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字安全的影响浅析

2017-05-04张入森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张入森

摘要:一个民族的文化主要是通过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来传承,因此语言文字在民族文化中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汉语言文字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使用规范会对中华民族民族五千多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高中生有责任保护汉语言文字。本文主要从影响汉语言文字安全的异域文化因素、异域文化影响汉语言文字的安全和异域文化影响汉语言文字安全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异域文化;汉语言文字安全;影响浅析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异域文化对我国汉语言文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异域文化语言的输入虽然促进了两国之间文明、知识、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却会影响到汉语言文字的安全和纯洁度。

一、影响汉语言文字安全的异域文化因素

所谓的异域文化,就是非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当下,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汉语言文字安全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总结起来,影响汉语言文字安全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以英语作为异域文化的代表进行阐述。

1、异域文化本身的因素。以英语为例,英语语言和英语字母本身就会对影响别国的语言文字。当前,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已经显示出强势的文化地位。很多国家的语言学者都感受到了英语作为异域文化对本国语言文字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威胁,影响了本国语言的纯洁性。英语对汉语言文字安全也构成了极大地威胁。在民国时期,由于需要引进先进科学,很多西洋物件的名字都是直接音译过来的。例如,小提琴被称作“梵婀林”。现代的流行与“word哥”是异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威胁的另一种形式。“word”与“我的”发音相近,因此现代的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潮流大量使用这种被改动过的汉语,将原本规整的汉语言文学改的面目全非[1]。

2、异域文化作为网络载体。现代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要想使用这些高科技,必须通过编程进行规范控制。而编程的语言是英语。现在每个国家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因此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依靠以英语为指令语言进行编程,来实现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这种对英语的依赖使得英语潜移默化之间渗透进各个国家的语言学系统之中,威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系统。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型大国,为了加强与国际化的接轨,引进国外技术用英语编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中国汉语言文字的退化。英语在科技中的霸权地位一旦确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无法被动摇。

3、异域文化教学。为了让中国的下一代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双语教学,甚至这种双语教学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系统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在幼儿连自己的母语系统都没有构建好的前提下,又学习外来语言,实际上是对汉语言文字的破坏。从小经过双语教学的孩子长大之后,已经混淆了英语和汉语那个是自己的母语。原本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发展而引进学习英语,现在却有本末倒置的嫌疑,让这些幼儿对国家的归属感大幅度降低,中国汉语言文字系统的继承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二、异域文化影响汉语言文字安全的原因

异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字安全的影响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首先,是异域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汉语言文字的安全隐患。其次,也是我认为构成汉语言文字安全隐患最主要原因的是:中国人在心理上对于异域文化的认同[2]。

自清末民初,闭关锁国的中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各集团为了谋求发展纷纷引进西方文化以求达到强化集团实力的目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历史都与异域文化引进有着极强的联系。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西方就成为了先进、时尚、富有的代名词,中国人也从原本的“骄傲自大天朝上国”向“崇洋媚外”转变。

此外,英语国家发达的经济生活水平也是中国人认同异域文化的重要一点。在上世界初期,很多中国人为了躲避战乱追求更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外国语言以求在国外找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得知,中国人从心里上对异域文化并不设防。而中国人的“妄自菲薄”使得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在国人眼中含金量不高,使得汉语言文字发展到今天愈加势微,面临诸多威胁和挑战。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助长了异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字的侵蚀。如果没有中国人“崇洋”的心理,以英语为代表的异域文化也不会对我国产生如此大规模的影响。

三、异域文化影响汉语言文字安全应对策略

维护汉语言文字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高中生也应该加强自我关于保护汉语言文字安全的意识。但是仅仅依靠学生是不够的,维护汉语言文字需要政府、媒体等各个领域协同发展。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是未来进行社会建设发展中国经济的希望。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教学力度,让学生摆正自身的观念,杜绝“崇洋媚外”的现象。学校应该开展国学讲座、举办书法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汉语言文字的认识,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自豪感。此外,学校应该加大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传承中国汉语言文字[3]。

其次,政府应该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政府作为国家的权威机构,具有极高的公信力。因此,当政府强调重视汉语言文字安全问题时,整个社会对保护汉语言文字免遭异域文化威胁的意识也会显著增强。此外,政府还应该以身作则,谨慎使用外来词汇,以免对公众产生错误引导。

再次,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要避免异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字安全的威胁就要加强媒体的把关,在媒体播出平台上保证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此外,媒体也应该重视对汉语言文字的保护,为公众做出正确的典范。

四、結语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载体,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历史渊源,也将记录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保护好汉语言文字就是在保护中国渊源流长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根”。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在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的同时维护好汉语言文字的安全,并会为了更好地继承汉语言文字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丽耘.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 尹延安.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 张宏辉.道与逻各斯:文化异质及其现代性与诗性阐释[D].四川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