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程角度谈谈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

2017-05-05潘颖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课程

潘颖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课、轻理论课,重专业训练、轻素质培育,德育存在表面形式化等问题。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显得刻不容缓。本文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培养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问题。

【关键词】职业素质 高职 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32-01

当前“大国制造”、“工匠精神”等热点词汇,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跃入眼帘,“工匠精神”,我们可以理解为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根据笔者几年职业院校工作体会,发现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笔者拟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培养三个方面谈谈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思政课模式,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

高职教育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感与责任感,着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联系紧密的职业性教育。而在当前浮躁的经济大环境下,趋利化的社会大背景,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极大冲击力。因而,我们应勇于开拓创新,敢于实践,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基础性作用,尝试把思政课教学与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社会考察、互动讨论等形式有效结合起来。

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每两节课拟定一个主题,演讲者事先通过各类搜索工具收集材料,准备好幻灯片及讲稿。这不仅培养了同学们自我学习及书面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使得思政课堂不再鸦雀无声、枯燥无味。

教学内容社会化。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通过校园文化塑造开展职业素质隐性教育,从而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目的。如有关诚信、道德、责任等的辩论赛、“重走长征路”、“探访红色根据地”等革命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融入到课外实践中。这样不仅突破了思政课内容单一的缺陷,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们的职业素质。

考核方式多元化。考评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很直观地反映出教学效果。而高职思政课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应该不仅考核相关知识概念,还应该考核相关的素质与能力。所以,思政课考核重点应该放在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上。根據思政课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开卷、闭卷、面试、设计、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式进行考核。

二、重视分段职业指导,培育高职生职业意识

职业生涯教育作为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部分,学院应给予大力支持,把学生职业意识培养与专业课教学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形成“学院、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职业指导模式。

笔者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把职业指导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大一,开展入学教育,进行通识性讲座,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的同时,慢慢适应高职学习生活;其次,让所有新生参加相关职业测评软件测试,并安排专人对测评结果进行讲解,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及大致目标。如若此时发现自身对于目前专业毫无兴趣,可以通过相关申请及考核,改换专业。第二时期是大二和大三上学期,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方面,学校开设就业技能类课程,包括择业知识、简历撰写、面试技巧、模拟求职等;也可邀请合作企业的高管、就业指导专家、往届求职成功的师兄师姐等来校与高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解决同学们心中关于职业方面的困惑,帮助同学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同学们的职业意识;实践方面,高职生入企实践,这是影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效果的重要时期。学校与企业组成专家教学合作委员会,开展教学质量双向监控体系,即教学质量监控与实习考核。企业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特点及专业特点,设定明确的任务与能力考核标准。企业教师把此标准进行教学花设计,细化为教学内容,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的考核细则。第三时期则是大三下学期,学生回校做毕业设计及求职阶段。

为确保“三段式”职业指导的有序开展,各学院可以实行职业导师负责制。职业导师由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担任,每位教师负责十位左右学生的职业指导,及时了解他们的职业心态,指导并帮助他们根据社会发展调适自身职业规划。

三、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夯实高职生职业技能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这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方针。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职业性,使得职业技能的提高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职业情境紧密相关。只有在实践中,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得到发展与整合,内化为职业技能。

1.推行“大专业、小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在招生方面,将相类似的若干个专业进行合并,优化专业结构。例如将机械制造类招生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玩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激光加工技术、焊接检测技术这些类似专业合并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一个专业,下设几个专业方向。入学之初可以整编为一个班级进行思政课程教学,专业课教学可以采取小班化走读形式。这样不仅节约了师资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培养的学生专业素养可以大大提高。

2.“宽基础,活模块”,合理化调整课程结构。“宽基础”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群,为学生提供职业共同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能力;“活模块”,是指课程设置因人而异,体现层次性、个体性、动态性。例如“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入学之初课程设置应该遵循“宽基础”原则,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英语、计算机能力培养,交叉理论知识讲授,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大二之后进行模块化教学,根据各个专业方向,进行个性化教育。以市场需求和产业需要为目标,重视各种基本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应用,重视学生长远职业能力的发展。

3.依托职业技能鉴定,整合课程内容。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技能证书,这种“双证融通”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首先,高职院校应严格按照技能考核标准,删除部分内容重复的理论课程;其次,开展模块化教学,通过层层分解,将技能考核标准进行模块化处理,把每个模块的任务巧妙地渗透在教学内容之中,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过程中,职业素质就如催化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学生在实习实训与实际工作间的“磨合期”。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应在教学工作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曾桦.综合规划培养技能——浅谈高职高专技能培养思路[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02:62-63.

[2]洪惠敏,王永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建设[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53-56.

[3]夏志红,熊涛.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2:69-70.

[4]张佳.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D].东北石油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高职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