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小学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017-05-04王林林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实施策略阅读教学

王林林

摘要:在应试教育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过分重视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同时由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致使小学生不能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感悟,影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文章从简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感体验的实施策略和实际意义,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验式学习;实施策略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已经得到了很多中小学校的重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中也有专门的阅读课程。但是,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是在运用传统的方式教学,教师主导授课,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对阅读文章的段落进行划分、总结主旨等。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体结构和作者的思想,可是,却违背了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应该倡导体验式教学,通过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分析语境,正确体验情感

语言所处的环境会影响语言所要表达的实际意义,语境不但能够限制语言表达,同时也能起到补充作用,人们在使用语言沟通和交流时,其前提条件就是需要一个特定的语境,例如,“怎么回来这么?”这样孤立的一句话,因为缺少上下文,也没有现实的语境,所以很难理解其要表达的情感到底是爱护、责备还是其他。另外,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分析文章中语言所处的环境,明确语境后,结合全文深入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进而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验。小学生因为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时,教师应帮助分析语境,掌握不同语境的特点,引导学生用心体味在特定语境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感悟能力。

二、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语文阅读文章的选材和编排除了重视语言的运用和文风的质量外,多数都是力求要为小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因而,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文章的内容,并以文章的主旨为依据,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切身感受文章中人和物,以及故事发展的情节等,使学生能够被人物的情感所感染,或被美景所吸引,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文时,教师应该把握文章的主旨,为学生生动描绘销烟时的震撼场景,以及大快人心的热烈场面,同时,教师可以辅以相关的影音资料等,带学生“走进”销烟的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那壮观场面,这样不但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能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积极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形成情感对比,加强情感体验

语文阅读文章体裁很多,其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文章情感豪放,而有的细致;有的高亢激昂,而有的温婉忧郁。还有一些文章会描绘精忠报国、宏伟志向、命运坎坷等,这些大是大非和人生的感悟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并且在简单的校园生活中是很难体验得到的。因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鲜明的情感对比,给学生的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让学生感受文章情感的波澜,加强学生的感悟。

例如,在阅读《虎门销烟》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文章的情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象销烟时的大快人心,人们欢呼雀跃的场面;而另一方面,也该让学生想象到还一部分人可能是泪眼婆娑,更有甚者会放声大哭,原因是家人受鸦片的毒害,导致物是人非、家破人亡……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通过学生对销烟场面的真切体验,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销烟过程中的悲喜交加,更能够体验到主人公的壮举,进而深刻体会和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通过合作探究,增强情感体验

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这一理念,积极展开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供给平台。与此同时,还应在合作探究中加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更加主动和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丰富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阅读《虎门销烟》时,教师在为学生播放完相关的影音资料以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将学生分组,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组内讨论对问题的理解,然后根据集体的合作和探究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通过组内讨论,能够将不同的想法和理解集合起来,使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全面,从而在讨论和探究中获得全新的体验。

五、朗诵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朗诵阅读就是让学生带着情感高声诵读文字作品,是一种能够表达出作品思想的语言艺术。朗诵涉及到多种感官,不仅能够提升阅读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朗诵阅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内心的体会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诵呈现出来,表达自己的感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展开朗诵阅读,不但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也要让学生用声音带动眼神、手势等,将声音与肢体语言结合,进而引起情感共鸣。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开展朗读教学的方式,多给学生以指导和鼓励,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积极推行体验式阅读,不但能够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能够加强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弥补体验式教学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水献.古典诗歌与中学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2007(05).

[2] 吴琼峰.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16(11).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实施策略阅读教学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