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5-04孙亚娟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孙亚娟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研读课标目标、把握学情起点、边讲边练、创新评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是,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更没有将语文学科的功能性落到实处,所以课堂教学就像走马观花,学生昏昏欲睡,越学越无趣,语文课堂教学将变得事倍功半,甚至走进死胡同。本文就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 常学常新,研读课标目标明

例如从对词句理解的要求来看,第一学段是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是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是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要清晰地辨别这三个学段的不同要求,首先要辨析清“了解”与“理解”、“推想”的区别。 其次,目标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且行且思,把握学情起点准

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一旦离开学生这个主体因素,“那课就好比一个钻头发力于一个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实质作用不好乐观。”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研究课标和吃透教材的同时必须了解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情感起点?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会在哪儿?哪些地方是学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师引导的?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都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需要教师先“钻进去”深入解读文本,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找准每一课时的疑难点、空白点。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处理好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三、边讲边练,语用功能更扎实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录音朗读,听教师范读等,来激发情感,培养兴趣。如在教完《海伦凯勒》后,我向学生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并配乐朗读给他们听,这样便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深理解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海伦凯勒在学习中付出常人想象不出的努力,她做事百折不屈,对世界充满爱这一感人至深的主题也得到深化。

其次是说的训练。教师可根据实际,设计“主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然后,让同桌、小组讨论,或是全班性汇报,或是让学生质疑、释疑解难,使学生积极地多动脑筋多动口。这样,一则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二则通过教学信息互通交流与反馈,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再进行有的放矢的“导”,以促进学生认知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最近发展区”获得新知。说的训练形式多样,可采用看课题,说题旨,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看插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口头表达能力;学词语,说句子,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读语句,说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品段落,说段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抓中心,说体会,培养学生语言传情能力。

接着是读的训练。《新课标》非常重视读,总目标,阶段目标都着重指出读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实质就是导读过程。读的形式也很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略讲、精讲的需要等,选择读的时机和形式,而不能為读而读,流于形式。

最后谈谈写的训练。只要我们随手翻开语文课本,就可以发现课后有许多练习都与写有关。如读读写写,听写、默写,造句、小练笔等。教师切不可简单地以讲来代替,应让“写”进入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写,写自己所见,写自己所闻,写自己所感,包括画画、写写、批批改改。加强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充分利用“写”这一练习来巩固记忆。

四、创新评价,师生之间更默契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反之则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教学的实效。有经验的的老师往往十分善于运用评价的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增强了学习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自身修养和文学修养,立足课标,立足学生,立足学科特点,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