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7-05-04熊静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中职学校教学改革

熊静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这类课程,应该要加强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进,尤其是注重学生独立性、合作性的练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提升,同时也应该要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锻炼。鉴于此,本文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困境

会计电算化的直观含义就是计算机与会计的融合,其实不然,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在当前的中职教育过程中,这门课程的教学力度有所加强,但依旧还面临很多的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以及教师的认知问题。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还采用常规模式进行会计电算化教育。以传授会计电算化知识为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不多,没有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育进行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如何使用各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来提高会计业务的管理水平,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各种会计电算化知识。另外,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比如很多会计电算化课就是对一些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知识的单纯记忆,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注重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理论学习,但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实际联系,会使得学生认为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十分乏味无趣,最终失去学习兴趣。会计电算化教学最关键的一个内容就是实践教育,尤其是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而不仅仅是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等设备,改变教学方法等,以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创新策略

1、加强综合模拟操作教学,提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能力较强的小组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选择大的任务,即将模块进行细化划分,分为系统管理、账套的建立、总账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应收应付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报表等多个小任务,然后每个任务落实细化规定,制定任务涉及的科目、月初月末、记账凭证方法以及报表管理等阶段性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训练。此外,综合模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是对等的,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探讨解决方法,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更快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力度。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现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要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实践性,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更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力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应该设置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由学生自愿组合成组,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并且进行问题的解答或者任务的完成,加強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锻炼学生自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3、加强校企合作。在当下的中职学校教育中,实施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校企合作对于中职学校本身以及企业来讲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职学校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同时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之后要进入到社会中进行更多的学习,企业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是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展示,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当前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要根据市场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然后加强对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合作机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得学生在各个企业进行实习的时候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从而对自己的会计业务水平进行提升,并且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4、通过多媒体演示,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适应课改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应转变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会计角色,学会处理会计资料,通过角色分工,领悟会计知识的原理和内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计知识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又偏重会计软件的应用方面。有时候一个问题比较难理解,如果配合多媒体教学,讲解中穿插软件的操作,问题就变得简单许多。比如学习系统管理模块的操作,两种身份职责的大小与作用,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打比方:系统管理员相当于学校学生管理中的学生科,而账套主管则相当于班主任,这样学生就比较好理解。这时候,再通过多媒体演示,结合会计软件,以两种身份进入软件,比较它们的职责区别在哪里,权限的大小通过软件的菜单显示,结果就非常明显。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习的主动性就来了。在接下来的软件操作实际练习中,通过分组练习,分别体验两种身份在软件操作中的职责与权限不同。这个知识点,通过多媒体,结合学生的分工操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而易举地掌握,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减少出错率。

三、结语

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是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教师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探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弈.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与实施[D].宁波大学,2014.

[2] 薛颖.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 黄洁玲.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个案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4] 钟桥平.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改初探[J].考试周刊,2014,44:21-22.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中职学校教学改革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