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2017-05-04马爱莲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有效性初中语文

马爱莲

摘要:在当前新课标语文教育的发展当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内容的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建立学习小组,进行组内互助,无疑对学习具有很好的帮助。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提高新课标下组内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当中,将班内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互补,以达成小组内协同合作,这就是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当中,教师主要充当指引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通过课堂交流的形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问题后进行组内合作,开展研讨式教学。这种形式不仅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学生之间的优劣得以补足,更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化。在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当中,应该让组内所有成员共同解决问题,齐心协力才是小组学习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探寻的学习成果应该是组内成员共同意识的体现。但是某些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只是很尴尬的作为一个旁听者。还有部分学生附和组内同学的意见,却没有自己的看法。进行组内讨论,学生多以自我意识为主体,往往都是“我觉得”。这种小组合作形式是应该摒弃的,只能够对部分同学起到帮助作用,达不到教学效果。

2、讨论时间不足。一般情况下,课堂时间往往都是不够充裕的,教师要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如果进行组内合作学习,教师不懂得如何发挥组内合作的效果,给学生发挥的时间往往都是很少的。其后果就是在经过短暂的组内交流后,难以达成系统性的意见,很难取得很好的成效。即便教师提问,也是学生在仓促准备中进行回答,学生在紧张之下不会有很好的答案,教师也不会满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完全不够。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给小组成员充分的发挥空间,才能够发挥组内合作学习的功效,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让每个学生受益。

3、缺乏独立思考的步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该先保持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先对自身意见进行明确,形成适当的观点之后在进行组内讨论,就会使讨论工作事半功倍,组内容易进行更深入层次的讨论。如果缺乏这个步骤,就会使部分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想法,不能够在小组交流中充分发挥,只有一部分学生进行自我发挥,阐述自己的意见,主导了整个组内的讨论工作,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4、教师在学生进行信息反馈之后缺乏对应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让各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应该得到对应的指导意见。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一般都是以过于偏袒的赞扬或者过于激烈的批评。这就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打击,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反馈中,教师要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给出合适的指导意见,对讨论结果进行准确分析,打出合适的评价。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1、有效分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对班上的同学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在性格差异,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了解,按照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做出合适的小组分组,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如果把各方面差距太大,不适合进行讨论的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对于整个课堂学习就是一种很大的失败,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给小组合作学习造成困扰。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工作,将合作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2、正确引导。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担任引导的工作,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其他人意见的认同等方面。教师在适当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规范学生思路。进行引导式教学。

3、开放性探究工作。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采取开放式的交流形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到其他人的看法,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只有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学习才能够互相补足,减少自身的失误,弥补自身对学习认知方面的误差,在经过教师的指导工作以后,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4、答案不统一。小组合作学习谈论中,往往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小组内部对于同一内容具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小组之间同样具有不同的意见,这是难以统一的,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可学生的不同想法,对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对问题的看法表示肯定。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允许出现的,不能只按照答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改变,那就会限制学生的思路,导致学生的思想僵化。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针对不同意见给予对应的指导工作。

5、语言表达模式的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都会出现一定的顺序,每个组员的意见相互补充。首先第一个组员对问题进行发言,然后后面的组员进行补充,或者陈述其它看法。不同小组之间的发言采取辩论的形式,有层次的将意见细化表达出来。或者是在组内其他成员发表过意见以后,在由某个组员进行语言总结,表达以上的观点意见。这样就会使教师充当一个很好的听众,有条理的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给出指导意见。

6、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语文教学的主体就是让学生体会丰富的人文情感和道德风尚,课堂内容就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按照辩论赛的形式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当中,教师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相应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课堂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独特的分组方式可以改变班中固有的交流小组,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沟通,推动班级所有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还可以在原有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在课下查阅资料,对学生进行课堂拓展。这就会使得学生学到更多丰富的知识,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交际能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互补。这就会使得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学习交流,组内成员进行互补,形成统一的整体,通过目标、角色、任务等角度来进行思考,达成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加强其团队合作能力。并且,让学生的课堂交流之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来达成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對当前新课标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就目前来讲,初中新课标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 很多的不足之处,仍待有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颖青.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的组织与调控[J]. 教育导刊,2010,04:78-80.

[2] 罗彩灵. 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有效性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4:105+126.

[3] 邢翠英. 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J]. 学周刊,2013,23:195.

[4] 冯卫. 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2:30-31.

[5] 戴必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0:103-104.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有效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