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之我见

2017-05-04罗淑萍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布置素质教育

罗淑萍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诸如“减负增效”的认识和做法五花八门,这项活动中不乏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和原则的现象,使之走入减负增效的误区,引人深思。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样才能把如火如荼的“减负增效”活动有效、有序、健康的开展,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呢?我认为不仅要关注减负增效所取得的成果,还应该去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浅见的理解素质教育和减负增效的意义

许多教师认为,减负就是减少学生的作业时间和学习任务,其实减负的关键是把负担过重减为适量,更重要的是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减负增效简单说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根据素质教育和减负增效的意义。

1、我认为“减负”就是减轻过重的物质方面的学习负担和减轻过重的、不必要的思想方面的学习负担。减轻物质方面的学习负担包括:减少学生的每天作业量,减少学生的每天在校时间,减轻学生的书包重量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减轻学生的思想方面的学习负担却是一件不容易把握,更不容易操作的事情。思想负担,也就是心理压力,它来自于不同家庭和不同层面的问题所形成。教育厅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减负”的要求,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数学一律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数学书面作业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数学书面作业不超过1小时,学校和老师都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可是有些家长认为有考试就会产生竞争,担心别人的孩子上去了,自己的孩子落后了,于是就去书店为孩子买大量的辅导书,让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等,这不仅不能减负,反而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

2、“减负”也不意味着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减负”同样不是意味着不布置课外作业,而是要制止繁琐重复的、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题海战术,要把“负担”过重减为适量,那么怎样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怎样科学地、适度地运用好考试、作业这些手段,保证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这才是“减负”的实质内容。

3、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这些落在实处彻底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在课堂上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要做到既“减负”又“增效”,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质,就必须彻底摒弃“满堂灌”的方法,彻底摒弃那种为应付考试而采用的“题海战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正确地把握教材,采用先进的合理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体现精、趣、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自行研讨、自己学习,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地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地方。不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这不行”“那也不好”“我说错了怎么办”。背着这样的负担,学生永远不会主动参与学习,不会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也不可能体验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只会死记硬背。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位学生,让爱充满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听到老师亲切感人的语言,得到耐心的教导、正面的启发、恰到好处的点拨,例如:“我真喜欢你努力钻研的精神!”,“大胆一些,勇敢一些,经过努力,成功一定会属于你!”,“你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你可真细心啊!”等等。微笑、鼓励是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可以叩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接受数学思想的熏陶,体会思维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地学习,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有思维的碰撞,才能有活跃的气氛,才能燃起他们自信的火种,激起他们前进的热情,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去。课堂才能真正的“减负增效”。

二、在布置作业上关注量,忽略了质

有些数学教师认为“减负”就是不留作业或少留作业,这样貌似达到了减负的目的,但不留作业或少留作业,不利于巩固知识,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观念上要提高认识,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处理好作业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不仅仅要减量,更要重视质量,注重实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合理控制作业量,用多种形式、富有新意的题型、合理的难易搭配、适宜的完成作业时间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的过重课业负担,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载体,在设计作业时,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提出要求,作业、练习的内容要融趣味性、生活性、探究性、综合性于一体,解放学生的双手,展开学生智慧的翅膀,让数学作业充满智慧和挑战。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人民币的认识”后我做了一些尝试。在教学时,我感觉学生的实践经验悬殊很大。调查后发现有些同学从来没参加购物,甚至很少接触过人民币。于是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操作性作业。(当然事先要与学生家人打招呼,希望多给孩子购物的机会。)先每人发一张购物记录卡,如下图:

然后让学生回家后带着记录卡到超市去买东西。这样一段时间后,学生不知不觉增强了实践经验,这样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学生轻松愉快的完成了,对于人民币的知识也巩固得比较好了。

又如学完“认识图形”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

总之,教育之路是漫长的,落实“减负增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它的本质是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师和家长责无旁贷。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只要我们不违背教育规律和原则,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一定会达到减负增效的最佳境界。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布置素质教育
轻摆渡,济江川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