交流和了解。要在增进课堂质量的基础上,就文本中的各项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奠定“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

(2)活跃教学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时效,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设置新知识和新事物,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想学、爱学、努力学,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融合在课堂之上,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语文教学效果增加助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而是充分围绕语文课堂,开展想象式、探究式的教学形式,更加充分的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带领他们学习和领会海底世界的神奇和奥秘。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海底世界进行想象式的交流探讨,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海底动物的名词。有的学生说海星、有的学生说贝壳、海豚等等。其次,教师要针对这些答案,组合在一起,从而得出学生对于海底世界的印象和想象。并将这些海底世界里的动物组成学生内心的海底世界,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记录在课堂笔记上。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激发出来,也能够进行举一反三式的语文学习,课堂的时效性也得到了增强。

(3)保持厚积薄发,保持扎实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字、詞、段等方面,进一步夯实语文学习汇总的字词基础,使小学生能够具备对重点句式、重点词语的理解,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积累,在课堂上注意保持科学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好词、好句的含义。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尝试对文章进行有意识的提炼。要在文章的风格上,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对好句、好词、好段落的记忆程度,并借助于填空、造型、成语接龙等形式,其次,要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多种多样有意识的语句训练。例如小组合作、翻转课堂、探索式教学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学会在课堂上找出符合自己性情的文学作品,从而加以模仿,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通过运用这种承前启后的教学手法,也能加深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基础教学和思想指导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要进一步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导向性作用,在字、词、句、章等方面,加深语文教学的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语言素材、材料实践上,进行完全的深化和融合,进一步延长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形态,帮助他们具备更多的学习意识,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发展时效。

参考文献:

[1]王丽娜.语文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7).

[2]刘银栋.创设立体式课文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3]王兆莲.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J].教育革新,2012.

作者简介:

李守宽,男(1959.5-)甘肃兰州人,汉,中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时效性创新小学语文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