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探索

2017-05-05徐小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历史情感教育

徐小棠

【摘要】情感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及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对情感教育重视不够甚至严重缺乏。历史具有很多可进行情感教育的素材,教师有必要也有可能针对中学生的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别是初中生情感波动性明显,往往易外露,不易克制自己的情感的特点,以情施教,互相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和教育环境从多方面、多渠道地规范现代初中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良好情感素质。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54-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经济成份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也趋向于多元化,这样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也受到了负面影响,一些人自私、虚伪、享乐等思想膨胀,消极的思想对青少年不同程度地产生不良导向作用。因此,新的时期在历史教学过程除了传授基本历史知识外,适当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必须的。同时,情感教育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历史中有许多培养积极情感的教材,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學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一、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人文科学,它包含了人类过去一切时代的遗留。从知识的角度看,历史知识丰富、浩瀚,读之不尽,用之不竭。从应用的角度看,历史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研究过去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获得理性的认识和人文信息。从这些认识中,如果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优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我们不但要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这些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的认识和意志活动在情感的驱使下而弥散,知识的学习变得被情感所呵护、所涵养、所推动。使情感知觉与理智知觉彼此互动、相得益彰,达到在怡情中学史、在知史中生情的和谐统一。应当是历史教学效果最好,使历史课最大可能地达到施教者主观目的的保证。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情感教育的途径

在我们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乏及必要性之后,我们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走正确的途径进行并加强情感教育。

1.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

孔子说:“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道德形象与情感态度对学生情感认识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育人先自育”,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模范。

2.运用多种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

(1)直观地进行情感教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历史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影视资料比文字、图片资料更具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在讲述奴隶贸易时,我播放了美国电视剧《根》中男主人公被掠为黑奴的片段。面对屏幕上黑人青年被铁链锁住后拼命挣扎和呐喊的场面,所有学生的情绪都已经完全被感染,许多人甚至已经热泪盈眶,再加上通过生动的语言,力求将各种教学媒体的效果发挥到极至,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到指向性作用,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2)丰富真挚地进行情感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展示情感,首先需要教师深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只有教师自己被某种情感所打动,才有可能用这种情感打动学生教师要善于用语言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的讲述力求声情并茂、神态感人。例如当讲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时绘声绘色,用铿锵激昂的声调加以赞颂;讲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历史罪人时则显出义愤填膺、深恶痛绝;讲强敌压境,当权者腐败无能,不作抵抗时痛心疾首、拍案而起等等。

(3)进行启发式的情感教育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行为中,教师的语言应充满启发性与暗示性,尽量减少提示性语言。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题,若一时间没有人回答,教师就会着急地说:“是不是……?”“……对不对?”,最后只是得到“是”与“对”的答案。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得到教师启发性的引导而得出认识。教师实然该用一种暗示性的语言代替提示性语言,如“你觉得……”等等,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如在讲述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还要篡改教科书时,教师提问:“面对日本某些人的这种行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又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报仇,我们也杀他个片甲不留……”

此情况下教师必须及时纠正有此类态度倾向的学生:“你这样做,是要把我们国家造就成战争发动者而被世界人民指责吗?如果有人欺负你,而你不适宜报仇的情况下,你唯有怎样做?”

学生:“让自己不会再被他欺负!”

教师:“对了,那怎样才不再被欺负呢?”

学生:“增强自身实力……”

教师:“这就对了,我们要在勿忘国耻的前提下,振兴中华民族才是最佳途径。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们,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这样就很好地完成这一课书的情感教育了。

三、初中历史情感教育的价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在提高自己素质修养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把历史中的榜样、模范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正确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等的社会关系。在情感教育过程中从小处入手,细心地观察学生心理上的倾向,及时地作出正确的指导,规范现代中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内容标准(实验稿).

[2]刘晓伟.基础教育改革丛书: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3]鱼霞.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

猜你喜欢

历史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历史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